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块银元
文/崔忠华
上世纪三十年代,冬至这天,天气似乎就是要和穷人过不去,冷的出奇,凛冽的寒风努力地从窗纸的缝隙间钻进屋内肆虐。病床上的老爷爷使劲的喘着,喉咙里发出“吼——吼——”的声音,不时地斜卧起来剧烈的咳嗽,好像痰液永远也咳不出来。老奶奶抱着一岁半大的二闺女坐在病榻前,伤心的看着老爷爷,为老爷爷轻轻地捶着后背。只有十岁的爷爷和二爷爷、大姑奶奶围在老爷爷身边偷偷的抹着眼泪啜涕。
老奶奶实在看不得老爷爷病痛的样子,她抱起二姑奶奶推开屋门钻进了彻骨的寒风里,在家族长那里把家中最后一亩半地中的一亩卖掉了,然后又到药铺抓了一些治疗哮喘的药。老爷爷似乎明白老奶奶要去做什么,在老奶奶抱着孩子冲出去的时候,他伸出手来无力地在空中抓了几抓,然后又猛烈的咳嗽了几声,头便耷拉到了床边。家里一共有二亩半地,一亩地能卖五十块大洋,再卖掉这一亩地,为老爷爷治病已经用了一百块银元了。老爷爷知道,一旦他“走”了,老奶奶领着四个孩子,依仗着家里仅剩的半亩地无法生活!酸苦的泪水又从老爷爷的眼角里爬了出来。
老爷爷还有一个弟弟,也就是我的老二爷爷,他身材魁梧,脾气爆烈,整天在村子里横冲直闯,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正是由于这种脾气性格媳妇离开了他,光棍一人的老二爷爷更是肆无忌惮的闹事,老爷爷不知为老二爷爷给别人说了多少好话,操了多少心。这一天,老二爷爷喝醉了酒,又提着大铡刀片上街寻事去了。家族长早就恨透了老二爷爷,他召集了家族中的十几个年轻人,手持木棍,劈头盖脸的砸在老二爷爷身上。老二爷爷膀大腰圆,虎背熊腰,一般三五个人根本就近不得他身,这次人太多了,他终于寡不敌众,被他们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家族长命令年轻人将老二爷爷绑在废弃老宅后园子的大椿树上,并发话说:“谁要敢给他松绑,同他一样,乱棍打死!”
那时家族长的话如同圣旨,打死人不偿命谁也不敢违抗,其实家族长是欺负我们家老弱病残,家中无人。毕竟是爷爷的亲叔,年幼的爷爷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夜黑偷偷爬过后园子的院墙,给老二爷爷送去了一些吃的,但是没过两天,又冷又饿,又伤又痛的老二爷爷就死了。老爷爷听说这件事后,病情加重了,按照迷信的说法,家里不能有孤坟,老爷爷就让老奶奶用卖地的钱,给老二爷爷娶了阴亲。
终于熬过了年关,有一天,老爷爷的病突然好了许多,也不那么气喘了,他高兴的和家人说,开春后待他病好了就出去做活,挣上一百块钱,再把卖出去的地赎回来,也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老爷爷说完喝了一口水,不知是被水呛了还是什么其他原因,他突然猛地咳嗽起来,然后又喘了几口大气撒手人寰了。老奶奶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的脸颊上滚落下来,眼见着老爷爷的病就好了,人怎么就会没了呢!人们都说那是老爷爷回光返照。爷爷兄妹几个嚎啕大哭,这么小的年龄就成了孤儿,老奶奶伤心过度昏死了过去,好歹被人们抢救过来,老奶奶咬着牙忍住伤心的泪水,抱着小闺女,领着年幼的爷爷兄妹几个到家族长家请示忙丧出殡。
家族长看着老奶奶孤儿寡母几人说:“要忙丧出殡,你们有钱吗?”老奶奶说:“没有钱了,一亩地只卖了五十块大洋,看病抓药,给孩子他叔娶阴亲都用完了。”家族长更加趾高气扬的说:“着啊!没有钱出的哪门子殡,入得哪门子祖坟,先找个地方丘起来(在地面上修一间小屋,把棺材放到里面,再把门封上),等你们有钱了,能管得起族人们饭再出殡吧!”没有办法的老奶奶只好给老爷爷买了一口薄皮棺材,寒风中请人把老爷爷丘在了村东头我家麦场的东北角。爷爷说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挣上一百块银元,给老爷爷出殡,要把卖出去的二亩地给赎回来。家里只有半亩地,孩子又多,日子过得很苦,老奶奶养不起,爷爷经常领着二爷爷外出要饭。后来老奶奶托人找关系把爷爷送出去当学徒,一来家里少了一张吃饭的嘴,二来给爷爷找个活路,三来学成了也好挣钱养家。
十二岁爷爷去了北京的一个车行做学徒,端屎端尿侍候师傅三年。好在师傅慈眉善目心地善良,心痛爷爷年幼丧父家境困难,每到城里有婚丧嫁娶之事,就让爷爷提着车行里的汽灯出差,那时电灯很少,汽灯是夜晚最明亮的照明工具。主人家见爷爷乖巧伶俐,帅气可爱,一宿就给爷爷两角钱。爷爷花二分钱买一斤点心,躲在墙角里吃,不会给主人加添乱,剩余的钱爷爷就会自己存起来,攒够两块钱就托人带到家里,帮助老奶奶养家。老奶奶在家里带着几个孩子省吃俭用,能少花就少花,尽可能的把钱存起来,攒足了给老爷爷出殡。
爷爷聪明伶俐勤学好问,三年后就出师了,几年后便带了徒弟,车行里的生意还可以,爷爷终于攒足了一百块银元,能回家赎地出殡了。爷爷将银元缝进了布袋围在腰间,伙同老乡一同乘坐马车从北京回家。路途经过河北“大洼”,“大洼”一带荒无人烟,时有强盗出没。爷爷他们几个走到一个灌木丛生的地方,隐隐约约看到远处乱坟岗里有人影晃动,应该是强盗,爷爷他们吓得后背发凉不敢再往前行了,眼见得天就要黑了,天黑下来强盗们就要动手。焦急时刻,忽然听到后面有骡马铃声,待到车辆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伙打把势卖艺的。爷爷非常高兴的和他们一起通过了这个凶险地带。回家后给老爷爷出了殡,让老爷爷入土为安,又把卖出去的二亩地赎了回来,村里的人都夸爷爷有本事,年纪青青的办了这么大的事。
解放后,爷爷说如果在新社会老爷爷不会死的这么早,老二爷爷也不会被人打死,共产党给换了新天地,再也不会有这些不公和苦难。是啊!如果爷爷能活到现在,他会更高兴的,现在有医疗保险,看病不花钱,社会康宁生活幸福,再不会为一百块钱的事发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大爱无边,我们不会忘记过去的目的是更好地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作者简介:
崔忠华,男,毕业于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高级教师,山东省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夜深人静时喜欢思考,善于怀旧。作品散见于《宁津报》、《劳动午报》、《青岛早报》、《语文周报》、《河北法制报》、《北方农村报》、《德州晚报》、《市场星报》、《南方法治报》等报刊。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