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目酣神醉的西北 环线自驾游
高原明珠/文
三年前,在疫情尚未袭来的时候,笔者和家人们共十人,开着两辆自驾车,曾自驾走了一趟大西北的旅游环线,这个旅游环的线具体线路为:从西宁出发,经湟源,日月山,青海湖,茶卡盐湖,德令哈,当金山,墩煌影视城,鸣沙山和月牙泉,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酒泉,张掖七彩丹霞,祁连县,然后从祁连返回西宁。这个环线用了七天,行程总共两千多公里。从这个旅游环线一路走来,真正是风光优美,景致无限!时间虽已过三年,但回想起这一路的美景,尚历历在目,在脑海中不断象电影一样浮现…现将此次自驾旅游的经过,感受写成游记,以飨尚未去过这条旅游环线的读者朋友们,愿有意去这些地方自驾旅游的读者朋友们能行走这个经典的旅游线路。
一 ,途经青海湖,夜宿德令哈
三年前七月下旬的一天,我和我的家人们分乘两辆自驾车,早上七点从西宁出发,开始了一次为期七天的自驾旅游。
这是我们自驾游的第一天。
时值夏日,天气十分晴朗,天空中只有丝丝白云,无论是西宁,湟源,还是翻过日月山进入草原,眼前都是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色,这个季节是青藏高原最美的季节,也是人们最喜欢外出旅游的季节…早上九点多,我们已进入到青海湖南岸的旅游环线。此时的青海湖一片尉蓝,碧波在阳光照映下粼粼生辉;湖畔金黄色的油菜与湛蓝的湖水交织在一起,像一幅色彩艳丽的迷人画卷;再远眺湖对岸,只见湖对岸的山峦若隐若现,湖面上不时有白色的海鸥在自由自地翱翔,景色简直美极了!虽然我和我的家人们曾无数次过去青海湖,而且笔者也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在青海湖畔居住生活过近二十年,但不知为什么,这些年每次去青海湖时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和激动感,不由想起在青海湖畔生活居住的日子…因为青海湖,她是我深深热爱和眷恋着的第二故乡…
在美丽的青藏高原,
有一个比西湖
大数百倍的湖泊,
她座落在青海省
日月山的西边,
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镶嵌在雄伟的
青藏高原。
她就是中国最大最美的内陆咸水湖一一
青海湖!
无论你自驾行驶在
青海湖畔,
还是乘座游船
在碧波荡漾的
青海湖观光游览,
都会被青海湖的
美景所惊艳!
青海湖西头,
是闻名遐迩的鸟岛;
青海湖北边,
是风景如画的仙女湾;
青海湖南岸,
是网红打卡地二郎剑;
而青海湖的中央,
则是神秘的海心山!
青海湖的景色,
会随着季节,
天气的变化而变:
当晴空万里时,
她若美女呈现出
最美的容颜:
静谧的湖水,碧波湛蓝,
各种水鸟,
飞翔在天湖之间,
遥眺湖对岸,
山峦在湖水中
若隐若现;
当天空变暗,乌云遮天时,
湖面会随之变色,
呈现出灰朦朦一片。
但更多的时候,
只要天气晴朗,
无论是春天夏天
还是秋天,
青海湖的景色是永远地那样迷人好看:
碧波万倾的湖水,
烟波千里,
天连着水水连着天,
有时竟分不出
哪儿是湖,
哪儿是天!
青海湖有着西湖般的
柔美,
但有时也有着大海般
的野性和凶悍,
每当天气突变,
刮起大风时,
湖面也会波涛汹涌,掀起大海般的巨澜!
七八月份,
随着一场雷雨,
当西边太阳东边
雨时,
青海湖面会出现
美丽的彩虹,
一头伸向湖面,
一头连着云端,
偶尔会惊现双龙吸水
的壮观场面!
