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与“年”的传说
文/郝迎花
现在好多人都说“年兽”,意思是说“年”是个猛兽。有好几次在公众号的文章里和视频里,好多专家教授也称“年兽”是个祸害人的猛兽。那我想问问:年是祸害人的猛兽?那为什么要“除夕”呢?“除夕”作何解释?难道是又要“除夕”又要“除年”?我们祖祖辈辈及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先“除夕”,再迎“新年”对吧?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我说的在理,请耐住性子听我慢慢分解!
话说不知是远古时代还是哪朝哪代,我们勤劳善良的祖先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尊老爱幼、互帮互助、邻里和睦……
突然有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只怪兽,青面獠牙,头上长有独角,体型庞大。这家伙饿了吃头牛,饱了加个人,摇摇头吃只猴。人们惊恐万状,奈何敌不过这庞然大物。因为它头上长有独角,人们都叫它“夕”。只要有人看见“夕”,便高声喊叫:“夕兽来啦,快跑啊”!自从有了这祸害人的“夕”,从此哀嚎声不断,人们陷入了恐惧的深渊。无助的人们向上天祈祷,希望上天有神前来除害,救大家早日脱离苦海。
话说那一日,正值隆冬时节。来了一位少年,也就十多岁的样子。他说他是来帮大家“除夕”的。大伙看看这小胳膊小腿的少年,不忍他去送死。纷纷劝他赶紧回家去。还有好心人对少年说:“据我们观察,总结的经验,“夕”怕火光,怕响声。我们从山上砍来竹子燃上,着火后的竹子发出噼哩啪啦的响声,“夕”就不敢靠近。”少年听后对大家说:“大家只管在门前燃起火堆和竹子,你们在家关门闭户别出来”。说完少年就不见了。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面面相觑时,忽听一阵地动山摇地大风刮过。大家心中一沉,纷纷为刚才一闪不见踪影的少年担扰。
“作恶多端、祸害乡邻的“夕”兽,今天我来收你了”。人们听见这是刚才少年的声音。更加吓得战战兢兢了。啊呀呀!一个小小少年能打的过体型巨大的“夕”兽吗?!这肯定是打不过,白送死。这把“夕”惹怒了,还不把大家伙全吃了吗。横竖一个死,赶紧的把最好的衣服穿上,赶紧的把家里好吃的都吃了。
就这样,人们穿上最好的衣服,吃着家里最好的饭菜,门前火光四射,燃烧的竹子噼哩啪啦。半空中传来少年和“夕”的打斗声。心里都在为少年捏把汗,大家后悔没有问问少年叫什么名字,谁家的娃。大家吃饱喝足,尽管外面不时传来少年和“夕”的打斗声,睡意还是一阵阵袭来。但谁也不敢睡,也不能睡,用尽全身力气把眼睛瞪的大大的。说不定那时那刻就被愤怒的“夕”吞进肚子里了。大人也嘱咐孩子不要睡觉,如果“夕”来了,你们能跑就跑,能躲就躲。这就是我们如今保留下来的风俗习惯—“熬年”。
大家尽管肚子早就吃的胀胀的,还是一个劲往嘴里塞着美食。时间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人们上下眼皮实在不想分开之时。只听外面一声闷雷响起,好象有重物坠在地上:“除夕”了!快出来迎接咱们少年英雄”!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人们涌出家门,奔走相告,少年把“夕”除掉了!孩子们一边跑一边喊“除夕了,除夕了”!
“夕”祸害了人们多年,少年今天终于把夕给除掉了!
除“夕”迎少“年”,辞旧迎新!
大人们忙出来迎接少年英雄!嘴里喊着:“迎新年,迎新年”!亲戚朋友们互相来家里看看“除夕”夜是否平安度过。当看到自己牵挂的人都平平安安,身上衣服光鲜艳丽,嘴里打着饱嗝。脸上由于高兴,人人红光满面。这一切都是少年英雄给带来的,大家高兴地互相说:“新年好,新年好!……” 作者简介:郝迎花,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文学作家》签约作家,张家口市宣化区作协会员,阳原县作协会员。自幼喜欢文学,曾在《河北青年报》、《张家口晚报》等报刊发表并获奖作品;曾参与撰写张家口市阳原县《阳原村史》,并参与旅发大会等宣传活动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