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巢湖溶洞之醉:仙人洞
文/丁先长
堂堂胜境久潜幽,经始耡荒用我谋;鞭笞鸾凤天将近,弹压山川酒不休”。这是南宋平江知府朱翌,在游历焦湖周边时对紫薇山洞的描述。
宋金军事上旷日持久的对峙,加上政治上受秦桧的排挤,朱翌向往的是能过上远离硝烟、幽静闲适的隐居生活。在其著有的《潜山诗馀》中,朱知府毫无顾忌地说“大涌泉入紫薇洞乃余寻出”,还说“开山属老夫,爱山必同类”,俨然紫薇山洞开山鼻祖自称。
殊不知早在西周时便有周灵王的太子‘子乔’云游四海时眷顾此山,并寻至和紫微洞毗邻的、形似马蹄状的山洞修炼成仙。这便是“王乔洞”。
王乔洞现在吸引游客的是洞内唐朝时期留下的628座石窟、和洞口的四幅叠映碑。至于子乔太子当年为何选择此洞修炼,像那些“无头石窟”一样,成为永远无法解开的迷。
无独有偶,时任安徽省委秘书长的张平同志在游览紫薇山时,也对“王乔洞”情有独钟,并赋诗一首曰:“开云种玉吾巢边,趣史流传妙亦玄;自是人间思德政,而祈上界降神仙”。张平笔下的神仙所指自然是勤政为民、好官的化身;不料却真有“神仙”降临在距王乔洞40里外的“仙人洞”。
“人道银屏有奇花,知风识雨探悬崖;诚邀贵客闲亭坐,遥看渔舟映晚霞”。银屏山为环巢湖第一高峰,素有九狮抱屏之险,然经世流传的仅有千年牡丹、及登临牡丹亭坐看湖中渔舟唱晚。
时值农历七月下旬,自然不是观赏牡丹的季节;登高望远才是此去之目的。顺山路蜿蜒而上,终于来到银屏山景区。然偌大的广场前且不说游人如织,年轻的检票员似乎在专候我们一家光临。
更让人料不到的是,耸立在石林旁的牡丹亭,不知何时加上一把生锈的大锁,似拒吾更上一览众山之愿。
浅寻,在草木间发现似乎有“仙人洞”的指示牌。于是沿365级石阶而下。但见“山间凉风习习、树木郁郁葱葱”,更兼有“彩蝶寻台绕、山花两屝开”。一眼探不到底的麻石阶多少有点让人心头发虚,但有山花和彩蝶相伴,倒也颇显情趣。
按导游牌所指,“仙人洞”和“银屏奇花”应为同一方位。在经过一颗九桠柳后,便见一栋翘角飞檐的建筑現于眼前。远处似乎闻有游客在窃窃私语;及近方知是“银屏奇花”的女讲解员在朗诵什么。如此幽深的山涧,终日只闻山泉鸟语,倒是很佩服这位女侠的胆量。
解说工作很是详细,说离地面30米高的悬崖上那株枯色的植物,便是享誉中外的“千年牡丹”;又说每年清明前后为白牡丹盛开之季,花期的长短和朵数的多少能预测风雨年事,颇为奇异。当问及“仙人洞”在何处时,手指“银屏牡丹”绝壁的下方就是。
心中暗地揣测,此洞即无大的招牌、又不显山露水,大约借来个名号罢了。绕过铁柵栏往里走,入口处不似紫微洞那样顿有寒气习来。估摸这洞亦不很深。
往前少许,欲滴的白色石乳立现眼前,这倒令我颇为意外。再行,形状各异的石笋石柱层出不穷、目不暇接。“仙人洞”比“紫微洞”宽大、弯道也较多;每过一个弯道前总以为是溶洞的尽头,及拐弯后才发现别有洞天。 因不了解溶洞的构造走向,担心过于深入会多走回头路,便决定下一个拐角前返回,但总是被眼前奇景吸引,不断地拐弯深入……
我并不吝啬只言片语,却无法组织优美的词藻来形容洞内的奇景;只能用不太专业摄影来对部分景致进行记录。及至发现对弈中的吕洞宾等诸仙后,方知“仙人洞”三字的真正含义。
“仙人洞”形成于亿年前,又名“崔仙洞”,全长约1.2公里。一进一出两个洞口相距不过50米,几乎是一座呈圆形环绕的钟乳石溶洞。北宋欧阳修游览银屏山时,曾作《仙人洞看花》:“学书学剑未封侯,欲觅仙人作浪游。野鹤倦飞为伴侣,岩花含笑足勾留。饶他世态云千变,淡我尘心茶半瓯。此是南巢招隐地,劳劳谁见一官休”。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七师即是依托此洞击寇于无形,令敌人闻风丧胆却又难寻其踪。
今日之“仙人洞”其实很具旅游潜质,但世人却知之甚少。洞口上方久负盛名的“牡丹花神”敢说没有受过洞内“仙气”的惠泽? 然“银屏奇花”的光环却摄去了“仙人洞”应有旅游和社会价值。当地政府在大力宣传花期不过十多日的牡丹时,却忽略了“仙人洞”的旅游开发,该不会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久卧深山人不识,金枪铁马地先知。而今独享仙人气,不怕世人笑我痴”。
作者简介:
丁先长,男,现为中国铁路总公司,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务段职工。喜爱古诗词 诗歌吟诵及创作。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