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儿台儿
文/江恒
剪刀般的春风把杨柳修剪成一幅泼墨丹青,装裱在京杭大运河两岸;春归的燕子在河岸林中穿梭,累了便飘落在绿油油麦地间的高压电线上,我将其定格在照相机的镜头上,像是一张打开的五线谱,是春的交响曲吗?油菜花开的正是时候,同油菜花一样黄灿灿的蜜蜂在花间忙碌采蜜,嗡嗡出一片劳动的号子声,正按那五线谱的旋律在歌唱起舞。远近、满眼都被这黄与绿两个主色调主宰着。突然,在这绿与黄中闪现出一座古城墙来,高耸伟岸,门洞上面悬挂着一面大红色横幅,在这黄与绿中显得格外醒目: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八十周年。
台儿庄,是一个村庄吧?对,的确是一个村庄。大清朝乾隆皇帝的龙船顺大运河下江南途经此庄,看到这里太平盛世下的繁华和人文风景赛似江南的美景,亲笔御赐:天下第一庄。她现在的称谓是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我对台儿庄的了解,仅仅局限于一部电影《血战台儿庄》和零零碎碎的电视、书本上的描写。但是,2018年这个春天,当我同几个同事无意中来到这里,身临其境时,呀,台儿庄,哪里像是中国北方的村庄?哪里有一点点山东大汉的粗旷?简直就是大运河历经九曲十八湾,把江南苏杭的秀气搬到了这里:青砖黛瓦、小桥流水、青石铺地、杨柳依依;哪里像汇聚了几十万军队进行过数十天的熬战,炮火连天、血流成河、尸体成山。放眼四方,这里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根本就不适合大兵团的作战。但是,历史就选择了这里,李宗仁将军被当时的战场态势和政治形势所逼,不得不选择这里。一个小小的世外桃园般的村庄,平和、安逸,突然间成为了阻击日军的主战场,一夜间变成了人间地狱。就凭庄里那几排有着厚厚砖墙的商铺?就凭庄里的那一座回民式庙宇,就可以抵挡住日军的枪林弹雨和飞机大炮?斗转星移八十截,虽历经八十年风吹日晒雨打霜冻,从那残留的墙壁上仍能看出累累弹痕,有的一块砖上竞有七、八个弹洞,可见当时战斗的惨烈。
“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在今天看来,用这些字眼来描写一场战役的胜利,战胜方的战果应该是多么的煇煌。那我告诉你二个数字,29:5和5:2!中国军人的参战人数是29万余人,日军近5万人。前者伤亡5 万人,后者伤亡2万人时,你还能说是“大捷”,是“最大的胜利”?
我伫立在一幅放大了的相片前,这是当时侵华日军记者拍下的真实的情景:我军的一名战士被日军的刺刀刺穿了胸膛,他手中仍紧紧地握着他的大刀,低下头双眼疲惫、无神地看着自己的胸膛,没有痛苦、没有悲哀。仿佛刺刀不是刺在自己的身体上,鲜血从没入在他胸脯里一大截的剌刀中涌出,一滴滴一串串向下滴——不,是喷!是涌!顺着喷涌而下的血水向下看,目光停留在他的脚上。他脚上穿的是什么呀?仔细辨认,啊,草鞋,是草鞋,穿在一个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战士脚上的竞然是一双磨的破破烂烂的草鞋!在这双草鞋的前边也是一双鞋子,皮鞋,战地皮鞋,是那个将刺刀扎进他心窝子里的日军士兵的作战鞋!
在这幅相片前,我想起2017年春天在成都川军纪念馆前看到的那尊抗日川军的塑像,脚上显然也是一双草鞋,还好,这双草鞋还没有被磨烂。
听导游介绍,在这场惨烈的大战中,有一对姓王的兄弟,大哥二十三岁是八连的连长,弟弟二十一岁是七连的连长。要是在今天,做父母的有这俩龙虎般的儿子,高兴得还不是在梦中都得笑醒了。可是,在战斗中哥哥被日军的坦克碾死了,在阵地将要丢失时,营长为了给王家留下条根,命令弟弟撤出战斗。都说是“打仗亲兄弟”,打红眼了的弟弟早忘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哪里还听得进营长的命令,拎着几棵手榴弹就要与日寇同归于尽,不得已营长将他打晕在地。待他苏醒过来,战斗已经结束,全营官兵全部战死,从营长到士兵无一生还。他在死人堆中扒拉出他的哥哥,将哥哥烧成灰,用布包裹起来背在身上,拖着伤痕累累的殘躯回到家乡。当他和他的成了灰的哥哥一齐跪倒在一双年迈的父母亲脚下时,那场景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才能表达出来啊!
记念馆墙壁上有一张中、日军队态势图,其中有当时中、日军队人员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表:中国军队一个调整(之前被打散的几个师收编、合并,谓之调整)师10923人,特种兵若干(传令兵、医卫等);日军常设师团21945人,特种兵若干(侦察兵、有、无线通讯兵、特种作战兵等)。装备:中国军队步、手枪:3821支,轻机枪:274挺,重机枪:54挺,榴弹野山炮:16门,团营炮:30门,坦克:无,作战车辆:无。日军步、手枪9476支,轻机枪541挺,重机枪104挺,榴弹野山炮64门,团营炮44门。坦克24辆,各种作战车辆1000余台,另有飞机若干助战。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差距,质量也远远落后于日军。仅以步枪为例,中国战士使用的步枪不仅射击距离和穿透能力远不如日军,而且每击发一次就要装填一次子弹;而日军士兵使用的则是刚刚装备部队的可以连续射击的新式“三八大盖”。
台儿,台儿庄,“台儿庄战役”,是以弱胜强的一个典范;是抗战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毙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是贫弱的中国自屈辱的鸦片战争后一百年来以弱抗强所取得的对外国侵略者最伟大的胜利;是日本陆军组建新式武器以来的第一次惨败;它的胜利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加了有利条件......
回来的路上,车子行驶在大运河岸边的高速公路上。河水在夕阳下泛着碎金般的光辉,杨柳和枹桐树的绿影已经变成深黛色,田畴间的油菜花在车窗外飞掠而过。我无精打采的玩着手机,眼光时不时的瞄着脚上的鞋,刚买的,“李宁”牌运动鞋。突然,手机上一个微信小调侃让我从坐位上挺直了身子:有人问美英法:你们为什么要轰炸叙利亚?美英法:我们怀疑他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为什么不轰炸俄罗斯?美英法:他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咱也有。回去再看一遍《利害了,我的国》!
作者简介:
江恒,男,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学爱好者,在报刊、杂志等发表短小散文、小说等几十篇。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