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毋东汉
(二)泥土与脂粉
昨天谝《顾客与读者》,太啰嗦,今天争取言简意赅。
有人追求“阳春白雪”,有人追求“下里巴人”。“下里巴人”富有泥土味,“阳春白雪”略带脂粉气。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郑重地指出:“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么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当今的工农兵群众,经过“扫盲”运动、实行了教育“普六”和“普九”以后,约百分之九十六的人具有初中毕业及其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我们的文学作品是给他们读的。普及是向他们普及,提高是从他们提高。
现在的文学可以分为泥土文学和脂粉文学两大类。(比喻不一定妥贴,姑且如是。)
泥土文学接地气,泥土味浓郁,包括退休教师、离职干部、部分作家、业余作者及文学青年写的小说、散文和诗歌。尤其是“五老”写的“老干部体”诗歌,界于律诗和民歌之间的句式整齐、接近格律、略讲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新诗。文学青年贴近生活,押韵或不押韵,有画面,有节奏,有音乐感、句子有长有短的自由体新诗。广大工农兵读得懂,喜欢读,反映了工农兵心声。网络上一些视频发表的群众创作的哲理性歌谣、揭示假恶丑的旧曲填新词,也属于这类。粗俗的作品也难免,不属于主流。
脂粉文学,带有书卷气,即“阳春白雪”。它们属于提高的作品,只为报刊编辑赏识。其高雅程度超出了广大群众的接受能力,能懂得的人不是很多,“阳春白雪”和者寡。前几十年出现的“蒙胧诗”、“意识流”小说就属于“阳春白雪”。近些年一些小说淡化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刻画,主人公不是工农兵。好多诗歌也不反映工农兵生活,只写风花雪月、禽鸟虫鱼及个人感受,这远离了文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有些追求名利的有职权的人,把自己以为有哲理的散文,斩节排行,移动鼠标回车键,充当自由体新诗,其分段停顿混乱,不用标点符号(不会用),貌似标新立异,实则暴露外行,不合诗的规范。由于潜规则,竟能获奖。“阳春白雪”,受人追捧,合情合理的,不过正如名牌美酒,有人造假也是常态。但这也不是脂粉文学主流。报刊编辑、老教授、专家学者、大部分作家、中青年教师、大学生、知识分子化的工人农民和战士,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脉搏、以人民为中心的“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难免低劣粗糙之作,“阳春白雪”难免假冒。
我们应取的态度是,通过文学理论的学习,开展公允的文艺批评。一如既往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肯定泥土味的难能可贵接地气,欣赏脂粉气的舞台引导效应。在以工农兵为主的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基础上,让“下里巴人”向“阳春白雪”靠拢并上台阶,不弃泥土,不拒脂粉,并去伪存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雅俗共赏。省市级文学刊物应当像当年《延河》一样,开辟《墙头诗选》栏,发表农民诗歌,设《新人集》栏,发表工农兵的小说。
喝茶喝茶,明天咱谝《照相与写生》,欢迎光临。
2022-12-20-于樵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