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寄语:怀念逝去的亲人,如同在看似愈合的伤疤上再划条口子,鲜血定会喷涌;但是,即使如此,我也愿意舔着伤口回忆,因为虽痛犹暖;而只要逝者还存活于我们的回忆中,他们就没有永远离开。
思 母 寄 怀
东方慧
虽已年过古稀
仍像孩童一般
无时不在回想和眷恋
人一生最难忘
最独特的那份爱
每每想起
都觉得那么那么温暖
那份爱
让我吸食着人间最珍贵的甘甜
让我顺利度过肌荒年
让我在寒冬里裹上厚棉
那份爱
时时刻刻
都滋养着我的成长
那份爱
月月岁岁
都牵挂着我的幸福与安全
那份爱
终结在了二十四年前的冬寒
从此,我的思念
日日夜夜连绵不断
今又冬寒
北风呼啸在窗前
片片黄叶飞旋
枝头挺留的寒英更显孤单
天快黑了下来
我的思念
又像无限长的风筝
随着我的心我的眼
向着家的方向
飞过田野飞过千山
冥思中
纸钱燃起
托缕缕青烟
把我的痛与泪
把我的思念
把我的祝愿
送上天堂
送到母亲的身边

2022年12月20日
壬寅冬月二十七日 纪 念 母 亲
东方慧
母亲享年八十五
如若在世百零九
出生枯冬在贫窟
旧世哪敢言幸福
母会女红会织布
四十岁前无棉裤
克勤克俭持家务
倾尽慈爱把儿抚
母不识文一盲妇
谆谆育儿从不疏
正身立标不马虎
教女亦要有坚骨
母历千辛和万苦
日子终有好盼头
年迈无能把儿助
温言暖心于深处
母恩似海心有录
每逢诞日寄情抒
祭送纸钱和衣服
愿母天堂日富足
2022年壬寅深冬

老来习文欢
东方慧
时逢好华年
夕年享轻闲
老来习文欢
酷爱词义辨
暮年何名贪
素无一分钱
但求雅趣添
心悦体康健
时常书为伴
长江文学看
名师文友汇
乐学润笔端
鬓霜老花眼
激情乃未减
丹心热血献
赞歌谱新篇
2022年12月11日