…
这是笔者于今年三月发表在西宁都市头写青海湖的组诗的主诗《青海湖之韵》,同时还写了另外七首,《青海湖日出》《鸟岛》《布哈河》《海心山》《开湖》《羊年转湖》《祭海》以及散文《青海湖的最美奇观》等,分别发表在西宁都市头条和深圳都市头条,这也是笔者在青海湖畔居住生活近二十年观察积累的结果,感兴趣的朋友们尤其是外省第一次来青海湖观光旅游的朋友们不妨在百度上搜看一下西宁头条,以便对青海湖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穿过江西沟,经过黑马河,翻过橡皮山,中午十二点,我们一行来到茶卡盐湖。茶卡盐湖位于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是柴达木盆地的东大门,距州府德令哈市约二百公里。茶卡盐湖面积为一百五十四平方公里,其中旅游面积为三十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也是被旅游部门推荐为人生必须要到达的国内五十五个最美丽的地方之一。由于近几年来茶卡旅游的人越来越火爆,因此茶卡又成为青海旅游的著名名片之一。进入景区,游客可选择乘坐小火车,电瓶车或步行到盐湖,全长约两公里。盐湖的景色十分迷人:行走在盐湖上如同行走在云端一样。如果说青海湖的湖水是深色湛蓝的,而茶卡盐湖则是洁白晶莹的,与蓝天白云交相映辉,熠熠生辉;而脚下的湖面犹如裴翠,景致简直迷人极了,怪不得有好多情侣专来茶卡盐湖拍结婚照,尤其女孩子穿上一身红衣红裙子在湖面上拍照,在太阳光和玉白色湖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好看…其实,茶卡盐湖的价值并不仅仅是旅游,她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开采食用盐即氯化钠,还有石膏芒硝等,其中氯化钠含量在94%以上,整个盐湖的氯化钠储量在4.4亿吨以上,可供全国人民食用一百多年!…
从茶卡盐湖出来,已是下午两点钟,我们在茶卡镇一个清真饭馆用过午餐后继续前行。 到茶卡镇后公路分两岔:一条一直向西,通往格尔木,西藏方向;另一条向西北方向,通往海西州德令哈方向,午饭后我们朝德令哈方向前行,一路上大部分地区皆是戈壁滩,有点荒凉感。快接近德令哈时,草地多了起来,远远我们看到了巴音河。巴音河,被誉为海西州的母亲河,她是德令哈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祁连山系哈尔拜山南坡,长二百余公里,穿过德令哈市,最终流入克鲁克湖…巴音河河面宽广,水流湍急,河中的沙滩上,两岸河边长满沙柳,不时见水鸟在河面飞过…自驾车一直沿着巴音河的河岸前行,景致十分好看。下午四点多,我们一行到达海西州首府德令哈市。
德令哈市是一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在省属几个州府中是基础设施建设得比较前卫的城市,颇有现代感,市区公路以及环城公路设计得很宽敞,市区整洁漂亮。到达德令哈不久,在海西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好友宝麟先生的安排下,我们住进了漂亮而新建不久的职业技术学院的招待所,晩上,宝麟先生设宴盛情款待了我们…
二,翻越当金山,游玩影视城
第二天早上用过早餐后,我们便从德令哈出发,向敦煌进发。德令哈到敦煌有四百三十多公里的行程,其中大部分行程在海西州,翻过当金山到敦煌,仅有一百多公里的行程。在到达当金山前,一路上皆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目光所及荒无人烟,远处是高低不平的山峦,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给人天高地远,空旷荒凉的感觉,而这种宽广博大一望无际的特独的景致,大约只有在青海高原的纵深处才会有,一些内地游客看了这种壮观景致后,感慨地说这种风光和景色是世界级的…中午时分,我们下车在草地上吃了点自带的食物,喝了点热水后继续前行…
当金山是青海海西州与甘肃敦煌市的交界之处,山这边属海西州地界,翻过山便是敦煌的地盘。当金山从远处望去,看似山不高,但进山之后才看到有很多弯弯曲曲的坡道,山路比较崎岖。当我们驱车到半山腰时,晴朗的天空突然变脸,天上顿时乌云密布,紧接着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可谓风雪交加。此时,正在吃力爬坡的两辆自驾车由于路面薄薄的积雪和原本就有的尚未消融的冰雪,车屁股突然摇摆起来。其中我的自驾车从德令哈出来后一路是由我的姑娘在驾驶,遇上这样突然的情况也使她很紧张,我一边指挥她,一边姑娘在努力控制着车辆,幸好那天当金山上来往的车辆很少也没有下山的车,最后车没有停下来也没有滑到路边的沟里,一阵紧张而吃力的行驶之后,自驾车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终于翻越了被称为“魔鬼山路”的海拔3648米高的当金山…
