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身云雾见天池
文/江思恩
长白山天池于我,是一种情结。长白山天池,很多年,经常在我的梦中出现。
在梦中,一汪碧水,宛若仙女的一滴泪,挂在天与地之间,云雾萦绕,若隐若现,让长白山久久地感动,久久地不肯试去,摆在长白山之巅……
自秋至春,长白山常年积雪融化后,注入天池,终年盈满,水深不可测。天池孤悬天际,没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经年不息,流域颇广。凡流经之处,皆草木繁茂。传说池中潜伏着一条龙,天池水就是龙吐出来的水,因此天池又叫龙潭,天池水被奉为圣水。对长白山天池的向往,源于朋友们的叙说。多少人颓然而归,多少人恋恋不舍,多少人守候多日,都源自一睹天池芳容。不禁让我想起“犹抱琵琶半遮面”, 长白山天池自此便在我的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更像是一笔情债。
而今确实要登天池,偏偏天公不作美,飘起蒙蒙细雨来。在山上,雨是不预约就要落下来的,这会天气还好好的,一瞬间却又乌云蔽了苍穹,一阵细雨说来就来了。雨洒在了长白山上,也淋湿了我的心。天是灰的,心是沉的,别提有多失望了。到达上山越野车等候区,大地之上,浮起一层烟雾,苍茫茫一片。
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雨还在下。“今天,估计是看不到天池了。”导游站在冰凉的雨中,摇着脑袋,遗憾的对我们说,明摆着想制止众人登山。
“为什么看不到?”同行的旅友这样追问。
导游的眼睛盯上他,手慢慢举起来,指着天空,她说:“山下飘雨,山上起雾,视线不好。”她停顿了一下,“要不等明天天晴了再来?”
等天晴?听着这遥遥无期的“等”字,顿时响起了一片叹气声,我自己也是心凉了半截。
既来之,便登之,或许山顶乃另一番景象呢。我这样默默安慰着自己。我们继续等着车,更多的人涌了过来,黑压压一片。我听到众人在我周围议论纷纷。我看到有人脱离队伍,隔雾遥望,人生对于他们仿佛只是远看。
一辆车划了个漂亮的椭圆形,缓缓地停在我们跟前。从下车游客的脸上,我看到遗憾的表情,刚才我在进山门的时候,从出景区的游客脸上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表情。我的心情就像火山休眠后遗留的灰烬,变得和泥土一样冰凉。
我是最后一个上车的,坐在司机后面。在我看来,这个位置是最安全的,身边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上天池的路,可谓九转十八湾,全是发夹路。车以每小时六十公里的速度疾驰,我感觉自己像是被装在瓶子里,然后被人不停的摇晃。车急转弯时的离心力,把众人甩得东倒西歪。
突然,同车的一位女士大声嚷道:“师傅,能不能开慢点,吓死人了。”她的声音使我蓦然产生无比的恐惧。我又一次系紧身上的安全带,恨不得把自己同座椅捆成一体。司机转过头,轻描淡写地回答:“我是车队NO1,你们就放一百个心吧。”说完,他对我们得意的笑了起来,我们也故作镇定地笑了,似笑,又像哭。司机不再说话,他的目光从我们身上移开,望着正在来到的山路。
一路上,烟雾缭绕,是雾是烟,无法辨识。山,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被烟雾裹得严严实实。我们的车继续在秋天的山路上奔跑,树叶和树枝在我的眼前一闪一闪地过去了,我看到山上的桦树一层一层地铺展开去,我还看到几棵松树把根扎进石头缝隙里,我看到了高山苔原带,我看到了擦身而过的越野车。越是怕,就越想外看。
越往上,植被越少。走着走着,我又是骄傲,又是担心。骄傲我排了三个小时的队,终于在景区关门前坐上了车,且路已走了一半;担心山顶也是雾蒙蒙一片,竹篮打水一场空。
心还在跳,脚还在抖,车已停在一块空地上。山被火山剥削得只剩土色了,浮石遍地,当年奔腾的岩浆清晰可辨,一派苍凉肃杀的架势。我跳下车来,在寒风中向四处张望。我看见众人的身影在通往天池小路的护送下,很快进入沉沉的雾色,然后才起身登顶。
“太漂亮了!”“简单不可思议!”……听到众人兴奋的呼喊声,我知道,天池就在那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放下了。我三步并作两步,狂奔起来。爬到山顶的那一刻,雨竟然善解人意,收起了先前的铺张,在我到来的时候打住了。有点像两口子吵架拦嘴,来了远方客人马上收敛,笑脸相迎,生怕被人看出端倪,丢了自家颜面。我挤过人群,来到崖边。一汪碧蓝碧蓝的水,仿若一枚椭圆形碧玉,安静地躺在16座山峰的手心,毫无征兆地闯入眼帘。我贪婪的盯住它,眼睛久久没有移开。临山之巅,心沉湖底。天池心扉大敞着,我感觉自己的呼吸正在消失,我的心脏咚咚直跳。
天池好像是害羞的小姑娘,偶尔荡起几缕白云,遮住自己的脸庞。白云飘散,面纱撩开,湖面上倒映着周围的悬崖峭壁、倒映着蓝天,倒映着众人雀跃的心扉。有人说,所有天池一个样。是的,在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天池。然而,世界上没有一汪水是重复的,也没有一片景是可以替代的。
天池边,无奇峰,无亭台楼阁,无草木,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紫褐色的光秃秃的干山。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飞鸟的影子,没有虫声,连苔藓的痕迹都没有,只有鼎沸的人声。我沿着崖岩行走,从各个角度欣赏天池的美,好让天池在心底生根。站累了,择一方光滑的岩石,席地而坐。我抚摩了身下的石头,以及穿过指缝的山风,我要告诉它们,我不仅来过,还和它们对话过、亲近过……
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同伴的再三催促下,我才慢慢起身下山。下山时很不舍,但我还是下山了。下山的车早已在那伫候,我走到汽车旁边,伸出手抚摸了它,它浑身滚烫。它兴奋的趴在那里,我知道自己也是兴奋的。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那时候又开始下雨了。我闻到了一股火山石雨淋后的酸醋味,那气味像是鼻子里流出来的泪水。
汽车挟着细雨,送我到山脚。尽管逛了一天,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傍晚的头发,可我一点也不累。
一路无语离开长白山,回程的心沉重了许多。走出天池的端庄俊美,走到现实中来。路旁的桦树有鸟鸣婉转,我抬起头,想,应该是为我而欢唱吧。再回头,就见云雾又隐去了上山的路,隐回了历史的模样。
没有尝试,就不可能看到天池的容颜。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害怕失败。
作者简介:
江思恩,1984年生,笔名:子箫,籍赣居秦,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散文诗》、《延河》、《西安日报》等刊物。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