
南国冬韵
文/孙红强
也许是天意,先让我体验一下北国的冬天,又令我去南国感受一番。虽然都是冬季,但感觉却迥然不同。
南国的冬天,起步较晚。在你刚经历了酷暑的煎熬后,想感受一下秋天的凉爽时,不知不觉地已步入冬季,仿佛是秋意尚未散尽,冬意已经袭来。
初冬时节,天并不冷,只是昼夜温差逐渐变大。早晚时分寒气逼人,气温骤降,可是,民间有“春捂秋冻”的道理,我就迟迟不肯加衣服,直到深冬天气。
这样的天气,树木依然葱绿,小鸟仍旧歌唱,甚至中午,人们还保留有夏日的妆饰。如果你仰望天空,晴空如洗,白云漂浮,哪有一点冬的迹象呢?
南国的冬天过渡较快,常常是初冬尚未站稳脚步,深冬已经赶来。
深冬时分,也会有雾,也会起风。风带来了寒流,吹枯了一些绿叶,吹回了野外作业的人们。渐渐地,地面布霜,甚至还会飘雪。
南国的雪是柔雪,雪花不大,时间也不会很长,常常未落到地面就已融化了。适逢阴冷天气,地面会铺上薄薄的一层,一早起来,还以为是霜呢!如果受到西北寒流的影响,偶尔会降下罕见的“大雪”,地面有半寸厚的一层。孩子们抓住了机会,争相呼喊着跑到野外,去堆雪人、滚雪球和打雪仗。
这时,一些不耐寒的树木已经落叶,鸟类、鼠类也已回窝,街上出现了风衣、围巾和手套。但是,一些农作物还在生长,田间有小麦的绿意和油菜的花香。
“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到了寒冷的季节,群芳凋谢,惟有梅花独自傲然盛开。南国的冬天虽然不很冷,但有梅花。红的、黄的、白的,朵朵艳丽,香气醉人,给寂寞的冬天点缀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为冷清的大地平添了一线蓬勃的生机。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身处逆境的人们,为何不学学梅花的精神呢?
随着年节的临近,也到了晚冬。这时,你会感觉与早春没什么分别。天气已经转暖,雾霜雪已无,一些树木、花草已返青,林间有了鸟鸣,一派春天的迹象!
世间许多事物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其短暂。南国的冬天是短暂的,但令人难忘。南国的冬天需要你用心去感受,你既能享受到秋天的凉爽,也能品味到春天的温暖;你不会担心漫漫严冬如何渡过,而只会害怕错过了美好的冬季。
南国的冬天给人的记忆是犹深的。它并没有像北国的冬季那么漫长而令人生厌;它并没有北国刺骨的寒风和鹅毛般的大雪,而用其娇柔赋予冬天以新意;它的秋冬相携和冬春交融,给万物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生在北国的我,却更喜爱南国的冬天。南国的冬天,令我捂出了自然界的哲理,激发了学习的斗志,懂得了生命的价值。
作者简介:
孙红强,1974年6月出生,陕西华县人。1997年7月毕业于长春科技大学,同年8月分配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现为西昌市作家协会、四川散文学会、北方作家创作中心、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任中心《问天》电子杂志副主编、全军政工网文学编辑、西昌市《航天城作家》三版编辑。投身文学创作10余年,发表稿件200多篇,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全军政工网、《中国军工报》、《凉山日报》、《航天城作家报》等媒体,2篇散文在全军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