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州,别有滋味挂心头
文/原雪瑞
穿越千年时空,行走古老代州,耳畔不禁号角响。这里的遗址,多得让人目不暇接,厚得让人心生敬畏。
这里有万里长城第一楼——边靖楼;
这里有最早的雁门赵长城——西陉古遗址;
这里有大汉民族的最后一道防线——雁门关;
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州府孔庙——代州文庙;
这里有全国所剩无几的释迦牟尼舍利塔——阿育王塔;
这里有唐朝末年独步天下的强藩英雄卧榻之地——晋王墓······

往事如烟,烽火旌旗乍扬,谁在捡拾记忆。代州,多元的底蕴、杂糅的民族、不同的方言、虔诚的信仰、十里不同的民俗,让代州兼容并蓄,学富五车,形神魁梧,仙品独具,活得儒雅自足,既见证千年的璀璨,又映照当下的现实。代州不是代国,西有滚滚黄河为障,东有巍巍太行作屏,它是晋北大地的一个地理标志,也是中原汉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争夺天下、相互交融的一个文化符号。千百年来,它守望着历朝历代的荣辱兴衰和慷慨悲歌,上演着驱除敌虏的英雄壮举,吟唱着侯王将相、僧侣商贾的传奇故事。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纵然那根牵动王朝最敏感的神经会隐隐作痛。也只有这样特殊的自然文化遗产,才能孕育出文化生命永远不会终结的代州古城。

骑马狩猎,击剑蹴鞠,民族融合,千古绝唱。胡服骑射,赵武灵王筑城广武。白登之围,昭君出塞,和戎政策掀开民族友好交流的帷幕。而代州又从来不是一个停留在过去的城市。代州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缤纷大舞台上,纵然无法洗白战争生死对决的残酷血腥,但它始终将古来英雄战沙场,要塞守边墙作为自己的盟誓。
阴山北去三千里,紫塞南来第一州。代州,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底三关,咽喉全晋。这里发生的大战比长城线上任何一州都多,载于正史的就有130余次。无数将士在这里短兵相接,视死如归,马革裹尸;一个又一个王朝在这里灭亡崛起,兴衰更替,书写历史。太和岭口谈判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雁门关伏击战为忻口战役赢得战机,成为长城抗战的经典战例,夜袭阳明堡飞机场创下中华御辱史上的出彩奇迹。一部代州史,半壁华夏志,这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注脚,等待着每一个行走者静下心来解读。

危峰千丈界南北,塞垣紫色仍依旧,留得英风万古长。代州相度形势,以非凡的魄力成就人生辉煌,把自己的人生涂抹得令人青睐。山南山北,不同的民族熏育出文化的不同,以和而不同实现州境一统。这既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更蕴含着解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精髓。这是一个处处有历史的城市,一不小心就会与动辄百年,甚至千年的过去撞个满怀。一代宗师释慧远,在佛教史上竖起一座丰碑。杨家将铁肩担道义,一堂忠义可歌可泣。后辈男儿前赴后继,赢得传世佳绩。名门冯氏家族建起三座星级私人花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牌楼写就风流。旅蒙商号大盛魁缔造当时中国商业界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新时期双拥,军民一家亲,为同心共圆中国梦再注活力!

风水秀而草木妍,干将才名卓不群,塞南黎庶慕遗功。代州,文盛之区,彬彬有成。人质而礼,慎而温情,洁而修身,秉仁蹈义,显忠遂良,诸子学优,笃志文章。德行昭彰,维美其扬,伟哉材器,为栋为梁。张凤翼功全社稷,泽及吾民,名重缙绅;孙传庭安民定国,拯求危荒,功盖朝野。有子斯才,匪胜伊定。代州,勾注、滹沱回环盘互,土厚水深,两山夹一川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也培育了辅弼良臣、骚坛文豪和孝贤义士。名城代州,人杰地灵,出行便捷自由。资源富集,文旅融合,无愧地成为对接中部经济区的重要经济纽带。代州呵,兼形势、包阴阳,以正守国,无不人人思奋,堪称人文荟萃之地。

原雪瑞 代县政协委员 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兼高级按摩师 忻州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忻州市长城学会会员兼代县文物保护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