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树
文/黄歧赞
不知什么时候,总之很小很小,我就喜欢木棉树了。也许是爱英雄的缘故吧,一听说 “英雄树” 这个词,心底就无端地景慕。确切地说,开始,我喜欢的只是英雄,并不是作为植物的木棉树。因为36岁之前,我并没见过真正的木棉树,不知道它为何被称做英雄树,甚至连它长相,高矮,胖瘦,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也一概不知。
儿提时,我第一次在一辆红棉牌自行车上看见了木棉花,硕大,鲜艳,温暖,刚毅,如一枚火红的太阳,我一下就被征服了。到后来,我就刻意收集有关木棉树的信息,可当时信息流通不发达,更没有因特网,也就查不到更多的相关信息,只只言片语,朦朦胧胧。
我所生活的粤北一个偏僻的山旮旯里,漫山遍野除了松树和杉树外,就是卑微的匍匐在地面上攀缘的灌木荆棘,像木棉树这种既高大挺拔又花团锦簇的美男子,是没有的。那些松树、杉树当然算得上刚直不阿、凌寒不惧的伟丈夫,但它们却开不了那种灿若旭日的花儿,况且浑身还长满了刺儿,让人难以亲近。因此,木棉树对我的诱惑,一点儿也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减半分。
带着这种朦朦胧胧的向往,我度过了爱幻想的童年、少年,却一直未能与梦萦魂牵的木棉树修得一面之缘。刚工作后的一天,读到了舒婷的诗歌《致橡树》,我心底对木棉树沉淀许久的渴望蓦地被唤醒了。“……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诗人赞美的是坚贞不逾的爱情,更赞美他们所深深植根的那片热情的土地。我再次感悟到英雄树的含义,它伟岸,刚直,深沉,炽烈,对爱情和土地的理解远远高于世俗的人们。
然而,我第一次看见木棉树,已经是二十世纪末期了。当时,我到珠江三角洲地区联系工作调动,途经广州,在飞驰的汽车上,我忽然望见了它。哦,呼呼后退的道路两边,两条熊熊燃烧的火龙,腾空而起,飞向寥廓的天际。我听见人们啧啧惊叹这木棉花的壮观,感觉他们眼里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冲动,使我的灵魂一跃冲天,攀附于光芒四射的火龙,翱翔于寥廓的蓝天。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英雄般的豪气干云霄。可那次因为旅途匆匆,我无缘仔细端详这曾给过我无尽幻想的英雄树,只觉得它高大挺拔,生气盎然,热情似火。
直到我落户佛山,才终于心愿得偿。我学校校园就有几棵木棉树,但说实话,开始,我并不认识它。它不开花的时候普普通通,一点也不起眼,与别的树没两样。我每天走在花园式的校园中,总被那些各式各样的五彩斑斓的花草树木所吸引。无数次从木棉树下走过,根本就没留意到这就是自己渴盼许久的木棉树。也许,工作太繁忙了,我每天走过校道都行色匆匆,根本就没来得及抬头望一望,因此,木棉花什么时候忽然开了,我丝毫没有察觉。
三月的一天,我在教学楼三楼上课,讲着讲着,忽然往外一望,哦,我惊呆了,走廊边婆娑的虬枝上,大朵大朵的红花一层一层厚厚地堆砌着,没一点儿缝隙。我从没见过开得这么旺盛、这么硕大、这么红火的花儿。它在绿树丛荫的校园里像一团团火焰烘烘燃烧,赤龙翻滚,波澜壮阔,映红了整个苍穹。明代广东番禺人屈大均诗曰:“西江最是木棉多,夹岸珊瑚十万柯。又似烛龙御十日,照人天半玉颜酡”。又有诗云:“扶桑久已摧为薪,独有此花擎日出”。我不禁为之惊艳不已,丢下学生就跑到走廊上,仔细端详起来。这于一个历来教学严谨的我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因此,学生们都好奇地站起来侧身瞪着我看,等他们明白是怎么回事后,都哄然大笑。有什么值得这样大惊小怪呢?是啊,在他们眼里那只是木棉花而已。他们每年都看见这些木棉花,虽然它与那些娇小玲珑的花儿相比硕大些,热烈些,但于花开四季、佳木如云的南国却不是什么稀罕物。也许,他们永远也无法理解老师的这种怪异举动,他们不知道老师曾经对木棉树有过怎样的景仰,不知道老师三十多年来心里一直藏着的那个梦。爱,没有理由。是啊,用追星族的话来套,木棉树就是我痴迷多年的偶像,得以一睹芳容,拿出我的一切交换,足矣!
我好想伸手去摘下一朵,抚摩一下它红绫似的柔润的肌肤,嗅嗅它淡淡的清香,甚至在这自己暗恋许久的爱侣身上轻轻咬一口,那甜而不腻的爱情滋味足以醉倒我,千年不醒!但我不想成为无情的杀手,我不能那么自私,我不忍心将这么美的花儿幽禁起来,独自占有,一朵也不行。于是,我走到树底下,脉脉含情地拾起一朵刚落下的木棉花。我小心翼翼地托在手掌心,仔细地端详着。它有五片绫缎般润泽鲜艳的花瓣,肉身比一般的花儿厚实许多。难怪它会开得如此旺盛,如此扣人心弦。它与别的花儿截然不同,并没有因凋落而显露一丝儿憔悴,还是那样精神,滋润,没有丝毫沮丧,没有丝毫忧伤。这应该才是叫它英雄花的缘故吧?我的心灵再次经受了剧烈的震撼。花瓣下的花托呈墨绿色,有两瓣,每瓣都呈心型,前端又裂开两小瓣,如收拢着的生死相依的四叶莲。花托也很厚实,所以木棉花不像别的花儿那样弱不禁风,它是花中的伟丈夫,总给人一种稳重刚毅的感觉。即使凋谢了,它也不会变形,而完整无缺,大义凛然。因此,在木棉树下,也就不会感觉到落英缤纷的寒意,更不会让人心生林黛玉式的感伤。一切都那么平静,一切都那么从容。你看花儿们如勇敢的伞兵,镇定自若,刚劲有力,毅然决然地从高空上纵身一跃,啪一声,在地面敲出悦耳的乐音。落花多的时候,就像盛大的空中跳伞表演,漫空都是英雄们英姿飒爽的丰姿,如一朵朵彤云,挟夹着呼啸的劲风,竞相追逐,校园里奏响了一支热烈豪放的打击乐。啊!英雄树!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然而,我将掌声送给壮丽的木棉花的同时,更感慨木棉树的枯叶,它那种默默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虽说红花需要绿叶配,但人们往往只看见红花而忽略了绿叶。其实,绿叶更值得赞美,它是外在美和心灵美的完美体现,它永远那么勤奋,却又那么谦逊,它是永远隐身于颁奖典礼后台的英雄。每当布谷鸟在树枝上唱响第一支曲子时,光秃秃的枝头上就站立着这些绿叶们,它们顶风冒寒,为含苞待放的花儿日夜操劳,耗尽了最后一滴血。当花儿春风得意,尽情享受着阵阵掌声时,这些绿叶已疲惫得满面倦容,心血已经沥尽,人老色衰,但它们无怨无悔,毅然把岗位交付给新一代的绿叶,没有一点儿遗憾,没有一声叹息,只有默默的祝福春雨般洒落枝头。
啊!木棉树!我永远爱着的英雄树!
作者简介:
黄歧赞,男,1964年1月出生于广东省连南县。广东省佛山市作协会员,广东省佛山诗社会员,中学教师,曾在省市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100篇(首),一些作品入选各种文学选本,多次获文学创作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