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涅 槃
(蜀州笔记之二十四)
江维
蜀州有座大山,叫天国山。山上有座寺庙,叫天国寺。天国寺不大,掩映在密密的山林中。寺内只有一座天王殿,两排厢房,一个天井,山门坐东朝西。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厢房供奉十八罗汉。
天国寺静谧安宁。
寺内,有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老和尚叫如禧,小和尚叫永春。平时,寺内没有多少香客,只是到初一、十五,香客要多一些。香客大都是附近的山民。
每天,如禧和永春师徒二人,除了晨钟暮鼓,念佛诵经外,兼种几亩山地,打些粗粮,收些瓜果蔬菜,勉强打发清苦的日子。
年复一年,亦复如是。
一日,老和尚如禧把小和尚永春叫到天王殿。如禧犹豫半晌,对永春说,徒儿啊!你离家已经很久了,你……该回家去看看了。
小和尚永春一脸茫然,嗫嗫嚅嚅道,师……师……师父啊!寺庙就是我的家,我不走……
如禧沉寂良久说,徒儿啊!你还是回吧,你的母亲想念你了。
永春双手合什说,师父啊!其实,我……我……我也想念母亲了。
如禧支走永春是另有隐情。当年,永春八岁,得了重疾,母亲把他送上天国寺,已经奄奄一息了。母亲恳请如禧救他,如禧说,阿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禧接纳了他,经他精心救治,永春居然好了。永春痊愈后便留在寺庙,出家当了和尚。现在,如禧观永春面相,发现他印堂发黑,他知道这是永春前世孽缘未了,七日之后必定丧命。如禧想拉他一把,因为天数不可逆转,实属爱莫能助。如禧想了想,不忍心看见永春在寺庙中丢失生命,决计让他回家见见母亲,也不枉在世间走一趟。
永春哪里知道这些玄机呀!
永春拜别如禧师父,走了一日时间,终于走出了天国山,来到平坝,眼看就要到家了。永春陡然觉得很疲惫,便依靠在一棵大树下小憩,不知不觉睡过去了。永春愰忽梦见头发花白的母亲,站在村口桂花树下,向他招手……永春猛然醒过来,眼前什么都没有。
永春觉得好生奇怪,顿了一会儿,他从地上站起身子来,准备上路。
轰隆隆!轰隆隆!
永春抬头望了望天空,天上雷鸣电闪,乌云翻滚,眼看马上就要下暴雨了。
大树下有个硕大的蚁巢,蚂蚁有灵性,感知危险即将来临,顷巢而出,惊恐地往树上爬。
永春看见了,心生怜悯,赶忙在蚁巢周围筑一道厚厚的土墙。瞬间,暴雨袭向大地,永春用自己的身体与衣衫遮住蚂蚁巢穴,不让雨水淹没了。
好一阵子,暴雨停了,空气清新,天空横跨一条彩虹。永春看见蚂蚁巢穴没有受损,蚂蚁也没有受损,心里甚是欣慰。
永春回到家,与母亲相见,享受了半月天伦之乐,他又返回天国寺。
如禧见永春平安归来,大吃一惊。惊余,如禧问永春,徒儿啊!你……你……你怎么回来啦?
永春见如禧问话怪怪的,有些不知所措,嗫嚅说,师父!徒儿吃的睡的跑的,身体好好的,咋呢?
如禧沉默片刻,他把支走永春的原委讲了一遍。最后,如禧肯定说,徒儿啊!你好好想一想,你在途中遇上过什么事?
永春思来想去,他红着脸说,师父啊!徒儿一直走回家,在家中孝敬母亲半月时间,确实不曾遇到过什么事。
如禧更加疑虑,眼睛直直盯着永春。
永春埋下头,好一阵,他抬起头来说,师父,徒儿在途中做过一件事,不知算不算?接着,永春把在途中遇暴雨,救蚂蚁的事告诉如禧。
如禧听了,高兴说,徒儿啊!这就对了,你救了万万千千生命,你啊,你前世的孽缘已消除了。大千世界,不分东西南北中,万万物物,皆有佛性灵性,做人要心从善念,做善事、行善缘、结善果。欲知前世因,当今作者受;欲知后世果,当今作者是。
永春如醍醐灌顶,双手合什,跪拜过如禧说,师父啊!徒儿明白了。
如禧双手合什,轻声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徒儿请起……
多年后,永春成为一代大师。

作者简介:
江维,男,汉族,四川崇州人。下过乡,当过兵,原在四川省税务干部学校任职,现已退休。
《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中国微型小说协会会员,中国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
从1980年开始创作至今,先后在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等百余万字,获得各类奖项二十多个。其中,出版发行《窗外有月亮》、《竹林茶园》两部中短篇小说集。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525298.html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