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刘克勤,男,汉族,出生农家茅舍,军旅磨炼20余载,湖南省作协会员。坚持业余码字30多年来,先后在国内各级媒体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出版个人专著《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3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有感而发,即兴成文,既不浪费读者太多的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宁古塔作家》签约作家。

大红袍(小小说)
作者 / 刘克勤
这天,肖斌突然接到大学同学郭文勇的电话,郭在电话里欣喜地告诉他,自己当了多年的“副县长”终于由副转正了,现主政一方,办事似乎比以前方便些,欢迎肖斌偕夫人来玩。
挂了电话,肖斌告诉妻子:郭文勇工作在南方那个依山临海的小县,也算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大学四年,他们是上下铺兄弟,属相处得最好的一对了。毕业后他选择从政,从乡镇一般干部干起,在副县长位置上几经磨练才有了今天。
“怎么样?既然人家发出了邀请,我们还是去打个转吧。刚好今年的年休假都没休呢。”肖斌征询妻子的意见。
“去就去吧,我明天也对单位说说。”说起旅游,妻子愉快地接受了。
下高铁,上大巴,一路风尘,马不停蹄,抵达那座海滨县城已是黄昏时分。
入住洗漱后,郭文勇已在宾馆附近的海味店安排了一家接风小雅间。没请外人,只有他们两家四个。桌上摆的全是清一色的“水货”食材,有的肖斌能叫出名字,有的他根本没见过,只能靠老同学手把手地演示着怎么剥、怎么蘸、怎么吃。
酒足饭饱后,两位女同胞相约逛街去了,郭文勇则领着肖斌到自己的办公室喝茶去,还卖了个关子说,请老同学品品一种好茶。
办公室陈设很简朴,走进一看就是标配的那种。一套简单实用的工夫茶具平时都搁在柜子里,要用时才摆到茶几上。水烧开后,先冲洗茶壶茶杯,接着,郭文勇从茶几下拿出一个普通牛皮纸信封,从里面捏出一小撮暗红色茶叶片倒进紫砂茶壶里,加沸水泡至片刻后,先是“关公巡城”倒了一圈,后又“韩信点兵”式地将茶水滴到杯子里。
望着杯里红亮的汤色,肖斌端上杯子一闻,一丝诱人的清香直往鼻孔里钻,再举杯慢慢啜饮,一股甘甜浓郁的味道入喉后直泄腹腔,闭眼回味,有种令人飘飘欲仙的感觉。
“好茶!好茶!”肖斌不由得感叹道。
“你喝出是什么茶吗?”郭文勇盯着问道。
肖斌似乎还在咂巴着嘴唇,摇着头说:“我叫不出名儿,只知道这是好茶,不是一般的好茶!”
“这就对了,兄弟,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呢!现在讲起,我都后悔死了!”郭文勇一边烫着杯子一边说,“去年初春,一位搞楼盘开发的福建老板到本地上了个项目,也正好是我分管的那一摊子。于是,我按照相关规定尽了地主之责,在办理有关手续上提供了一些方便而已。事后,这个老板到办公室找我时,就用普通塑料袋提了一包茶叶,我一瞧也是广东、福建一带喝工夫茶的那种品质,所以顺便丢在茶几上没管它。一周后,市里有个领导下县检查,到我办公室坐了一会,看到这个茶包,无意间打开闻了闻后,竟然连声说是好东西好东西,说着便要没收提走。当时我感到莫名其妙,还说他,一包茶叶有什么好没收的?你猜那领导怎么说我?你他妈的真是没文化,不识货!知道这是什么茶吗?于是他轻声对我说,我初步判断是‘大红袍’呢!”
我一听急了,便拿出这个信封来:“领导别急、别急,请手下留情。于是便从中抓了这么一点儿留到今天你来时喝啊!”
呵,大红袍,听说过,没见过,更没喝过,今天算是品尝了。不知是真是假,味道确实不一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