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水景致
文/郝洪喜
潍河,可爱的家乡河,常年流芳异彩,气象万千,是人们分享美景和采风观光的好去处。
近些年来,在有关部门和沿河村庄的精心装扮下,潍河,宛如一位身材修长的大美女,眉目越发清秀,着装日趋时尚而环保,看上去,非常惹人喜爱。
自从俺家迁至“裕泰祥公馆”居住,可爱的潍河,距离俺家近得就像是俺家的后花园。
啥时想去,抬脚就到。即便无暇前往,凭着十六层楼的高度,只要靠近北窗户一站,整个潍水景致便可尽收眼底。
不过,要想达到最佳观赏效果,还是直接走过去目睹为好。零距离接触,总比遥望看得真切而动情。
置身潍水怀抱,不仅可以体会到母亲河的温暖和舒畅,还会遇到诸多意想不到的特有风情与亮点。
潍河公园距离俺家最近,又是必经之路,故而,每次游览潍河,首先要看的总是潍河公园。
潍河公园,国家4A级风景区,是龙城人水和谐的标志性工程。既恢宏大气,又清秀靓丽,其游览观光指数,可与周边地区任何一处水利胜景相媲美。
潍河公园,分为入口广场、观光平台、名人园、凤凰广场、金谷平原和音乐喷泉广场六大景区,看点繁多,趣味浓厚,外观设计独具匠心而特色鲜明。
从全国各地移植而来的十多万株苗木,像是群英荟萃,大放异彩,使人开眼又开心。
矗立在半岛上的两个主体雕塑“潍水之灵”和“风帆之韵”,造型别具一格,令人开眼壮怀,思绪万千。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南北两岸的“龙塔”和“舜苑”,三者坐落在龙城潍水南北向的一条直线上,内涵博大精深,寓意高雅厚重。
潍河公园内,奇观妙景比比皆是。北端中部横树着一块巨石,上面刻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题词“留在诸城的足迹”。应该说,这是一座很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丰碑,铭记着当年青岛几百名知青在诸城的那段激情岁月和留在第二故乡的非凡足迹,前来观赏者无不为之大加赞叹和感怀至深。
潍河风光,四季因风光不一而各有千秋。不过,以我个人的感觉,还是秋天的潍水景致更胜一筹:此时天高云淡,水清气爽。所以,每年国庆节前后,我总是来的次数最多,浏览的时间也最长。
秋天的潍水,有波光粼粼的别样涟漪;别样涟漪里,散发着别样的清秋韵味;别样的秋之韵味里,总有享之不尽的爽心与悦目。
每每走进潍水之秋,每每使我心醉不已。醉意之下,总是默默祈求这满河圣水,多赐我一些美好秋色以饱眼福。
顺河而下,越过漂亮的法式建筑群“诸江帝王家园”、神圣而厚重的大舜苑、蔚为壮观的潍河斜拉桥和气势磅礴的掘村拦河大坝,生态环保的十里潍河湿地公园,便映入眼帘。
举目浏览,天上飞的,水里游的,皆为可爱的鸟类生灵。有白色的天鹅,灰色的野鸭,紫色的家燕,金色的黄莺……
毫无疑问,这里是鸟类最理想的天堂和乐园。望不到尽头的潍河湿地保护区里,散落着上千个翡翠般地由芦苇、绿蒲、野柳和其它花草组成的小岛。
一个个小岛,在我们凡人眼里不过是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而已,而在灵性十足的鸟儿们看来,却是它们休养生息的最美家园。
一对白鹭,像是刚从北方结伴而来的新婚连理,时而比翼起舞,时而同声歌唱,看来,它们对来这里度假表示非常满意。
几群野鸭,一看就是这里的“老居民”了。它们热恋故土,有空就领着自己的孩子,一会儿练飞翔,一会儿习游泳,玩得好不自在。馋得南下路过此地的紫燕黄莺飞来飞去不愿离开,唧唧喳喳,难舍难离。
岂止紫燕黄莺迷恋这地方,此时此刻,我的羡慕之心怕是比它们还要强烈。
每当这时,我在意念里就老想插翅欲飞,一翅子飞到小岛上,与野鸭白鹭一起,和睦相处,体味一番“世外桃源”般地环境与氛围。
观赏潍水,早晨、中午和傍晚各有看点,都挺好。但最有看头的,当属“旭日生辉”。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你会欣赏到不同风格的日出所辉映的那迷人的晨曦风采。
那桔红色的旭日,像是从胶州湾那地方升起,或托着浓重的雾气,或驾着燃烧的火云,透过众多树枝缝隙,边触摸潍水边往上空移动。
刹那间,将河面染成了红色的涟漪,并顺便把河堤上的所有花草树木都涂上了一层厚厚地千足金。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上立马泛起一道道波纹。一道道波纹里闪烁着耀眼的旭日光芒。恰在这个时候,一叶扁舟缓缓驶来,老道的舵手熟练地划水动作,看上去,就跟画上画的一样,那么富有美感,得体贴意,融入潍河大画卷。
最后来到潍河东岸被誉为“天然氧吧、古树王国”的刘墉栗园。堪称诸城钓鱼台国宾馆的刘墉栗园,万亩栗树遮天盖地,高处俯视,看到的是茵茵绿海,浪涛翻滚。
浩瀚栗园里,点缀着绿树掩映下的五星级酒店和潍水之战遗址、凤鸣坡、金沙滩、眺望台、情人岛、迎官道等旅游景点,为刘墉栗园增色不少。
青岛来的,济南来的,淄博来的,乃至五大洲来的高官名流和游客,当问及对这里的生活环境和食宿条件感觉怎么样时,他们无一例外地不是伸出大拇指,就是连声说“ok!ok!”。
游览诸城境内的潍河,不仅能领略到古朴典雅的自然景观之美,还能目睹到千姿百态的人文风物之奇。
美如画的潍水风光,怎么看,也像一幅诸城籍宫廷画师张择端新作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镶嵌于此。
作者简介:
郝洪喜,男,69岁,山东大学毕业,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退休干部。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和臧克家诗歌研究会副会长。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