翻过当金山后一路下坡,天气变得骤然热了起来。虽然盘道很多,但毕竟是下山,很快便下到了山脚下。快到山脚的地方,有一个类似于收费站的地方,叫长草沟检查站,在这里必需要人人下车,持自己的身份证进行核对检查,还要检查车内包括后备箱,检查的过程还颇严格。后来才知道,在这里设立检查站,主要是检查有无盗猎名贵动物以及有无枪支弹药等。过了检查站,一直是慢下坡,车速骤然快了许多。翻过当金山,看敦煌这面的景色,皆是风蚀的沙漠和戈壁。与海西州冷湖那面相比,没有了冰凉冷嗖的感觉,反而感到越来越闷热,看来这就是海西戈壁滩与敦煌沙漠戈壁气候两重天的区别。
在快到敦煌时,我们来到敦煌古城,敦煌古城亦称仿宋沙洲古城,敦煌影视城。此古城修建于一九八七年,是为了拍摄电影《敦煌》由中日合作,日方出资,参考中国古代建筑风格而精心设计修建的影视拍摄基地。敦煌影视城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城内建筑有过街楼,酒肆,当铺,货栈,客栈,民宅等,尽显古代西域特色。电影《敦煌》之后在这里又拍摄了大型历史剧《封神演义》等几十部影视片。我们到达敦煌影视城时大约下午四点多,进入古城,只见内地的一个电影厂家正在拍摄一部电影,看样子是历史题材,因为演员们穿的都是古代服装,由于是第一次看拍摄电影,我们和其他游客一样,在警戒线外饶有兴致地看着导演给演员说戏,演员们一而再,再二三地试镜头,直至把-个片断拍完…
从影视城出来,看到在高大的城墙边的空地上有不少供游人骑行拍照的骆驼。周围的沙漠戈壁,古城墙古城门,骆驼,构勒出一副古代西域才有的景色和画面…
天高地远戈壁滩,
原野空旷无人烟;
魔鬼山路遇风雪,
无畏驶越当金山!
山南山北景各异,
南冷北暖两重天。
戈壁突现沙洲城,
西域古貌眼前现!
游完敦煌影视城,我们继续前行,影视城距敦煌约二十多公里的行程,下午六点,我们到达目的地敦煌市。由于敦煌是座旅游城市,有很多宾馆和酒店,我们选择了一家卫生整洁,价格适中的商务宾馆安顿了下来…
三,鸣沙山滑沙,月牙泉观景
第三天早上,我们在街上用过早餐之后,便驱车来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距离市区很近,只有四五公里路。由于头天在海西州的戈壁滩上行驶了好长时间并翻越了当金山,还游玩了敦煌影视城,大家都有点疲惫,因此放松好好休息了一个晚上,再加之敦煌比海西州海拔低得多,只有一千一百多米,比海西州三千至三千一百米的海拔低近两千米,大家都感到很轻松舒服并都显得精神抖擞。上午十点多,我们购票进入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鸣沙山包括月牙泉,其核心景区约近十三平方公里。这个景区很著名,是全国旅游名胜一百强之一,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也是国家5A级景区。进入到这个景区,在鸣沙山游玩的项目主要是滑沙玩沙,从鸣沙山搭有木梯的沙坡攀登到山顶,然后乘坐一个单人滑板从山顶滑下来,颇有刺激感。但游玩的项目不仅仅是滑沙,还有很多玩耍娱乐的项目,如骑骆驼上鸣沙山,从沙山顶乘座滑翔机滑翔,沙地摩托车,还有乘座直升机等项目…
进入景区后,我们一行中的年轻人们都高兴地上鸣沙山滑翔滑沙去了,而我们年长一点的人就悠然地朝月牙泉走去,看被誉为“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月牙泉面积不大,东西长约200多米,宽约15米左右,水域面积0.88公顷,处在鸣沙山山脚下的凹地,四周都是沙山。月牙泉四周长滿芳草,水很蓝很清;月牙泉北边靠泉稍高的地方是一个三层高的阁楼叫月泉阁。站在月泉阁对面的水岸以月泉阁做为背景照相,既有蓝粼粼的泉水,月泉阁后面还有鸣沙山,简直美极了!游完月牙泉后,使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月牙泉为什么数千年以来从不干枯,虽星转斗移,风吹沙飞,而且四面都处在鸣沙山的包围之中却不被沙尘所掩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自然界的一大奇迹,月牙泉真乃神泉也!
