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洪洋 朗诵:鄢萍
音乐设计:杨建松
2022疫情再度来袭,老年人是弱势群体,很多人在失去他们时才痛心疾首地呼喊:我再也听不到他(她)接电话了。再没人让我回家看看了。趁她(他)们在时,珍惜与他们共享的时光吧!

今天,我和妻子、儿孙要去干休所看望独居的八十五岁母亲。因疫情关系,我已100多天未与母亲见面了。打开小院的门,就看见早已在院内等候的母亲,她颤颤巍巍地向我走来,泪水顿时从她和我的眼中流出。我大声喊了声“老妈”,把母亲紧紧地搂在了怀里......

母亲生活能自理,就是听力不好,今天她格外高兴,两个重孙子围着她,争着要她备好的各种小礼品,不亦乐乎。
疫情期间跟母亲主要靠电话和微信交流,我和妻子、儿子和儿媳都是医务工作者,不幸的是,疫情中我和儿子儿媳均在救治确诊或疑似新冠患者中两人确诊感染上新冠肺炎,一人疑似,分别隔离治疗,妻子带着两个孙子也是十分辛苦,还要担心我们几个病人,我们也更担心高龄独居的老太太,家庭当时心情之沉重,可想而知。我们病倒的情况当然没告诉母亲,可她还是有所察觉,因为我病后给她发微信少了,电话也少了,偶尔电话中她会听到我咳嗽的声音,心里也会朝那方面想。尽管我极力否认,她的担心却与日俱增,她发给我的微信说:“儿啊,有病可不能硬挺呀,要及时治疗,不能拖呀!”2月份,她看到有医务人员因新冠肺去世的消息,又发来微信:“儿啊,你是我活着的精神支柱,你可不能抛下我啊!”为了安抚母亲,我只有每天都给她发微信,说很好。母亲有时也会诉说她对家人的想念,自己的寂寞和孤独。我知道母亲很坚强,在朝鲜抗美援朝,爬冰卧雪都挺过来了,眼下的困难,她一定能挺住。这不,我家劫后余生,今天不是一大家又团圆了吗,压抑这么长时间的忧虑、担心,思念一下就迸发出来,全都会聚在我们一见面时拥抱我母亲的那一刻。

吃完晚饭,我提议陪母亲出去转转,因为在小区封闭时,她肯定很久没出去转了。考虑母亲年龄大,不能步行太久,我就推着轮椅车带她出了小区院子。初夏的和风拂在脸上,走在熟悉的小道上,母亲回忆起在和父亲一起散步时的情景。母亲出生于贵州一个县城乡绅的家庭,16岁正读初中时恰逢朝鲜战火燃起,她毅然辍学,投笔从戎,偷跑出门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可哭坏了姥姥的一只眼,直到立功喜报送回家,才宽了姥姥的心。我的父亲在朝鲜战场受伤,结识了正在医院当护士的母亲,那时他们都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并立功。母亲个子不高,可能在青春发育长个子时候,因经常背负伤员、物资给压的。父母是在朝鲜的防空洞里结的婚,大婚晚上,呼啸的寒风把雪花吹进防空洞一地,家里现在还保存着当年结婚时的家俱——弹药箱。

今年的热浪来得比往年早,5月初气温却已达35℃,这让我勾起童年的记忆。武汉的夏天真象火炉,特别在晚上又闷又热,所以夜晚,半夜常热得爬起来冲凉,可还是热得难以入睡,这时母亲会拿把大蒲扇坐在我床边,轻轻地给扇着。我喜欢枕着母亲的腿,在她不停扇过来的微风下渐渐入睡。有次我醒来时,还看见母亲斜靠在床栏杆边半睡着,手里的扇子还会间断地扇着。
这条路有些长,路边的青草味散发出来,很多不知名的鲜花盛开着,它们也有些时候没有人观赏了,所以现在争芳斗艳,吸引着路人的眼球。母亲让我把她推到花前,仔细给我解说着这些花名。一辆洒水车慢慢开过来了,虽隔着远,但洒向路边的水雾还是让我感到脸上沾上了水珠。那是一个雨夜,连续的大雨让街面积水过膝,白天的我有些发热,吃了点药,烧退了。可半夜高烧起来,母亲给我量了体温有39℃多,望着窗外瓢泼大雨,她只稍有犹豫,然后把家里唯一的军用雨衣裹着我,背起烧得迷糊的我就往医院走去,我那时11岁了,母亲背着我,趟着水,我趴在她背上渐渐听到她越来越急促的喘息声,我让母亲放我下来自己走,可她不肯,两手紧紧托着我两条腿。一路她趔趄过两次,可托我腿的手从来没松过。我心疼母亲的泪水流了她一肩,可她感觉不到,因为她全身早已被雨水湿透了......

