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命女皇
文/妩梅
唐朝,精明木材商人武士彟因李渊起兵反隋时资助过他,而被唐皇赐免死金牌,并赠封地于利州。
但他和妻子杨夫人因受西域高僧点化而尊崇和弘扬佛教,在嘉陵江边大兴土木修建皇泽寺,并从小给自己的子女配佛经师傅禅宗法师神秀,便与道长袁天罡以及李淳风结下冤仇。他的女儿武媚极有慧根,志向殊异,如同男儿,饱读诗书而气质清奇端丽。
等到武媚14岁,她被选入宫封为才人,因其超群脱俗,被唐太宗称媚娘。追入长安的袁天罡和李淳风怕媚娘得宠,武家势力再增,仰佛抑道,便向太宗献秘籍,谗言挑拨离间唐太宗李世民,说将来姓武的女主会取代李家天下,唐太宗便下令袁天罡盘查民间和宫内所有姓武的女性,如果谁有异心,力报朝廷,斩立决。除了武媚娘才华出众,宫廷内外无谁有此反叛态度,但媚娘和唐太宗一样礼敬佛教,佛心应然,一时让太宗难以决断,不过从此谨慎的唐太宗十二年未宠幸武媚娘。
神秀师傅本来在媚娘入宫时就随着皇家仪仗队到了都城长安,他隐居寺庙,修行禪宗,与当时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交往,有机会受皇上召见,还受皇恩做了太子李治的佛经师傅。他知道太子李治经常前往皇宫面见父皇,便等待着机会。
直至太宗生病,他也将武才人看的很紧,让她伺候自己的衣食起居,不能离开自己一步,深怕自己死前发生宫廷政变。神秀师傅从太子那里知道皇上重病后,他就提起了自己以前的学生武媚娘,希望太子有机会特别关照。太子入父皇宫后,便对武媚娘青眼相看,媚娘百媚生娇,顺承太子,李治就爱武媚娘才情深厚,气质优雅,应对机敏,对她刻骨铭心。
唐太宗去世后,新皇李治登基政务繁忙,一时顾不得武媚娘,媚娘被迫入感业寺为尼。在感业寺的五年里,由于媚娘从小受神秀师傅的教化,天生资质聪慧,熟读佛经能过目不忘,融会贯通兼充实律仪,完善法规还能增刪课诵,讲经说法也条理清晰,她受到了该寺方丈的特别倚重,在长安城出家先皇故人中声名一枝独秀。她的家人在她进入感业寺后,曾请神秀师傅前去长安感业寺探望她,见她面壁向佛,清灯素缟,生活严谨而枯燥,神秀师傅很是怜惜自己的学生。他便借看望学生、代表武家向皇帝进贡四川特产和精制玉石佛像的机会,在皇帝李治面前提起武才人,想让皇帝同意让武才人回老家皇泽寺修行度余生。皇帝在朝堂一口答应,并下诏择日让神秀师傅去感业寺接武才人悄然出寺。
当夜,皇帝记起武才人媚娘,旧情复燃,在皇床上翻覆而不能入睡。由于王皇后与萧贵妃争宠,两人在后宫闹的不可开交,皇帝近日都是独寝龙床。他想武才人想的欲火焚烧而来到后花园天井中,不巧被时常无眠、到处游荡的王皇后碰见了,禁不住王皇后的一番盘问,李治和盘托出,遗憾武才人要被送出长安了。
王皇后先以为皇帝是又要偷偷去萧贵妃寝宫的,一听原来另有原因,她就想借此机会讨好皇帝,拉近和皇帝的关系,于是她就顺从皇帝的心意,怂恿皇帝去感业寺见武才人。皇帝自己倒是没主意,听自己的皇后这样建议,思念武才人的心更强烈了。这时萧贵妃也来了,她一见皇后,两人就虚情假意地互相嘲讽起来,皇帝赶快一个人就回到自己的寝宫,关了房门,想起一别五年,离开了深宫禁院的媚娘,他也不知她被折磨成什么样子了。
第二天散朝后,王皇后马上就来看皇帝,献媚地提醒他自己的想法。皇帝说,行,我去感业寺烧香拜佛去了。皇帝要到感业寺,人还未到,圣旨已到。方丈不知所措,就安排武才人和自己一起接驾。皇帝一帮人很快就到了,一进感业寺门,他就见剃了光头的武媚娘跪在地上,龙颈凤眼,是情非情,泪眼婆娑地望着自己。他见她依然美丽,头上因没了青丝而更让人心疼,他的爱情一下爆发,私念无法抑制,立刻叫宦官把方丈请回自己的方丈室里去,自己拉起媚娘另进了一间僧房。
两人关了房门,互诉衷肠,媚娘极尽奉迎,李治就是感觉她与众不同,无与伦比,甘之如饴。他俩如知音再见,说话投机,媚娘更是将平日作诗如意娘献与皇上,表达思念君王之苦。皇上听了媚娘思念自己的憔悴支离,也掏心摸肺表爱意,告诉媚娘神秀师傅已受圣旨接媚娘回家的事。媚娘知皇上同意她出寺,先是感激,后是哭泣,说以后再也无法与皇上爱人相会了,她不愿回四川,她愿呆在长安,如果不能近身服伺皇帝,她就在感业寺为李治守贞终生。李治听了,不胜感动,他承诺会通知神秀师傅不再来接媚娘回四川,他要安排她进宫,到自己的身边。媚娘伏地感拜皇帝的隆恩,发誓爱皇帝终生永世,天长地久。皇帝安抚媚娘稍安勿躁,等待他下次来接她。武媚娘笑颜如花,投怀送抱,相信皇帝很快就来,皇帝见媚娘对他如此信任,深吻媚娘,辞别感业寺,回了皇宫。