又 过 丘 岗
东方慧
砾沙每次从她的第二故乡——湖北东方化学工业公司回来,总要津津乐道地给我分享她的所闻,常常还会道出她小时候的一些故事,这次也是一样。
那天刚出市区,太阳就迅速滑下了西边的山体。砾沙乘车迎着夕霞,一路向着西南,司机轻车熟路,加大马力行驶在回乡的路上。
砾沙多次辗转回乡,都是选在下午或是头晌,这么晚行在回乡的路上还是第一次。一个小时后,车身轻轻一跃,便驶上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长岗。长岗以西是横贯南北、绵延起伏的荊山山脉,长岗以东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原来的长岗坡又徒又长,是砾沙小时候拉车铆足了劲才能爬得上的坡坡,她隔窗回望,小时候生活的老镇远远甩在身后,被暮色掩盖渐渐没有踪影。
岗上早已换了模样,柏油路两旁整齐地聶立着一栋栋新式楼房,象卫士一样站姿的太阳能照明灯分立路旁,间隔极为规范。花坛植物葱笼,路边树木成荫,汽车在景观中前行。不知不觉到了东方路口,这里的标识格外醒目,汽车左转行驶在与山脉平行的一条宽阔的柏油公路上。只见前面一片瓦亮的灯光分布在公路两旁,灯光衬托下一座座现代化厂房,十分壮观,一条条柏油路与公路垂直相接,将厂房与厂房隔开。天色完全暗了下来,砾沙仍像往日路过一样,习惯性的朝东岗眺望。丘岗上的往事与旧貌,还有那幽幽闪动的一大片光亮最令她难忘。
欲上南山必过岗/一条土路岗中央/岇岇坳坳坡坡长/寒天滴汗湿衣裳/无有树木和村庄/偶有远乡来开荒/脊贫地薄难出粮/哪有鸟语和花香/坟茔白骨遍丘岗/招来老鹰和财狼/阳落暮帐野苍苍/壮汉未免心慌慌/。这就是丘岗五六十年代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岗北仅有一座孤落的粮库,两座水库一北一南苍白地镶在岗上,没有良田和柳杨,路边荒冢(当地人叫“梦”)的传说一箩筐。每次路过,传说中“梦”里的小女孩仅靠两小袋饼干和一盏油灯陪葬,饼完命尽的情景令砾沙又怜又悸,且一遍遍在脑海回放。
老镇上人多地少,五六十年代为了解决温饱,周围的几个生产队曾经到岗上开荒,人们清早出发,太阳下山收工回家,岗上没有人家,开荒人一走即刻寂静得可怕。每逢播种和收获的时节,半大的孩子也会跟着大人到岗上放牛和拾粮。当年那群青年男女抢种抢收的吆喝声,嘻笑声,仿佛还在那片岗上回响。
丘岗上留下砾沙小时候的岁月沧桑,也留着砾沙一家人度过生活难关的希望。那年,砾沙的父亲因腿疾瘫痪,失去劳作能力,家里缺衣少食无柴烧,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不满十三岁的砾沙天不亮就起床,带上母亲准备的干粮,用板车拉上还不能行走的父亲,到岗上割草割蒿。天虽已大亮,但无来人,草嵩上仍挂满了露珠,砾沙的鞋裤很快被打湿。父亲没有能力择地入镰,也不能灵活避开露水,只能就近席地而坐,将身边的草蒿棘刺全部收入镰刀。而砾沙却常常一峁一坳地转悠着选择茂密的草蒿,直起腰来休息的那一片刻,她最爱站在高岗上向东边的平畴远望,观看太阳从远处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当阳光洒满大地,露水很快就蒸发了,烤在身上脸上的阳光越来越有了火辣劲儿。父亲身后留下一小堆一小堆的棘刺草蒿。他腿上的露水还未全干,上衣又被汗水浸湿,紧贴了后背。丘岗没有可乘凉的大树,在离父亲最近处找一株半高的青棵便是午餐小憩的地方。
砾沙下午基本不用动镰割草,只在父亲后边收集打捆,再一梱一梱背到土路上装入板车,紧上绳子,父亲便抓绳坐在草蒿上,砾沙拉着回家。有一天因出门较晚,天黑了才装好车赶路,路上早已没了行人,四处格外宁静。砾沙吃力地拉着板车,只有自已急促的喘息声和车轮的吱吱声。陡陡的坡路,砾沙走着s型线往上爬,心急且恐惧的她,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裳,千万不能让板车溜坡,只有咬乐一鼓作气爬上坡后才能歇歇脚,攒攒力气,可不能让车上的父亲出现意外情况。