路上散步的人真不少,迎面走来了母亲的邻居伯伯,他仔细打量着我,脱口喊出我的小名,“好久不见了!”。母亲回过头,看着我,嗔怪道:“别说你见他少,我平时见他一面都难。”我顿感有些尴尬。是啊,工作以后,医院的病人如此之多,除看病、手术,还要教学,晚上还要写论文、论著,到了周末外出会诊、讲学、开会。虽与母亲同城住,但去探望她的时间和次数越来越少。周末是母亲盼望我去看她的日子,但大部分时候都会让她失望。一听说周末我要出差,她就会问我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如是乘火车,她就不说什么,一听说是自驾或乘飞机她就很紧张,千叮咛,万嘱咐,每次要求我回到家就给她打电话报平安。有一次,飞机晚点,凌晨1点半我才到家,想着母亲已经睡了,就没打电话,匆匆洗漱后自己睡了。早上七点,电话铃响了,电话那边是母亲疲惫和埋怨的声音:“怎么回来了不打我电话,我一晚上都在等你电话。”听了母亲的话心里十分内疚,她含辛茹苦生我养我,我工作后,她又无时无刻地为我操心,可我,设身处地为她认认真真考虑过吗?每次我都用“忙”回复了母亲渴望的问询,而母亲每次都默默地理解和认可儿子的“忙”,悄无声息,一人在家度过了这晚年的日日夜夜。

我推着母亲走上了武汉一条纵贯东西的大道,远处一轮火红的落日夹杂在高耸的大厦之间,周围映得满天红霞。母亲高兴的赞叹了一声,好美的夕阳!她久久地,久久地凝望着,慢慢说道:“我在世的时间也屈指可数了,我很希望在以后的时间能多和亲人待在一起,不要让我一人待的时间流失太多。对我来说,和亲人待在一起的时间是多么宝贵啊!”她继续凝望着渐渐下沉的太阳,直到看不见了,而落日的余晖还映红着那边的天,泪水从她的眼角流出,从我的眼角也流出。有些凄美的夕阳落在了地平线下,后来的路人看着我手机拍下的夕阳美景赞叹不已,后悔错过了这段好时光。是啊,让我们珍惜那轮夕阳,好好享受与夕阳同在的时刻吧!
2020年5月 写于母亲节

作者:赵洪洋,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博士导师 、 德国萨尔州立大学带薪教授。湖北省第八届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第一届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近两年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及朗诵作品6篇,获得2020全国抗疫征文“逆风奔跑的人”一等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江日报、武汉春秋杂志、今日头条、湖北朗诵艺术家公众平台、都市头条、北京天合朗诵艺术团平台发表文学作品十余篇。参编两部抗疫诗文集。

朗诵者:鄢萍,原武汉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独立制片人、资深节目策划人;全国青少年语言口才测试评审专家 、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汉口学院传媒学院专家教授;曾主持央视《科技之光》、《武汉新闻》、《经济新闻》、《彩桥830》及大型晚会等节目 获多项国家省市奖项和荣誉。
本刊编辑:杨建松

请欣赏更多精彩……
《我与上甘岭英雄连长相处的日子》
《理发》
《送饭》
《珍惜那轮夕阳》
《医师如将士》
《医师节 何为医者仁心 ?》
《酒》
《我们这一代中国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