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捡芝麻
文/张文秀
1972年7月19日,张三因为多看了镇长的老婆一眼,就被下放到第五生产队进行劳动改造。
那天,张三与镇长的老婆在蝙蝠大街擦肩而过时,顺便看了那女人一眼就立刻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如此奇丑无比的女人。张三怀疑自己看错了,马上又转身追上镇长的老婆,制造了与她第二次擦肩而过的机会,看了女人第二眼,证明第一眼的感觉是准确无误的。镇长的老婆已经丑得不成样子了,她的脸简直就是歪在一边的。
镇长老婆是捂着脸哭着跑回家的。她涕泪纵横地向镇长哭诉,说从未有男人敢看她第二眼,张三是破天荒的第一人,简直是色胆包天,居然敢对镇长的老婆动歪脑筋。她哭道:“我没脸见人了!”那个委屈劲儿,仿佛被无缘无故地强奸了一千遍似的。就凭这一点,镇长决定将张三下放劳改。
张三来到第五生产队队部,生产队长一句话也不说,他翻出一面放大镜交给张三。张三很纳闷,他不知道放大镜是干什么用的。他刚想问队长,发现队长已经扭头走出队部,只好跟着走了出来。
张三被带到一片庄稼地里,发现地里趴满了男女老少。他们都卧倒在地一边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边匍匐前进。张三大吃一惊,他问队长:“干什么?他们在干什么?”队长终于开了口:“捡芝麻,他们在捡芝麻。你也要捡芝麻,就这样!”张三不解地问:“捡芝麻干什么?芝麻那么小,有什么好捡的?”队长说:“镇长说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小处着手,干的活越细小越说明我们的管理越精细,就这样!”队长说完掏出放大镜立刻扑到在地。张三只好跟着卧倒。
张三开始捡芝麻,半天功夫,他居然捡到好几粒芝麻。
张三累得腰酸背痛手脚冰凉眼花缭乱。他直起身子放松时,发现隔壁的西瓜田里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忙碌着将又大又圆的西瓜向一辆车上搬。
张三立刻精神紧张,他赶紧卧倒在地,悄声问一位拿着特号放大镜戴着老花镜的大爷:“西瓜地里有几个人,形迹可疑。”老人狠狠地白了他一眼,避瘟疫般手脚并用飞速爬远了。
张三又问一位几乎将脸贴在地面的中年男子,他不是在找芝麻而在用鼻子闻。张三凑过去小心地问:“西瓜地里有几个人,形迹可疑。”中年男头也不抬,闷声说:“你只管捡芝麻,别的什么都不要管。”
张三很茫然,看见形迹可疑的人搞破坏却不让管,这是什么逻辑?
他看见旁边有一位丰满的少妇,少妇的胸部简直太丰满了,卧倒在地的她胸部几乎刮到了地面。张三移到少妇身边,少妇立刻用手将捂住衣领警觉地看着他。张三红着脸悄声说:“西瓜地里有几个人形迹可疑,他们为什么不捡芝麻?”少妇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将嘴凑到张三的耳边说:“那几个人是偷西瓜的。”张三立刻失声尖叫:“什么?偷西瓜,怎么可以?”
他立刻找到队长,报告说:“队长,有人不捡芝麻偷西瓜。”队长用异样的眼光审视着他,说:“你是来捡芝麻的,不是来看西瓜的。” 张三不安地说:“可是确实有人在偷西瓜呀!”队长严肃地说:“我最讨厌不安心工作的人。你记住,我们当前的任务是捡芝麻,你只管捡芝麻就行,哪有那么多事?就这样!”
张三闷头捡芝麻。
本轮劳动改造,第五生产队共捡拾芝麻一斤八两,获得上级的高度表扬。
据说,队里种的两公顷西瓜被偷了个精光。
张三的的确确只多看了镇长的老婆一眼,真的。
作者简介:
张文秀,男,1972年7月出生于吉林省一偏远乡村,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高中时期开始陆续有作品发表于《中学生博览》杂志,现为鞍山诗协会员,爱好文学、体育、花草。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