最美沙漠鸣沙山,
滑翔滑沙乐开颜;
尤叹月牙神泉水,
虽历千年沙难掩!
七月底八月初的天气,正值酷暑季节,天上没有一丝的云彩,下午四点左右,由于炎热难耐,脚底下的沙子烫乎乎的,大家只好走出景区乘车回宾馆休息。晚上七点多,天气已转凉,没有了白天的炎热,于是大家走出宾馆,先是来到敦煌小吃街品尝小吃,敦煌的小吃很多也颇有特色,如莫高酿皮,月泉浆水面等。吃完小吃,我们来到敦煌的主城区边走边游览。敦煌是个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一个县级市,城市建设虽不及一些省地城市那样繁华,但也灯火辉煌,夜景很好看,尤其是星级酒店很多,敦煌市区北面,还有一条大河,流动的方向像倒淌河一样自东向西,此河名为党河,也叫疏勒河,河面很宽,在灯光照映下波光粼粼,特别赏心悦目…
四,看墩煌大佛, 观洞窟壁画
第四天早上九点,我们去游览参观敦煌莫高窟。莫高窟距敦煌市区25公里,去莫高窟参观,得先去数据中心购票并看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影片,然后再去莫高窟。数据中心在去莫高窟的中间,约十二公里,看完影视去莫高窟是十三公里。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面的尽头,南与青海连接,西与新疆接壤,自古以来就是非常重要的中西互通的交通枢纽,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道。莫高窟开凿始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莫高窟现存洞窟735个,分南区和北区,南区有492个洞窟,主要为艺术窟;北区为个243个洞窟,主要为生活窟。现在人们参观洞窟,主要是看南区的492个艺术窟。莫高窟保存有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在世界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举世闻名的洞窟,同时也是一个具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一九八七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参观游览敦煌莫高窟,笔者觉得最大的看点有两个:一个就是敦煌北大佛,也就是人们去了莫高窟后看到的那个雄伟的直通山崖顶的高达四十米的九层木结构塔楼。
没去过莫高窟的人以为只是个依山而建的塔楼,其实不然,里面是一尊高达35.6米的坐佛,这个坐佛被称为敦煌北大佛,其高度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国内第三高大佛,此为敦煌莫高窟第一大窟,修建于初唐时期;还有就是158窟的卧佛,也称涅槃佛,长16.5米。
其次就是莫高窟的其它洞窟,进入景区可以看到,洞窟共五层,依山而建,长约1600余米。这南区的近500个洞窟如果真让你全部看完,我想看上三天也未必能看得过来。但事实上真正供游人参观的洞窟并不多,而且参观时也进不了洞窟里面,只能从洞窟护栏的外面朝里观看。
据介绍,在莫高窟最值得看的洞窟有为数不多的十几个,如17号窟,96号窟,130号窟,158号窟,200号窟,259号窟…428号窟等。这些洞窟有些是壁画,有些是佛像,艺术价值极高…
除了这些壁画和彩塑佛像的洞窟之外,二十世纪初(即1900年)莫高窟还发现了藏经洞(17窟),洞内藏有从4一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4万多件,这个消息当时传出去后在世界上就立即引起了轰动。然而令人可叹可恨的是此后数年时间里先后有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美国的所谓考古学者纷至沓来,弄走了不少文物,尤其是一个叫斯坦因的英国人先后两次来莫高窟,掠走文物一万多件,法国人伯希掠走文物精品5000余件,使莫高窟的文物遭受巨大损失…
