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杨晓光老师的时候,听到他声音非常好,我就毫不加思索的说,我正好没有男搭档呢,跟我一起主持节目,怎么样?于是,就把主持稿给杨晓光老师看了,杨晓光老师很认真的抄写在纸上,几分钟之后,我们俩直接上台主持节目,没有彩排、没有练习、没想到第一次合作就非常的默契成功,赢得了阵阵掌声。于是,在日后每年举办的文化活动时,都是杨晓光老师和我共同搭档主持。杨晓光老师非常勤奋,经常练读诗词,在朗诵的时候,他发挥声音特色优势,使得我们俩不论是在主持的时候,还是合作诗朗诵的时候都很出彩。第一次组织文化活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大家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近况,聚拢了一些爱好文艺的朋友,在谈笑风生中丰富和提升了业余生活。通过开展诗词歌赋活动,可以在娱乐中衡量每个人的精神素质和人品,也使得一些有文化特长的文朋师友们找到了发挥的舞台。(未完待续)
(书接上回)《朗读者》读书会成立的第二年,多次在我的组织下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文化广场、荷花盛开的镜湖公园、在松原市图书馆、在KTV唱吧等多处场地。读书会的成员们也逐渐扩大增多,人员当中增添了舞蹈爱好者、乐器弹奏老师、能文能舞者、诗朗诵爱好者、以及退休教师等等。团队的建设档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多次开展文艺沙龙,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均有呈现。诵读先辈名篇诗作中,阐发革命传统的诗词、通讯、演讲、述评等,鉴读的篇目涉及到毛泽东诗词、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艾青、藏克家、贺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大批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了解历史,体会崇高革命的情怀。读书,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投资。
读书的人会随着阅读量的不断积累叠加,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会变得更辽阔,气质、谈吐、观念、举止行为、处事方式等都会发生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会让你有机会吸引并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更优秀的人。在一边阅读大量作品的同时,我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创作,在《幽兰飘香》、《海林林业局图书馆》、《俏皮山里人》等多家文学公众号刊发多篇地域风情的文章。
我在手机系统里整理这些年许多的文学创作并著书《生命驿站》等十多部文集,我中学的语文老师张春燕为我撰写卷首语。
其中《林海雪原往事》这本书,126页,集纳了我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作品36部。《生命里,那些流淌的故事……》集纳入70部不同风格,不同体载作品。这两部书所有的作品,均刊发在多家文化平台,多部作品荣登《今日头条》。并且多部作品由各家文化平台优秀主播诵读。在每一个场景创作的文章都配以当时,当地,和文章相应的照片作为插图。无论作品还是照片所用的纸张,都选用优质纸张,既保留了作品,又保留了照片。所有作品均是用心,用脑,用情,细细推荐的脑力劳动。其中家族系列作品都是在深夜里,笔墨蘸着眼泪在创作!送给努力的自己,作为自己人生的自传。送给我的女儿是文化传承。在社会群体当中,我愿意是一个文化传播者。
2021年春节前夕,我故地重游时带着自己的文学作品,风尘仆仆回到故乡。海林图书馆馆长当时就很看好我的文学作品,他说我的文学作品不仅仅记录了她小时候所有的生活往事,更是她生长那个年代的时代记忆和缩影。海林图书馆收藏了这两本本书,让林海雪原地区的广大读者在海林图书馆都能阅读到这两本书,也是阅读那个时代的文化脉络。为此,故乡人都称我为“林海雪原”的女儿。
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耿成丽。通过交流,耿成立说,你的文章写的很好,我给你推荐认识李明军老师,他是《北方都市文化》的总编,而且李老师非常好,非常愿意帮助人。我们好多同事都称呼他三哥。
就这样通过耿成丽的推荐,我和李明军老师加上微信。疫情原因,真正跟李老师见面是接近一年后,在文友请吃饭的同时,不仅跟李明军老师见面了,而且还认识了沈笑雨、吴玉梅、吴锐、燕子等多位老师。热情的午宴交流,知道这些老师们在松原文化界都卓有建树。而且还都是《北方都市文化》的编辑部成员。在彼此的交流中,他们知道我有创办的《朗读者》读书会团体,他们很赞同的同时也逐一加入了《朗读者》读书会。这样我也成为了《北方都市文化》平台的一名创作人员。在此平台上,在松原文化届,李明军是第一个推发我文章的老师,而且还把我的文章推发多家文化媒体。能得到李老师的认可,很欣慰的同时更是感恩。李老师看到我的文章大多是散文,又多次跟我交流,让我学写新闻通讯,因为李老师在新闻界工作30多年,各类题材的文章璧坐玑驰,蹙金结绣。尤其是他的新闻稿件写的非常专业。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拓宽了创作思路,尝试着学习写新闻通讯。在此同时,李老师又把他多年前出版的文集《走进新闻芳草地》让我细读,我从中受益很多。也是在李老师不厌其烦的多次改稿的同时,取得了点滴的进步。通过许多文友交流知道,李老师还帮助过身边许多的文友。李老师在不断提携我的同时,也经常提出一些建议和不足之处,我觉得这样才是我真正的良师益友。
在投稿纸媒方面,沈老师是我的第一鉴推人。文章一定要投稿在纸媒,这样文章才有含金量。为以后加入作家协会提供筹备资料。当时我连邮箱都弄不懂,不知道怎么投,沈老师很耐心细致的给我讲解投稿邮箱怎样使用。而且我的女儿也多次帮助我利用邮箱投稿纸媒。在多次跟沈老师的交流当中,他很赞赏《朗读者》这种文化团体朗诵交流学习的方式。多次给我提建议,搞文化活动的时候要联系社区找场地。
通过沈笑雨的学习交流会,沈老师又推荐吴举章让我们认识。吴举章联系到我,我们约定时间到指定地点。我现场朗读自己的原创作品多篇,而且编辑制作成专题片,在松原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栏目晚上黄金时段滚动播出。
多年的读书,回首这一路走来所遇到的恩师老师,触摸时代的脉搏,关照广阔的生活,当我在读书与思考中,留恋每一个美好的思想,每一幅富有震撼力的场景之中时,那正是将“小我”提升到更高层次的理念之时。所以,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只是在于增长知识,还在于使人学会高尚,领略境界的高远和胸襟的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