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
文/李易安
江南,这简简单单由几点、几撇几捺组成的名,轻轻念叨,却能把那属于江南独有的记忆抽丝剥茧………木格子花窗、粉墙黛瓦,杏花儿芭蕉叶,兼着细雨,悉悉索索咀嚼着老旧的时光,像父辈传留下的收音盒。青石板儿穿着素色衣裙的丁香姑娘,勾勒出江南特有的旖旎哀婉。
一个个独有的记忆,拼凑出一幅美景卷轴,徐徐展开……
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提起江南,总会让人想到江南的水。就连诗人白居易都曾说“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可见江南的水是多么的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是水孕育出的血肉。
春茶夏荷冬梅稻花香,矮矮的低柳依偎着白粉墙,京杭大运河从大堤小堤穿过,远处暮归的乌篷船带着醺醺醉意,晃晃悠悠,昏黄的烛光合着桨声,摇曳了一地的白月光。
真想逆着这京杭运河回到那个漾着金粉的年代。秦淮河畔,画舫楼台楚宫腰,唱着风月情浓。“绿蚁新陪酒,红泥小火炉”支一张小方桌,煮一壶阿婆茶,灯火如星,映照着青砖黛瓦白粉墙。若是还能逢着精书画、谙音侓、工诗文的李重光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巷
若说水是江南的血肉,那么错综复杂的巷陌便是江南的筋脉了吧。
绵绵霏霏的细雨,落在四方天井上,落在乌青乌青的青石桥上。清幽如蛇的丝丝凉意从脚底渗透进每一寸肌肤,发丝。带着清甜的杏花香……..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清晨,叫卖杏花的姑娘,软软糯糯清甜的声音在巷弄飘荡,那如同仕女画上的容颜比手中带露的杏花还要娇美。一袭碎花小旗袍,一段风姿绰约的小裙腰,看的临街少年郎,一盅三白酒手上浇。不知是谁家姑娘,芳华正好。
穿着对襟青大褂的白胡子老头儿坐在老榕树下,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斗。对面茶馆里的说书先生正娓娓说着何年何月何方故事何方愁,青芽没茶婷婷袅袅,琴弦黯然复停停。醒木忽敲,不知惊醒了多少梦中人。红漆桌案上剩着三四块桂花糕,故事由甜转苦絮絮知多少……
桥
江南忆,三忆是江南的桥。
“柳绿花红漾春情,古风拙朴楼亭轩。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一块块青石堆砌成了一条条古旧的石桥,给予了江南柔婉之下的铮铮铁骨。
纳满乡情的布鞋,织满阿妈小故事的衣袜,装着童年月光的大水缸,临桥的酒坊,人声熙熙攘攘。
傍晚时分,袅袅炊烟升起,和烟雨编织了一片淡淡疏离的薄烟,笼罩在水镇上空,那白墙黛瓦的楼房就像刚睡醒未饰粉黛的闺阁少女,婷婷婀娜的半卧在河畔……。
淡墨色的天空、绵绵霏霏的烟雨、参差的青石桥,晕染在一起,勾勒出了一个风姿清丽的江南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古今中外有多数文人墨客为江南而惆怅而不舍和赞叹,在江南里留下一笔又一笔的浓墨。我想江南的花花草草是喝着墨汁长大的吧!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真想在江南做一个庄周,梦一只前世的蝴蝶……
作者简介:
金沁怡,笔名:李易安,浙江衢州衢江区人,现就读于浙江横店影视学院。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曾分别获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冰心文学大赛预赛二等奖、一等奖,决赛银奖、铜奖。诗歌入选过《当代文学精品选》旧体诗一等奖,当代校园文艺签约作家等。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