那么,这些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洞窟,里由谁开凿修建的呢,是自秦朝以来的历朝历代的官府出资开凿修建的吗?非也,其实这些洞窟主要是由历朝历代的虔诚信佛的人开凿修建供养的。所谓供养,是指除了开凿修建洞窟,塑了佛像或画了壁画之外,还要经常进行维修维护。这些开凿供养人中包括有上至内地的皇室成员包括帝王,在朝廷和地方上任职的官员,军官,大商贾,国内一些寺庙的僧侣,也有当地的富豪,还有一小部分洞窟是庶民百姓开凿的,每个洞窟都基本标有开凿修建者的名字,有些洞窑甚至还把开凿洞窟和供养人的真人画像画在壁画上,以昭示其功德…
参观游览完莫高窟,笔者深感此次来敦煌莫高窟真是不虚此行,我为莫高窟色彩艳美的壁画,生动鲜活的雕塑佛像而感到震惊!进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进了佛教的艺术殿堂…敦煌莫高窟,它不愧是中国古代文明璀璨的艺术宝库和东方艺术的明珠!
旷世奇葩莫高窟,
佛教艺术真明珠,
千年壁画今犹存,
栩栩佛像夺人目!
中午时分,我们离开莫高窟,向下一个目的地一一嘉峪关进发…
五,瓜州县吃蜜瓜,嘉崎关游古迹
从敦煌莫高窟出发前我们商量好先在瓜州吃中午饭,然后去嘉峪关,因为瓜州距敦煌莫高窟距离最近,只有一百二十余公里。自驾车在高速路上行驶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下午两点左右,我们便到达瓜州,下了高速在瓜州离高速路最近的一个小镇吃中午饭。早就听闻瓜州因瓜果品种多,尤以蜜瓜香甜而闻名,于是我们先买了几个蜜瓜开始吃了起来。由于天气炎热,大家都喊口渴,那天下午在吃午饭的同时吃了很多蜜瓜,大家直呼吃得香甜,吃得过瘾!
瓜州的瓜之所以出名,曾有这样一个历史传说:说西汉大臣张骞出使西域,到达安西(今瓜州县)后忽染重病卧床不起,遍寻郎中用药都没有效果。有一天一个乡下郎中突然来了张骞的下榻处,经把脉后说张骞是急火泛心,只要吃了当地的蜜瓜病便可以痊愈,张骞按这位乡下郎中说的吃了当地的密瓜后,果然全身轻松,病症骤然消失。张骞出使完成回到京城长安后感念腊月食用蜜瓜病愈的往事,于就把安西这个地方起名为瓜州…
从瓜州到嘉峪关有近260公里的行程,晩上七点左右,我们到达嘉峪关市,因天色已晚,先在嘉峪关市一个宾馆入住休息。第二天早上,我们驱车前往嘉峪关。嘉峪关离市区只有五六公里路,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到了嘉峪关城门前的停车场。
这是我们自驾游的第五天。
“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嘉峪关位于嘉峪关市西面五公里的最狭窄的山谷中间,北边是被称为天险的讨赖河。嘉峪关在历史上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销钥”之称。嘉峪关建于六百五十多年前的明朝时期。明洪武年间,征西大将军冯胜大败元军平定河西,凭借这里易守难攻的地形和讨赖河天险,修建起了嘉峪关关城,守候着丝绸古道,守候着中原大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嘉峪关。嘉峪关是中国长城的三大奇观(北海关,镇北台,嘉峪关)之一,也是国家5A级景区。
登上嘉峪关城楼,走在数米宽的城墙上,看着用一块块烧制的像八大岭长城的一样的大砖而砌成的城墙,能切实感受到嘉峪关城楼的坚固;遥望城楼四周,城南远处是雄伟的祁连山,北边是高耸的黑山,东西两面是河西走廊辽阔的平原,所有这一切从城楼上尽收眼底;在朝城南和城西方向,还有炮台和火炮…嘉峪关由
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两北两翼长城组成,其中南北两翼长城南达祁连山北达黑山,全长60公里,从军事角度看,易守难攻,城防坚固,可谓是固若金汤;从现今旅游观光角度看,不愧是长城三大奇观之首“天下第一关”:巍峨的祁连山和黑山,山峰上是皑皑白雪;东西两面的河走廊,一望无际;尤其是雄伟的嘉峪关以及南北两翼蜿蜒的长城,给人以辽阔,雄浑,威武的感觉,这独特的西域风光真让人印象深刻,留连忘返…
