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朋友陈成祖与我交往的轶事
文/张安华
今年七月一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隆重举行,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庆贺的大事件。我从电视中、报纸上看到这则新闻,心情激动,使我思绪万千,回忆我与香港朋友陈成祖交往的“有趣”故事,走过几十年的岁月!
38年前的1984年10月,我被调往深圳中土公司六总队工作。我乘北京至广州的火车,当火车过湖南长沙后,一派南国风光,展现在我的眼前,岭南的风景美不胜收,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南方的景色,心情兴奋溢于言表。中土公司六总队驻地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泥岗桥北山坡处。六总队担负的任务是修建深圳北站铁路桥超薄梁工程。我当时的任务负责行政事务,外出办事较多,如办理暂住证、边防证、协助领导招揽工程等事宜。我们几十位从北京调去深圳工作的工友,只要下班必然三五成群的自由在泥岗桥附近散步、聊天。有一天晚饭后,我同李庆昌大夫、黄景春、杨师傅木工等工友,出去散步,当我们几个人,走到位于泥岗桥南的田心村附近时,看到两个人,站在凳子上,在厂房的东端正在写字。这时李庆昌大夫先开口,他看到字写的不美观,便说“你们写的字,没有他(指我)写的好,不妨让他帮你们写写吧!……”他的话语,很“灵验”写字的立刻停下来,其中一位,是陈成祖先生,用生硬的普通话说:“那好,就麻烦你帮我写写吧!你看这里,是深圳北站,一天来往火车很多,字写不好,火车上的人看了多么不好……”。
我看他俩非常有诚意,对外“推销”写字“活儿”,我也答应下来,约好明天这个时候再来,我们几个离开后,便议论,这么高,又写这么大的字,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时的木工杨师傅说“别急,我明天用木料,给您做把木板尺子,这样写起来方便多了”。我听后感到杨师傅这个“点子”真好,连声感谢!
第二天晚饭后,我们几个工友,按时到达写字现场,杨师傅把做好的木板尺递给我,木板尺做的光滑、美观,用的是硬木材料……,这时陈成祖等两人也来到现场,当我登上凳子上去书写时,真有赶着鸭子上架,感到自己是“笨蛋”一个,真有点不适应。但当时揽下这个“活”,硬着头皮,在厂房东侧上画来画去,用了个把小时,写出仿宋体《瑞记纸品厂》五个大字。陈成祖的那位助手,上凳子上,用白色油漆涂在上面,显得很鲜艳,很引人注目,字写的真一般化,总算交卷了……
字写完后,陈成祖邀我到他的工厂参观。这是个很简陋的厂房,大约有4—5百平方米,屋内有几台制作纸箱的旧机器在转动中,发出刺耳的响声。我在观看厂房的一瞬间,陈成祖指派工人,到外采购的花生米和可口可乐饮料,盛情招待我。在当时的年代,可口可乐只有在深圳市场可以买到,而我还没有舍得花钱买一瓶喝呢!当时感到陈先生很热情,很受感动! 经交谈,陈先生是香港人。在深圳开的这家纸品厂是他与别人合办的专做纸箱的。在深圳办厂图的地皮省钱,但纸箱制好后,必须再拉到香港装船外运。干活的有10多个工人,来自福建省南安县,是陈先生原籍的乡友。
从这次交往后,我下班一有机会便到工厂看一下与他聊一聊。1986年夏天,我爱人从北京到深圳探亲,陈先生得知后,同样热情招待我老伴,使我非常感动。人的交往都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得知陈先生爱人又生了一个小女儿,我当时不知如何处理是好,只是买了几斤猪肉,算是礼上往来吧!真可惜拿不出手啊!
在交谈中,陈先生无意中拿出一张支票,是他的月收入,支票上写明4千港币。在当时的80年代,每月能挣这么多钱,作为内地人看后十分惊奇,陈先生的收入是我的60多倍。他的这个小动作,更拉近了我俩的距离信任度增强。在我脑子里对香港也存有神秘感!香港社会的收入为什么那么多?!真不知为什么?那时在深圳工作的外地人,都有向往香港的想法啊!只隔一条罗湖河,南北就是两个“世界”!
人的交往是凭感情的,不是凭能力的,随着时间流逝,我与陈先生的感情越来越深。交流中无话不谈。得知他10多岁,由他父亲从福建省南安县(市)某村带到香港……,他的经历也很曲折有故事。十几岁,就开始打工,他是位精明强悍的能人,非常勤奋,工作起来不要命。我因家中困难,于1987年7月离开深圳,我人走茶没有凉,我与陈先生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信中得知他家住香港九龙地区,是一个高档居民区……信件交流,感情更浓,逢年过春节,陈先生必给我寄香港印制的精美贺年卡,至今我还保存几张,留作纪念呀! 1996年2月的一天晚上,在临近春节期间,我突然收到陈先生从香港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春节期间他要带全家到北京来,给我出了个“难题”……。我当时听后既高兴,又很不安。因为,从来没接待过香港朋友,何况他全家5口人,吃住到我家,恐怕招待不好。处于多年交的朋友,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他的全家乘飞机到首都机场,我求人借了一辆面包车到机场迎接他们一家。还好,迎接很顺利,平安到我家中,在这之前,我老伴早有准备,买了几床新被褥,住的房间打扫干净作了调整。一套小三居住8口人,也只好挤着住罢了。我对他们一家人,千方百计给予热情招待,每天变换花样做可口的饭菜,他的7岁小女儿,刚到我家,很不习惯,来京前带来的食品吃完了,京城的饭菜,她一口不吃,这可急坏我呀!没办法,想的办法给她做儿童食品,慢慢有进食的欲望……,在游览方面,我先后带他们全家,游览闻名中外的颐和园、乘地铁去天安门广场,到故宫博物院游览。在极为寒冷的天气,带他们全家,一饱万里长城的雄姿美景,全家人大饱眼福啊!我动脑子,到处借车,想尽办法,利用冬季,到延庆县龙庆峡去看看冰灯展。香港人,那见过冰天雪地的冰灯呢?当日晚上来到龙庆峡冰灯展区时,他们全家高兴极了,看的眼花缭乱,这种冰灯世界,闪耀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美不胜收,他们五口人赞不绝口,冰灯夜景非常漂亮迷人,真是欢乐美丽的夜晚。这次观冰灯,虽然“动作”很大,求人借车,但我心眼里感到让陈先生一家大饱眼福,我心中也充满安慰感!幸福感!
