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弼诗里的“赤蹄”是什么?(续完)
诗友东园闻笛问:请教钟老师,这首诗里,“赤蹄”的“赤”,是指马蹄的“裸”还是“热”?
钟振振答:
上两期“答疑”,已举宋·杨亿、胡宿、宋祁、刘弇、范浚、周必大、杨万里、洪咨夔、郑清之、魏了翁、岳珂等十一人的十七条书证。宋代文献中,关于“赫蹄”的用例,还不止这些。今天继续往下举:
(18)王迈《臞轩集》卷六《与新攸赵宰启》曰:“湖南多宾客,漫来着从事之衫;汝阳真天人,何尚墨男邦之绶?未辨赫蹄而展庆,遽蒙绿绮之贻音。”其大意是说:我到荆湖南路来做幕僚,而您新任荆湖南路下属攸县的长官。我还没来得及写信向您致贺,您倒先问候我了。“未辨”,即未办。“辨”通“办”。“绿绮”,是琴的代名词。
(19)又《回刘县尉启》曰:“莲池水绿,方为异乡异客之游;梅市风清,喜有同年同官之好。未办赫蹄而展庆,遽蒙绿绮之贻音。”此启前两句是说自己在两浙东路做幕僚,而同科进士刘某亦在本路首府绍兴任县尉。“莲池”,喻指幕府。“梅市”,在绍兴府山阴县。后两句,意同上启。
(20)又卷七《上葛抚属启》曰:“望紫枢之府,早聆兰砌之芬芳;入碧油之幢,晚窃莲池之馀润。先办赫蹄而告至,將收缟带以乞交。”“抚属”,是路安抚使幕府僚属的统称。此启前两句是对葛某说,您早先在朝中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任职时,我就听说过您的美名;如今您在某路安抚使幕府里做官,我有幸步您后尘,成为您的同僚。我先写此信将这个消息报知您,请求与您订交。“缟带”,生绢制作的衣带,指微博的见面礼物。
(21)佚名《翰苑新书续集》卷四一《科举类及第类》录王臞轩(按,王迈字臞轩)《回马探花》曰:“未皇展庆于赫蹄,乃辱迂临于油幕。绣段之遗侈矣,琼琚之报慊然。”其大意是说:我还未来得及写信向您致贺,竟有劳您到军中幕府来看望我。您对我的恩赐太多,我对您的回报太少。“未皇”,即“未遑”。“绣段之遗”,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琼琚之报”,出自《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22)文天祥《文山集》卷六《文集·书·与邓校勘林》曰:“某顷繇春中,走赫蹄,闯辇下,知上彻五云阁久矣。一节奔走行役,旷焉嗣音。”其大意是说:不久前的春季,我派专人进京,给您送了一封快信,送达您任职的馆阁已经很久了。此后,我持符节为地方官,四处奔走,一直没有再和您通信。
(23)方夔《富山遗稿》卷二《徐友谦小筑冒雨访何通叟途中作》诗曰:“与君客异乡,咫尺隔东西。良会不可数,花时饮桃蹊。俛仰便陈迹,霜叶飒已萋。近来费要约,尺书寄赫蹄。”其大意是说:我和您同在异乡为客,住处相隔不远。春天花开时,一块在桃花下的小路边喝酒,这样美好的聚会已数不清了。可是一转眼的工夫,都成为过去。霜叶飘零,现在已是凄凉的秋天。近来您多次给我写信,邀约相会。“萋”,同“凄”。“要约”,即“邀约”。
从以上共十四人二十三条书证可以考知,“赫蹄”一词也不指“马”,而指“诏令”“纸张”或“书信”,与“赤蹄”一词大致是相同的。
值得玩味的是,周弼此诗其实有两个不同的版本。
宋·陈起《江湖后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一《周弼》所录,第七句作“不久赤蹄应已到”。
而宋·周弼《汶阳端平诗隽》(明·毛晋汲古阁影宋抄本)卷三所录,第七句正作“不久赫蹄应已到”!
比较起来,汲古阁本是据宋抄本影写的,全书四卷,诗共198首,是现存最完备的周弼诗集。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江湖后集》周弼诗不分卷,仅96首,是《端平诗隽》的选本。显然,汲古阁影宋抄本的文字可信度更高。
在宋代典籍中,“赫蹄”的用例甚多,而“赤蹄”的用例仅《江湖后集》本周弼诗一例,且与“赫蹄”为异文——这个现象本身,也说明周弼诗作“赫蹄”比较靠谱,作“赤蹄”是有些蹊跷的。
最大的可能性,“赤蹄”是“赫蹄”在传抄或刊刻过程中产生的讹误。由于错得不离奇,似乎也能说得通,看得懂,故后人也有跟风这样用的。有道是“法不责众”,用的人多了,用例多了,后世学者也就想不到它是讹误,去辨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