从城楼下来,关城内有许多建筑和房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游击将军府,这里便是守卫嘉峪关的将军们办公和商量军务的地方。进入游击将军府,是几个身着铠甲的将军的腊像,还有一个地方文官,在看着桌上的沙盘似在商量军机大事,站立中间看着沙盘穿黄色铠甲的将军叫芮宁。
芮宁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明正德十一年间(公元1615年),蒙古大军兵犯嘉峪关,欲夺取肃州(今酒泉),进而进犯中原。狡猾的蒙古军头领知道从嘉峪关正面进攻拿不下嘉峪关也到不了肃州,于是安排部分士兵佯攻嘉峪关,另派两万多军队欲从南面的祁连山绕道偷袭,进而拿下肃州。嘉峪关守将、游击将军芮宁识破了敌方的诡计,便率800余名士兵在祁连山设伏并与蒙古两万多军队进行殊死搏斗拼杀,敌我双方伤亡惨重,但芮宁所率的士兵无一人投降,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芮宁将军和800余名士兵全部战死在祁连山下…后在肃州城等地援军的支援下,击败了来势汹汹的蒙古大军。芮宁将军战死祁连山下,马革裹尸还的英勇壮举至今为后人所传颂…
河西咽喉嘉峪关,
旌旗猎猎矗山间;
讨赖河流水滔滔,
白雪皑皑祁连山。
河西走廊峰烟起,
数万敌军犯边关。
游击将军今何在?
血沃祁连英名传!
六,看河西走廊风光,赏七彩丹霞美景
中午十一点多,我们游览完嘉峪关后便驾车向下一个目的地一一张掖七彩丹霞进发。嘉峪关到七彩丹霞有二百二十多公里的行程,我们计划下午四点前到达七彩丹霞景区,游览完毕后晚上在张掖打卡休息。由于是高速,自驾车行进速度很快,河西走廊的美景不时从眼前掠过。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全长约一千公里的路程,我们从敦煌出发到嘉峪关,到酒泉,到张掖,实际上一直走的河西走廊,只不过我们到张掖后会向南行进,经扁都口,祁连峨堡到祁连…
看着郁郁葱葱的河西走廊,笔者忽然想起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曾在敦煌参加过一个全国性的教育工作会议,当时我在海南州教育局供职。那年开会,我和我的司机走的也是河西走廊。记得那个时候河西走廊全是沙路,只有酒泉到张掖才有柏油路。那次在敦煌开完全后在去往张掖的途中,我们在瓜州一带遇到了沙尘暴,那天沙尘暴很大,遮天蔽日,能见度只有两三米,车完全不能行进。就这样沙尘暴整整刮了约一个小时,我和司机只能坐在车里等待。待沙尘暴稍小-点时,本来是沙石的公路完全被沙尘所覆盖而看不见公路的影子,眼前全是沙尘全是戈壁,好多车在沙漠戈壁上像无头苍蝇一样向东行慢慢蜗行。我俩也只好像其它车辆一样慢慢开车向东行进,好在戈壁滩还算平坦,车没有陷到沟里,就这样大约向东行进了半个多小时后,才隐隐约约看到了被沙尘半覆盖的公路…那天,从敦煌到张掖近600公里的路程我俩整整行走了十几个小时,到达张掖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
上个世纪,河西走廊真正如一首诗所描写的:“登高望远一片沙,大风-起不见家,庄稼庄园被沙压,流离失所走天涯”…而看着如今宽阔平展的高速路,看着公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正在收割的金黄色的庄稼以及果实累累的果树,相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过河西走廊人民的不懈奋斗,生态环境才有了今天这样生机勃勃而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段时间,笔者曾看到-篇由甘肃作家王国发写的散文诗《我有一个美丽的家乡》的文章,写的就河西走廊,其中写道:“我有一个美丽的家乡,她的名字叫河西走廊…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这里的人民斗志昂扬,昔日的沙漠不再荒凉,如今的沙乡到处都是鸟语花香…”从这首赞美河西走的散文诗中就可以感受和印证到河西走廊近数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下午四点多,我们到达张掖七彩丹霞的景区门口。