陈成祖先生是位十分讲义气的香港人。这次来京,还专门送我一块手表和贵重的金戒指一枚等礼物,至今我珍藏着…… 岁月悠悠,光阴似箭。又过三年,陈先生邀请我去他的故乡福建省南安市(县)去看一看,他在故乡承包了几十亩桂圆树,正在盛果期。1999年9月,我乘火车去厦门,沿路观赏了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特别火车经过三明市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火车到达厦门火车站,陈先生早在车站等候我,我俩乘汽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他的家乡南安县(村)。他的老家住房,修建在周围全部是稻田中,只留有一条进出家的路。福建是祖国的著名侨乡,据说家家有侨民,当地人很富有。是中国百强县市之一。房屋的建造也很特殊,虽然是瓦房,但房子不高,在房中间朝天空留有一个四方通风口。进门处还供奉着祖先神位……进屋感到很凉爽。在他的故乡,陈先生盛情招待我。特别用高压锅炖鹅肉,很香,我没吃过,使我大饱口福,记忆犹新呀!休息过后,陈先生用摩托车,带我到他的桂圆地去看一看。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大片的桂圆树。树栽种在一大块丘陵地带,一棵树挨着一棵,树上结满桂圆果。可巧,他顾的几位乡友,正在为他采摘桂圆果。我兴奋中也加入采摘的行列,看看装满一筐筐桂圆果,我为陈先生果树丰收表示热情的祝贺! 在交谈中,陈先生告诉我:桂圆亦称龙眼,是福建地区的特产。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其果球状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3—4月,果期8—9月成熟,喜温忌冻,是珍贵的营养品。经陈先生的介绍我加深了对桂圆的了解。桂圆可称的是药食同源的佳品。
我在陈先生家一晃住了9天时间。还抽出一天时间,特意带我去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市,观看了开元寺内石塔等古迹。塔身完全是用石料砌成的,很有历史价值,在内地是没见到过这样的石塔……
陈先生在交谈中,他透露约我来,想让我帮他推销桂圆果产品,我也诚肯的答复他。因我没有做过生意,再说北京人对桂圆这种水果销售量并不大,吃的人也不多,我说:“如果您租用大货车,将桂圆拉到北京,卖不出去,我将对不起你这位好朋友,不能冒然运到北京……”我的话语,他听后感到有道理,以后几天,再也没提及此事。我没有帮上他推销桂圆,心中感到很内疚。
陈先生对人十分友好,深感他是位大好人。虽然我没为他办成一件事儿,但他对我热情招待有加,专程送我到厦门,并带我游览厦门的著名鼓浪屿等旅游景点,真让我一饱眼福。厦门新型城市,高楼大厦全部是乳白色的,显的干净美观,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更使我没有想到的,陈先生提早为我买好飞机票,这是我第一次乘飞机,我得知后感动的流下幸福的眼泪。临别前,他还送我1千元,带有4位伟人头像的壹佰元人民币。现在这种人民币已不流通,我做为传家宝永远珍藏起来,做为我与陈先生友谊交往最好的象征。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香港挚友陈成祖先生……
香港对内地人来说,是神秘的东方明珠很有吸引力,很多内地人都想到香港去看看。我2001年3月,终于乘飞机到香港。百闻不如一见,香港真漂亮,是美丽的港口城市。见到陈成祖先生一家人很是亲热,此时,人生幸福感由然而生。陈先生邀请我俩到高档饭店就餐等的热情招待终生难忘啊!
珍贵的岁月,流逝的岁月,我与陈先生交往整整38个年头。现在相互安装了微信,交流更加方便。每逢春节时陈先生主动先与我通电话,听到陈先生称我“张大哥”时,我感动的泪花直流。我与陈先生交流的岁月是相互尊重,信任的岁月,是幸福的岁月,我这位80岁的耄耋老人,在首都北京,衷心祝福陈成祖先生全家,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祝大女儿琪珍在英国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祝两个宝贝孙儿,茁壮成长!
祝小女儿琪凌早生贵子!
祝陈成祖挚友晚年幸福!健康长寿!
祝世界金融中心香港,更加繁荣富强!香港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张安华,沙河市人。1942年12月出生,民办高小文化。1958年9月进工厂学徒。1961年8 月应征入伍,1963年11月入党,1972年10月转业回京。一生中发表上百篇“杂文”,为平凡的人生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