皇帝自然是和皇后商量,王皇后以为皇帝对她器重,不顾规矩地反常支持,皇帝自然巴不得。他令宦官起草诏书,招武才人回宫,封为昭仪。百官当时也深知皇帝的困境,可怜王皇后,现在一看是王皇后的主意,就没有反对。这样,武昭仪光明正大地又回了皇宫,只是她的身份因为低于萧贵妃和王皇后,大家就不以为意。岂知媚娘、李治本是真情,他们既久别后又逢,就如水交融,爱潮常涌,从此李治专一爱媚娘,对萧贵妃旁若无人,对王皇后则是克尽礼仪而已。
媚娘一进宫,不久就怀孕了,她和宫内其他妃嫔都相安无事,她一心事主,爱皇帝如自己的生命,还给皇帝讲佛经里的转世因果和因缘故事,作诗记叙对国事家事的心意,皇帝对她是一日一时都离不开了。她又劝皇帝专心朝政,精勤治国,皇帝更觉她见识超群,仪态万方。皇帝对她的爱,很快也被王皇后领悟到了,她才知自己的愚蠢,心里很恼火,终日寻找机会,想和皇帝保持关系,免得一朝被废。她的母亲便给她出主意,重新联合萧淑妃,一起对付武昭仪。媚娘和李治两人都不知道他们背后在做多大的密谋,原来袁天罡和李淳风也加入了王、萧的阵营,成了他们反武昭仪的军师。媚娘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一生下来就被李治取名日思,封为公主,两夫妻爱如掌上明珠。袁天罡就建议王皇后和萧淑妃弄死小公主,吓唬武媚娘,灭她的威风。王皇后和萧淑妃一起以探望公主的名义,趁着武媚娘和皇上在宴客,就去看小公主,看小宫女因惶恐他们的到来而慌张大意,王皇后不敢动手,萧淑妃就用被子死死地捂住小公主的嘴和鼻子,过了许久,两人才离去。都走回自己的寝宫了,王皇后又担心小公主没死,一个人回来看情形,不想武昭仪也中途退场回来了,媚娘进来就抱自己的女儿,女儿已经没气了,旁边站着的王皇后面如死灰,宫女也招认就是萧淑妃和王皇后来过这里,王皇后嫌疑最大,媚娘气急,要皇上李治为自己的女儿报仇,要革掉王皇后的后位,和萧淑妃的妃嫔封号。
王皇后、萧淑妃一见没有把武媚娘吓着,两人还被抓了现行,只好招认是受道士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奸计诱惑作此恶事。皇帝下令逮捕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脚底下抹油,溜出了长安城,消失在江湖之中了。皇帝和媚娘同仇敌忾,端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位置以及他们背后的力量。为了安抚媚娘,告慰两人的长女,于公元655年李治加封武昭仪为则天顺圣皇后,天后媚娘承恩。
由于爱女被害,自己的原配和以前宠爱都因罪受死,唐高宗李治的身体和精神大受打击,加之他从小患有家族遗传疾病风疾,他常常在朝堂里就昏厥了,于是他就开始和则天皇后一起讨论朝政,天后对民间世情本就了解,她在政治上长袖善舞,给了高宗极大的帮助,武后成了高宗最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每次皇帝不能上朝,都是她亲自登上丹凤门面见群臣、起草诏书和处理国家大事,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朝廷内外并称天皇天后"二圣"。高宗生命后期的几年,几乎双目失明,整日昏睡,他下诏天后事同政君,对媚娘托付重任,告群臣务必服从,一时朝政全靠天后媚娘主持,她也因自己的卓越文采和理政才能以及母仪天下威德而广受群臣敬畏。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临终留下遗诏:太子李显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武后決定。李显即位后,是为唐中宗,武后被尊為皇太后。 