那天适逢周六,来七彩丹霞游览的游客很多,看得出游客中既有甘肃当地的人,也有从省外自驾来七彩丹霞观光的游客,偌大一个停车场几乎停满了旅游大巴和自驾车,等我们停好车排队买好票,进入景区时已经下午五点多了…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位于临泽县、肃南县境内,景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距离张掖市区约40公里。七彩丹霞为国家5A级景区,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也是“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2011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此后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进入景区大门,电瓶车载着我们进入景区。由于景区比较大又是崎岖的山路,所以各景点之间的距离相隔比较远。七彩丹霞分七彩云海,七彩仙缘,七彩锦绣…最佳摄影点,万象土林谷等七处观景台。可惜的是我们进入景区时已是下午五点多,等电瓶车拉我们转了四五个景点之后已经太阳落山了。虽然如此,但我们毕竟到了这个举世闻名的世界级地质公园,也观看了大部分的景点,唯独遗憾的是由于太阳落山之后,七彩丹霞的色泽不再艳丽,手机拍出的照片效果也不是太好。听一块儿进山的游客说,看七彩丹霞最佳的时间段时上午十点多到下午四五点钟,尤其是如果头一天下了雨,第二天是晴天的话,到景区看七彩丹霞是色彩最鲜艳最好看的…
那么,张掖七彩丹霞如此艳美的岩层是怎样形成的呢?经查阅资料:七彩丹霞发育于1.35亿年至6500万年,由白垩纪“红层”和厚层砾岩及砂岩构造运动,流水和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除此权威解释之外,笔者还以为,张掖七彩丹霞这个地方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正是由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气候条件,经过长年累月历经苍桑而形成,就如鸣沙山和月牙泉的形成一样,都离不开其特殊的环境和气候条件…
赤白灰黄黑紫蓝,
七彩丹霞真奇观;
天公泼下调色液,
染得群山七彩艳!
七,看祁连大草原,
览天境好风光
当晩我们在张掖打卡休息,第二天早上我们便向最后一个目的地一一祁连县进发。
这是我们自驾游的第六天。
祁连县属青海省海北州,位于海北州西北端,祁连县因祁连山而得名,与我们前几天游览的河西走廊只隔着一座大山一一祁连山。从张掖出发到祁连县只有200公里的行程,经过扁都口和祁连峨堡乡就到了祁连县境内。峨堡乡往下和以西就是祁连大草原。
此次我们一行去祁连,一方面是旅游,因我们一行当中的近一半人尚未去过祁连;一方面我们此去祁连,还要专门去看望我妻子的舅舅。上午十一点,我们到达了我妻子的舅舅家,舅舅住在祁连县八宝镇东草台村,离县城只有一公里。舅舅是一个八十有六的高寿农村老汉,身体很壮硕,除血糖有点高以外体无杂病。舅舅见我们这么多外甥,外甥女及女婿,还有孩子们专程去看往他,老舅非常高兴,见了我们笑得合不拢嘴;热情的表弟夫妇已知我们今天要到他家来,早已杀好羊,煮好羊肉手抓和羊肠子在等我们…
吃过午饭,天色尚早,我们当中来过祁连的一部分人在陪舅舅和和表弟夫妇拉家常,我则开着自驾车拉着未去过卓儿山和牛心山的家人们去游玩…由于我基本上年年来祁连,所有的景点基本上都看过了,对祁连县还是比较熟悉,因此我专门写过一首组诗《天境祁连》,今年四月发表在西宁都市头条。现摘录其中几段诗句,以飨尚未去过祁连的读者:
美丽的青海高原 ,
有一个名闻避迩的网红旅游县,
她就是被誉为东方
小瑞士的天境祁连!
