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一代,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两汉的坚实基础,隋唐的宏大规模,转变为中国文化的稳定结构。宋朝文化精雅中正,本色而自然,趋于历朝极致。它代表着古代中华文明的高度,也体现出一个古老民族的深刻底蕴,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集中显现。

11月26日下午和11月27日上午,著名作家、编剧蒋胜男做客台州市图书馆和路桥区图书馆,作《从“天圣令”看宋韵文化》的讲座。她与读者分享了自己作品中的宋韵文化元素,及其背后的历史选择,并探讨了宋韵文化的品牌价值等。台传媒记者摘录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多一个选择
一讲到宋韵文化,大家或许会想到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宋徽宗的《瑞鹤图》等,还有宋朝雅文化的精美与俗文化的市井并存,以及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等。
两宋文化成就的取得,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宋朝相对宽松、包容的文化政策有关。相比其他历史时期,宋代帝王总体善待文人,这始于宋太祖的文治取向,以及他对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他推行的“偃武修文”政策,与财富增长、书籍传播、教育普及和科举等一道,不仅受到民间老百姓的重视,还为社会发展和文化创造提供了条件。
宋韵文化的特色,是在什么样的历史原因下形成的呢?我们思考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
我认为,我们学宋韵文化,不止是要学怎么烹茶,走走秀和摆摆谱。而是要让人真真切切地看到,在所有文化背后都是历史,所有经济、政治和军事,甚至是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这是《天圣令》这本书的创作背景!为何这个故事发生在宋朝,书名叫《天圣令》,刘娥是个什么样的女人?这大概是每一个打开《天圣令》这本书的读者,对我所创作的故事背景,以及选人角度的最初疑惑吧!
过去,一些作家习惯于这样的历史书写:写大一统王朝背景下的皇权争斗、清官反腐、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权力博弈,还有官场的明争暗斗。这个类型虽然出了许多精品,但也容易导致历史小说创作的模式化。作为亲身经历改革开放的一代人,作为处在网络地球村概念里的一代人,大一统时代之下权力内卷化的历史小说,我们看得太多了。我们向书中寻找的,其实是时代的困惑。过去“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是否还可以有另一种表述方式存在呢?
我们能否向历史叩问,我们的前人,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他们是如何处理的?我们是否想看到另一种类型的历史小说,是否想知道在某个“大变局”面前,身处其中的人会怎么想,在他们当时的环境中,又该如何选择?
我认为,当人类站在历史和命运的十字路口时,即使是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人,或许一时都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而研读者能提供的,是给这个世界更多的案例和解读方式,并提供给下一个十字路口的人们选择。
宋韵之美

历史长篇小说《天圣令》,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我写的这本新书,说的是大宋初年,孤女刘娥逃难到京城,与还是皇子的宋真宗赵恒(原名元休、元侃)产生爱情的感人故事。然而这段地位悬殊的感情,令刘娥吃尽了苦头,并经历了几番死生。刘娥在吴越王之子钱惟演的帮助下,辅佐真宗登上了皇位,然后开创了“咸平之治”。真宗病逝后,军国大事全部托于刘娥执掌。刘娥借群臣宗室互争登顶,一清朝政,颁布了《天圣令》,并充分展现了女政治家的才能与风采。面对群臣忧心她将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刘娥当众焚毁《武后临朝图》,拒绝称帝。她身穿龙袍,祭庙告天,表示自己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全书书写了政治女性刘娥跌宕起伏的情感生涯和积极正面的政治作为,着重描绘了北宋初年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的政治人文历史风貌。展现了宋朝从建国之初的纷争离乱,到经历内部皇位之争、南北融合,再到建制定法、走向经济繁荣、百姓安乐的大时代故事。
“天圣”是女主角刘娥执政时代的年号,她建议用宋代令典《天圣令》,这也是本书起名的由来。我认为写一部历史小说,肯定是在写作中,就要有自己的思路,同样也要把小说写得好看。

在《天圣令》这本书中,我重现了刘娥的传奇一生,并将她的一生,比作一艘历史的航船,真实反应和折射那个时代。宋朝的军事力量与战场表现,虽不如汉唐强盛时那般令人瞩目,但也谈不上“积弱”。更何况,经研究表明:宋朝财富之多,堪称历朝之冠。不管是从政府的岁入总量、国家的铸币数量、国民收入水平,还是从国家财税的结构、城市化的程度、海外贸易的发达与否等角度来看,均显示宋代经济水平处于中国历史最高峰。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横向上也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刘娥作为武则天之外,另一个穿上龙袍的女人,她在女性领导者中,也是特别的。她不按照传统内斗逻辑而生存,是因为她亲身经历了战乱和流民之苦,有感于民生之多艰,这也深深影响了真宗的政治决策。从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到宋真宗的“以和气召天下”,直至刘娥的“不杀一人”。这些主政者思维方式的延续,是宋代以和平促发展,民生繁荣而取得最终胜利的必要条件。而刘娥得以让真宗交托国事,不仅仅是因为对爱人的信任,而是真宗时代面临着太宗留下的土地兼并难题,以及全国的税收结构困境等。太宗用战争暂时掩盖了这些问题,而真宗则被迫直面制度改革,他改革吏治,且启用了南方官员。他在不利形势下,北伐辽国,并在意识到战争只会助长军阀的产生时,最终果断作出以“和平带来繁荣”这一决定。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唐灭之后,已经有百年无稳定的君王社会现状。真宗面对的不仅是经济难题,而是如何让一个大宋政权,不至于重蹈五代时期三世而亡的老路。如何让百姓心中,重新意识到一个稳固而和平发展的政权已经到来。因为这些思考,才有了宋朝之后的经济繁荣,有了独特的“宋代美学”和辽的“中国之称”。而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也为宋辽的关系,打开了全新格局。《澶渊之盟》的达成,提供了“修昔底德陷阱”的完美解决方案。它带给了世界120年的和平。自此,辽走向了兴盛,宋走向了王朝的延续和文化的繁荣。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宋代的历史经验,对当下甚至未来的政治格局,依旧有着良好的启迪作用。
我们理解的宋韵文化,特指两宋文化中优秀的文明元素、内在精神和传延至今的文化价值。大致可以包括日常生活领域的物质之韵、生产技术领域的匠心之韵、社会运行领域的秩序之韵、发现文明领域的智识之韵、学术思想领域的思辨之韵,还有文学艺术领域的审美之韵。林林总总,凡此等等,以思想、制度、经济、社会、百姓生活、文学、艺术、建筑、宗教和科技等多种形态呈现,且汇聚成斑斓多姿的文化韵致。这也是新时代文化台州建设的重要历史资源。
来源:台州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