但684年二月,中宗欲不听劝谏,以自己皇后父为宰相,母后皇太后变废了他,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后对他也不满意,便临朝称制,独揽朝政。她由于有神秀大师可以相授机宜,便明察秋毫、任人唯贤,很多有才华的男性官员都对她佩服地五体投地,她自创的自下而上的检举揭发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收集民意的首创,更让绝大部分官员都服服帖帖地效命于她,在她治下,也出现了象狄仁杰这样的历史名臣、国家栋梁。狄仁杰还劝谏她若想长享国祀,当以自己李家的子孙为依靠。她劝农桑、薄赋役,从谏如流、胸有城府,统治基础牢固,政治气象清明,达到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东土,光被神州。
672年,天后媚娘听从自己师傅神秀的建议,跪迎义净法师,修建龙门石窟和卢舍那佛宝华法像,满足民间浓厚的佛教崇信。她还明确下诏命令天下尊佛为先,抑制道教,礼遇高僧,大兴佛事,受到长安城内外和洛阳陪都佛教高僧的赞赏,大家都呼唤她天后菩萨、弥勒佛下凡,是大云经里的天命女皇。卢舍那佛建成开光大典那天,神清气爽的则天天后武媚和在场信众还都一睹日月同辉的神妙奇景,佛教信众和百姓更是对天后越加崇拜了,大家都奔走相告、广为传诵天后的神圣魅力以及她的政治和宗教丰功伟绩。
690年九月,在自己师傅神秀大师等的详尽和周全筹备后,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改国号為周,武后升皇帝。朝中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長、佛门、道士共六万多人,亦上表请改国号。天后武媚顺民意准所请,改名武曌,改唐为周朝,改国号天授,加尊自己为圣神皇帝,以自己的儿子睿宗为皇嗣,但赐姓武氏,以皇太子为皇孙,建神都洛陽,追尊周文王庙号曰始祖,谥号文皇帝。武则天自此成为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唯一成功建制的女皇帝,在位长达15年。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正月,女皇武曌卧床不起, 宰相張柬之等发动兵变,逼宫,要求她退位,已经早有准备的她没有反抗,政变成功,她禅让帝位给自己的儿子李显,李显称唐中宗,中宗上尊号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史称神龙革命。
705年12月16日,当了32年皇后、7年皇太后、15年皇帝(独掌生杀大权45年)的中国历史最传奇显赫人物则天大圣皇帝武曌在上阳宫病逝,寿命八十二。儿子李显去其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706年五月,按照她自己的遗愿,她的灵柩被送入乾陵地宫,她与自己的皇帝夫君唐高宗李治一起合葬,却留下了无字碑,而她的爱人高宗陵前则高耸着由武则天当年亲自为皇帝起草定稿的文功武治碑,可见她对自己皇帝夫君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的感激是可昭日月,那碑也为后人展示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皇后之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伟大的爱情,因而创造中国历史的传奇。
武则天的师傅神秀则于次年706年在洛阳天宫寺圆寂,唐中宗谥大通禅师,从此这个号称两京法主、三代帝师,并在中国佛教禅宗发展史上留下出神入化传说,活了一百岁的禅宗北宗开创者往生极乐世界去了。
作者简介:
妩梅,原名:张梅,中国四川成都街子古镇人,管理学学士,现居芬兰,文学和诗歌创作者。很多作品和多首诗歌曾经在中国境内发表,也曾获中国琅琊杯全国诗歌精英赛一等奖。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