自驾从西宁出发,
翻过门源的大阪山,
越过景阳岭,
经过峨堡乡,
就来到了
“中国最美县”
青海海北州的祁连县。
这里有:
牛羊成群,
一望无际,
盛产黄菇,
开满格桑花,
被誉为中国最美草原
的祁连山大草原;
这里有:
金碧辉煌的
阿柔大寺,
寺院座落在祁连
大草原的北边,
白色的佛塔,
庄严肃穆,
纯金铸顶的经堂,
在阳光下金光闪闪;
这里有:
青松云海,
一山可显四季景的
“众山之神”牛心山。
驱车进山,
苍山葱翠,
松柏参天,
峰峦叠嶂,
景色别有洞天:
北坡的山端,
有天然形成的
千佛壁岩;
翻过北坡,
神话般的一百零八佛石林,
矗立在南坡的
山崖之间;
昂望海拔近五千米的
牛心山巅,
四季不化的冰峰,
景色分外雄伟壮观!
这里有:
两千多处冰川,
景色最壮观的是,
野牛沟黑河源头的
八一冰川,
鬼斧神功般的造型,
令人感到奇特惊叹!
这里有:
远近闻名的卓尔山,
因其红色的丹霞地貌
因此被称誉为
“美丽的红唇皇后”(宗穆玛釉玛)。
八宝河在山前流过,
祁连县城就座落在
卓儿山的前面:
漂亮的广场,
繁华的街景,
县城建设别具特点,
瑞士一条街,
尽显中欧风范!
登上卓尔山,
顺着蜿蜒的栈道
拾阶而上,
举目远眺:
巍峨的群山,
山下金黄色的油菜花,
蜿蜒流淌的八宝河…
所有美景尽收眼帘!
遥眺卓尔山北边,
是山峰冰雪四季不化,
绵延不断的祁连山;
放眼卓儿山南面,
是长满松柏,
高耸入云的牛心山
…
天境祁连,
原始森林,
布满山川,
苍山葱郁,
白云悠悠,
天空格外纯净湛蓝;
天境祁连,
草原宽阔,
水草肥美,
牛羊壮硕,
北欧般的美妙景色,
“身居此处不慕仙”;
天境祁连,
人杰地灵,
物华天宝,
她是中国的乌拉尔,
遍地都是矿产资源!
天境祁连,
景色奇特,
游客不断,
蒸蒸日上的旅游业,
是青海高原
独一无二的
"中国全域旅游
示范县”!
天境祁连,
她是青藏高原的一朵美丽的雪莲,
她是人们向往的
旅游胜地,
世外桃园,
更是大美青海最著名的一张名片!
第七天,我们辞别舅舅和表弟夫妇,辞别美丽的祁连,翻过晨雾满山涧的冰沟大阪,在冰沟大阪山脚下朝东方向的草场上,一边拣拾着黄菇,一边乘车欣赏着一路的美景,悠然惬意地返回西宁…
后记:
三年的疫情,严防死守,国家费了最大的力气,投入了最多的财力,尽心尽力尽责地保护了全国人民三年…现在根据多数人的要求一下放开了,但听到的看到的都是羊羊羊,现在人们反而吓得不敢出门,上街者寥寥,店铺饭馆门可罗雀…但愿这次的奥密克戎病毒像一些权威专家所说是一次流感,明年三四月份便可回归以前正常的生活。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谢天谢地!但愿我们所有的人能回归到三年以前的正常生活,祈愿我们的祖国在明年春暖花开时能真正迎来风清月朗的日子,使所有的人们在闲暇的日子里来一次想走就走的开心旅游!
(注: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部分自已拍摄)
二0二二年十二月写于西宁
作者简介:
李繁,笔网名:高原明珠,青海省海南州委党校退休干部,高级讲师。其2021年至2022年12月在西宁都市头条,深圳都市头条以及海北州祁连山报,湟源县丹噶尔文宛等平台和刋物发表过散文诗歌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