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痴
文/魏传军
临城有个大厨,姓刘名一手,少言寡语,痴迷做鱼。他年少时极轻狂,心贼野,闯关东。
据传,刘一手闯关东,吃了暗亏,诓入匪窝;逼得为匪,窝在土匪马号里喂马。他初来咋到不懂得土匪的规矩——拜山门。因此,怠慢了马号的地头蛇,掌管马号的小头目告恶状,他险些被土匪撵入老林子喂狼,因善于烧菜逃过一劫在伙房打杂听差。
“东北王”张作霖,应吴俊升相邀前往做客。席间,上了一道大锅乱炖。张作霖吃了第一口,忙不迭又吃了第二口,他大叫一声:香。吴俊升和张作霖是八拜之交,他就把刘一手拱手让给张作霖做了他的私人“御厨”。刘一手如鱼得水,变着花样做菜,深得张作霖的赏识。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少帅接任掌管东北,张学良睿智,但也疑心。他信不过大帅身边的这一干听差打杂的,刘一手被遣散回了山东老家。
临城比邻微山湖,四鼻孔鲤鱼是微山湖的特产。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乘兴泛舟游览微山湖。
湖中,金色的鲤鱼绕着游船跃出丈把高,乾隆大惑不解。忽见湖面上飘来一叶小舟,乾隆的随从打住渔船问老渔夫,老渔夫观了一眼端坐在大船上的乾隆,惶恐地跪在船头上叩头。
乾隆更是疑惑地说,老人家,为何跪我?
老渔夫抹掉额头上的汗珠子,喘匀了一口气,壮了壮胆,说,这是鲤鱼跳龙门。
乾隆愕然,心里不由得暗暗地佩服老渔夫识人的眼力。
老渔夫指了指天空,说,此乃天机不可泄露。
老渔夫划着小船,隐没在荷花深处。
随行侍驾的御厨,按照老渔夫传授的方法烹制的四鼻鲤鱼,乾隆食之龙颜大悦,御赐四鼻鲤鱼为龙鱼。而后,微山湖的四鼻鲤鱼便闻名天下。这里的人为沾点龙气讨个好彩头,每逢宴客婚嫁必选四鼻鲤鱼待客。
四鼻鲤鱼的味道极其鲜美,老渔夫鳏居以船为家,百年之后做鱼的方法已失传,做出来的鱼汤里总是散发着一股鱼腥味。刘一手的父亲与老渔夫是刎颈之交,空闲时沽上酒,一上船便是三两天的光景。老渔夫有意把做鱼的门道传授给他,父亲只顾饮酒吃鱼,根本没把老渔夫的话放在心上。老渔夫作古后,父亲恼恨自己绝食七日而亡。虽说父亲没得到老渔夫的真传,刘一手从父亲的只言片语中还是悟出了一些做鱼的诀窍。
在临城老街,他开了一招鲜鱼馆自己掌勺当大厨,四面八方的食客慕名而来,鱼馆的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鱼,是一招鲜鱼馆的主打菜。像什么一鱼三吃,清蒸红烧糖醋……只要食客能想到的吃法,刘一手就能做出来。吃鱼,贵在汤鲜肉嫩口味地道纯正,食之后打嗝不泛起腥味。
刘一手尚未娶妻,鱼馆打了烊他就住在后院。院子里,安置着几口大水缸里喂养着四鼻鲤鱼。做鱼用的水,取得是四鼻鲤鱼原生长地湖心流动着的活水。再兑上他熬制的佐料汤,先让鱼喝进去,滋养着五脏六腑,待鱼排空了肠道,彻底清理干净体内的垃圾,这时鱼的肚子里喝足了佐料汤入了味。所用的食材都是就地取材比如:野生的山花椒、山姜等等。这些食材都是大自然生长的植物,吸附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本身色香味俱全。在太阳没升起来之前,他上山精选食材,在挖这些食材的时候,叶脉上还晃动着晨露。用泉水洗净趁着新鲜嫩加工这些食材,不用刀切,用石臼石锤捣碎,再用砂锅煮果木树烧火熬汁,保持了原汁原味。燃烧果木树释放出来的热气熏香了厨房,刘一手心情愉悦,用心做菜。还有根据鱼的种类习性和生长期,是武火急烹,还是文火慢炖,他都了然于胸。一般的大厨,不谙此道,烧制出来的鲤鱼当然有鱼腥味了。
临城的地痞余庭秀,眼馋刘一手的鱼馆,仰仗日本人得到了鱼馆又怕日后落下骂名。恰逢日本人五十大寿,余庭秀心生一计,在日军宪兵队长松尾面前,夸赞刘一手的厨艺。
松尾听着余庭秀大摆龙门阵,不知不觉之中涎水从嘴角流了出来。余庭秀暗暗得意,他觉得火烧的恰到好处了,余庭秀点了两道菜:爆炒龙须、清蒸雀舌。
这两道菜,是余庭秀信口雌黄随口杜撰而来的菜名,刘一手想都没想过这两道菜,当时他脑子“嗡”的一声就懵了。
寿宴一天天的逼近,他还没琢磨出爆炒龙须和清蒸雀舌。刘一手明知道,余庭秀设计害他,本想一走了之,但又心有不甘。他端着一把红泥小壶,趴在水缸前呆愣半天,四鼻鲤鱼欢畅地游来游去,有一尾鲤鱼竟然对着他俏皮地翘起了胡须。刘一手感觉很奇怪,他走了神,红泥小壶从手里一下子滑落跌入水中,噗通!溅了一鼻子一脸的水,他抹了一把,恍然大悟竟然抹出了主张。
这天一早,余庭秀贴在松尾的屁股后面狐假虎威地走到一招鲜鱼馆。他本想刁难刘一手让他知难而退,好趁火打劫名正言顺地当鱼馆的甩手掌柜。没料到,刘一手是个倔种坯子软硬不吃。
上菜。余庭秀喊了一嗓子。
余庭秀和松尾端坐在椅子上,等着看刘一手出丑。他不慌不忙地,用红漆托盘端着两个盘子放在桌子上。余庭秀瞪大眼睛观看,说,这是什么菜?我点的可是爆炒龙须、清蒸雀舌。
对,这就是爆炒龙须、清蒸雀舌呀!
你,糊弄鬼呢?
嗯!松尾瞪视着余庭秀,余庭秀顿觉失口,朝松尾陪着笑,打了自己的巴掌。
爆炒龙须,是用龙鱼(四鼻鲤鱼)的胡须爆炒而成。清蒸雀舌,是用上好的雀舌茶清蒸而成。
刘一手说,各位,还要点什么菜尽管吩咐。
余庭秀百口难辩呆傻了一般,哑口无言。
吆西!吆西!……松尾嘴里不停地说着吆西,搓着双手,半张开嘴巴,急不可耐笨拙地抄起筷子就搛菜。
凭着小聪明躲过一劫。刘一手心里明了,余庭秀不会轻易放过他的。恼羞成怒的余庭秀,夜里带着一帮地痞摸进了鱼馆,鱼馆已人去楼空。
作者简介:
魏传军,山东枣庄。《齐鲁文学》、《精短小说》、《当代小说》发表文学作品。《漏网之鱼》在首届中国、潇湘法制微小说全国征文中获得优秀奖。《抓药》被收入中国梦、乡村美“赵树理”杯全国乡土文学作品征文优秀作品集。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