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局
文/朱海峰
侯老师将手机轻轻放到茶几上,然后便神情木然地坐在了沙发上。
这是侯老师第四次来校长家,前三次,侯老师也是坐在今天的位置,不停地搓着两手,脸上始终带着笑意,说话更是恭敬。今儿个这是咋了?
校长莫名地端详着侯老师,然后,不紧不慢地说到:“老侯,我明白,你还是为今年晋级的事儿来的。”侯老师没搭话,校长接着说,“可你知道,咱们学校老师多,晋级的名额就那么几个,僧多粥少啊。”
“我知道。”侯老师面无表情的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
“再说,前几次,我也给你争取了,可你啥证书也没有,什么分也加不了,我有劲儿也使不上啊!”校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我知道。”侯老师又不咸不淡地接了一句。
“不过,你也不用失望,这次我们再想想办法,趁着来年你退休前把级晋上去。”校长起身给侯老师倒了杯茶。
“不用了,都要退休了,晋级也没啥意义了。”
“那你不是为晋级的事儿来的?”
“我是想…想…”
“既然你不是为晋级,别的事都好办,你说…”校长似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既然不晋级了,那我给你的…钱…我是来…取…取回去,”侯老师说的有点诚惶诚恐,顿了顿又接着说,“对,取钱,第一次…2000,第二次…3000,第三次…5000,没错吧?”侯老师终于说完了来的意思,原本铁青的一张脸,现在涨得通红。
校长明白了,这是没办成事冲我要钱来了!校长盯着侯老师看了半天,像不认识他似的,啥也没说,转身打开电脑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沓钱,扔在茶几上。
侯老师红着脸,颤抖着一只手去拿钱,结果没拿住,他只好用两只手把钱抓起来,也没数就往兜里揣。就在这时,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响了,校长瞟了一眼来电显示,神色竟然有些惊愕。
侯老师拿起手机,边穿鞋往门外走,边接起了电话:“喂,金桔,嗯,拿到了,好,我这就去。”
校长傻愣愣地站在门口,一脸的困惑:哪个金局?是教育局新上任的金局长吗?
半月后,今年的评职晋级名单公布,什么!侯老师…侯老师竟然榜上有名,而且还排在了晋级名单的最前面。
“你这招真好使,想想都觉着痛快。”侯老师那天请好朋友金桔喝酒,两人都喝得酩酊大醉。
心盲
毕老师有个外号叫“瞎老毕”。其实,毕老师不瞎,甚至连一点儿眼疾都没有。
这个外号的由来得感谢他老婆,那天,毕老师的侄子给他家送来一四轮车板皮,毕老师回家时,他老婆正用手推车往院子里运,看见老毕,她用袖子抹了把额上的汗,很是兴奋地说:“总算是回来帮手了。”
毕老师还没等答话,兜里的手机响了,他掏出来一看,忙不迭地说:“校长,是我。”“我没啥事儿,您说。”“卸一车板子啊,好,我马上过去帮你搬。”边说边急匆匆地走了。
他老婆原以为回来个帮手,没想到一个电话,人走了。气地指着他的背影骂:“这个瞎犊子,自己家有活儿看不到,领导都赶上你爹了,一个电话,撅个小尾巴往人家跑…”这以后,他老婆总管他叫“瞎老毕”,一来二去,“瞎老毕”代替了毕老师,在街坊四邻传开了。
瞎老毕的美名在学校里流传,不得不说那次聚餐。那天,校长和主任领着几个男老师打了场排球,比赛结束,大家手指头卷煎饼,AA制聚餐了一顿。席间,毕老师欠欠的非要敬酒。当地敬酒有个习惯,就是敬酒前,敬酒人先要给酒桌上的人满酒,然后献上两句祝酒词,大家碰杯干了。可是毕老师满酒时,只给校长和主任满了酒,接着给自己倒上,便端起了酒杯。满桌子人怔怔地瞪着他,没有一个人端杯的。毕老师一见冷场了,脸上有些挂不住。
坐在他对面的快嘴张老师接过了话茬儿:“我说老毕,不怪你老婆骂你,你是真瞎,你这个人那,虚头巴脑的,眼睛只会往天上看,是不是被太阳晃瞎了。”说着张老师拿起酒杯,给几个老师倒上酒,然后又补了句:“别卷了瞎老毕的面子,大家干。”从此,“瞎老毕”代替了毕老师,在校园里传开了。
瞎老毕万万没有想到,这些无足轻重的小事,竟为后来埋下了祸端。
那是国庆节假后,学校接到教育局通知,中断三年的教师职称评选又开始了。瞎老毕很兴奋,这是他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能评上职称,别说工资能涨一级,也为退休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于是,他陆续到几位领导家拜访,告别时,几位领导都说:“按理你已是将要退休之人,能够评上最好了,因为指标很快就能给倒出来,我们会考虑的。”瞎老毕一听,甚是高兴,感觉评职的事已经板上钉钉、十拿九稳了。
那天下午,学生停课,老师集中到四楼会议室。校长先领着大家学习了局里有关评职标准和要求,然后将符合条件的老师排列成候选人,接着,由全体老师投票选出评选委员会。瞎老毕一看傻了,校领导只有2人进入评委会,余下的7人都是普通老师。更让瞎老毕没想到的是,这次评选一改过去领导说了算,变为评委会评价只占百分之四十,余下的百分之六十,由群众按德能勤绩打分,再加上其它硬项条件,最终综合算出每个候选人的总成绩。
瞎老毕没等评出结果,就离开了学校。第二天,他请假去了医院,说是眼睛模模糊糊的,看不清东西……
作者简介:
朱海峰,高级教师职称,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山东闪小说乳山创作基地入驻作家。作品散见《绝妙小小说》、《喜剧世界》、《小小说大世界》、《今古传奇》、《南开文艺》、《长江文学》、泰国《中华日报》等50多家中外报刊上。20多篇作品被收录在各种文集,10多篇作品在各级大赛中获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