到达坡顶,回望岗南水库的南岸,有无数个小火光在不停闪动,砾沙紧张害怕的心顿时放松。她高兴地指着那片闪动的光跟父亲说,不用害怕了,那里还有好多人打着手电呢。砾沙问父亲,这么晚了那些人还在那里做什么?父亲没有直接回答她,只是对她说,歇好了就快走。又爬过一段悠悠上坡路,再拐过一个弯就快要到襄宜公路路口了,遇到姐姐来接砾沙和父亲。远远的,那片光还在闪动,砾沙指给姐姐看,姐姐也不说话,快速接过车把急行。砾沙在后边推车,父女三人默不作声只管赶路,直到下了长岗,姐姐才开始蛮怨砾沙,怎么弄这么晚,并告诉她,刚才看到的是一片鬼火,会迷人的。吓得砾沙冷汗直冒,飞快地跑到车前。只到成年以后,砾沙才知道了对那片鬼火的科学解释。解放前因为战乱,那里死了很多人,后来又作为行刑的法场,岗上白骨随处可见,夜晚发出磷光就不足为奇了。
也许是深受父亲带疾劳作、母亲内外奔波支撑家庭生活的影响,少年时期的砾沙就开始替母亲承担家务,洗衣做饭,挑水拾柴。遇有不割草的日子,邀上伙伴去岗上扯些腾蔓回家,让不能行走的父亲编织草帽胎心,母亲拿到街上卖些小钱接济生活。砾沙样样都做得那么主动和投入,忙碌劳累的生活从不抱怨,也没有丝毫的怠惰。在她看来,虽没有太多的欢乐,也没觉得有多苦累,因为她心里一直有一个希望,就是父亲早点恢复健康,日子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希望犹如攀爬的梯子,也是给人力量的源泉。没有钱医治,砾沙的母亲坚持亲自为父亲汗蒸,几年如一日,硬是让父亲站了起来。父亲的康复大大促进了家庭环境的改善,再赶上改革开放的机遇,家里的日子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汽车驶过丘岗,在越过焦枝铁路桥后,一条刚修的柏油新路闪入眼眸,打断了砾沙的回想。她不明白,怎么又新修一条平行公路?同车人告诉她,刚才走的是工业园内路,如果你下次再回来,可能就要走这条工业园外环的新路了。新路北与宜城火车站、雷河新镇直线相接,新路南与大堰火车站、大堰镇直线相连,这一片全划为工业园区。工业园穿镇而过,占岗建企,傍铁路、山脉而发展,东有蛮河、古长渠、汉江,西有荊山不竭的山泉水秀。据说这是襄阳市统一规划,从优化城市环境、振兴乡村、推进全域美丽建设所考虑,一张蓝图画到底,让城市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人烟稀少、土地贫脊的丘岗得到充分利用,真是妙策。几经改道后的公路弯弯坡坡减少了许多,直接缩短了人们与市区的心理距离。柏油马路纵横交错,一派现代气息。具有一定规模的电站早已落成,两镇之间已有多家企业落地发展。山区和工业园区边陲的村民已陆续搬迁至雷河新镇、老镇新建的小区居住。
砾沙一路行,一路想,一路看,一路听,生怕遗失了那些宝贵的见闻。看到它的变化,内心已是感概万千。
看到砾沙兴奋不已的样子,再听她娓娓道来的故事,我好像身临其境,也看到了那里日新月异的新气象。我相信,只要按照中囯式现代化的道路行而不辍,不久的将来,那片岗会变得更加的美丽富饶。

第一责任人
东方慧
大疫三年国护民,
重创新冠伤众身。
毒株变异减毒性,
最佳时程作调整。
尤喜终能出“役”门,
但阙妖魔不死心。
长久挠民心惊魂,
街巷市场少人行。
解封不是要躺平,
全民皆为责任人。
出门严防须谨慎,
莫让毒疫滥入浸。
再战抗疫新征程,
同仇敌忾斩毒根。
第一责任赋使命,
人民战争终能赢。
2022年12月10日
相 遇 华 年
东方慧
难忘八万山
相遇在华年
青春虽短暂
同留风景线
别离隔山川
几度萦梦间
今生夕年至
幸有网络牵
越万水千山
再续今生缘
当年岁月影
追忆绪千千
天天能相伴
万象可洞见
欣逢好时光
珍惜晚年欢
2022年12月9日

庭 院 冬 景
东方慧
羊行我宅推窗望
冬日明媚照万巷
枫红菊黄俏浓妆
杏叶默默铺温床
2022年12月17日

吕传慧,网名: 东方慧。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国企退休。热爱生活,具有创作热情,积极传递正能量,在本厂报刊、襄阳市军工专刊、百步亭文学、长江文学东亭创作中心均发表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