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爱
文/董建忠
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她伟大而平凡,如春风甘霖,滋润、哺育着如幼苗一样的儿女成长;母爱是最安全的港湾,包容你的过错、失败,抚慰你的挫折、忧伤;母爱是一条永不断流的河,时间是她的流水,爱却是她的永恒。
我的母亲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勤劳农村妇女。她农忙时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闲时就抱着我,逗我开心,或者带我到处认识一些我没见过的事物,开拓我的视野,纠正我牙牙学语时的错误发音。母亲的眼睛看我时永远如弯弯的月牙,充满了慈爱、温馨。睡觉时,我常在母亲的怀抱里睡着,闻着母亲熟悉的味道进入甜甜的梦乡。听母亲讲,我小时候挺缠人,睡醒瞅见不在母亲臂弯里抱着就哭闹不止,母亲只好抱着我入睡。母亲有时也背着我到地里干活,把我放在地里平坦的地方坐着,母亲总是想办法捉几只昆虫,如知了啦、螳螂啦、蝼蛄等昆虫,用绳子吊在枝条上,插在我面前。我看着这些“小伙伴”又飞又跳又唱歌,高兴得手舞足蹈。稍长大些,在雨后的夏季,母亲会带着我漫山遍野地采蘑菇。我光脚踩着雨水浅漫的青草、还有滑滑的地衣,看着漫山遍野的不知名的鲜艳小野花,随风摇曳,我心里高兴坏了。最高兴的还是跟着母亲到处找蘑菇,淡红的蘑菇大个头的好找,小个的常躲在绿苔或草叶下,经常看到几个或十几个簇在一起,母亲把大个头的采了,小个的留着。母亲常叫我不要乱嚷乱跑,她说蘑菇有灵性,大个的不会跑,小些个的听到人过来就跑了。所以我每次都走得悄悄的,生怕蘑菇们听到跑了,每次我们都能满载而归。后来我好奇地问母亲:“蘑菇真会跑吗?”母亲笑着对我说:“蘑菇没脚会跑吗?妈是怕你乱跑摔着了。”跟母亲采磨菇是我记忆最深的美好回忆。有时母亲还带着我在雨后的早晨去捉泥鳅啦、捉鱼啦。沟渠的鱼追溯着流水欢快地乱蹦乱跳。母亲叫我在岸上不能下来,她自己下到沟渠去摸鱼,看着母亲捉了许多的鲫鱼、螃蠏、“白条”和泥鳅,我觉得母亲特厉害。
由于母亲长年的辛苦劳作,加上年少时的艰辛生活,母亲落下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病。两个膝关节由于风湿病甚至发炎脓肿,走路还能听到“刮拉”、“刮拉”的摩擦声。那时的风湿关节病可是难治的病。母亲又舍不得花钱,母亲只买些消炎止痛之类的药吃,病情也是反反复复,拖到最后甚至走不了路了,母亲只好拄上拐杖,在家干些做饭、洗衣服、搞搞卫生之类的活了。从此生活的重担全部给父亲挑了。母亲这一拄拐就拄了几十年。
拄拐后的母亲一心一意地照顾我们。母亲有初中文化程度,那时的初中文化是很高的学历了,她每天都可以教我和妹妹做作业。可惜我那时不认真,老是贪玩,学习成绩并不好,有时甚至考得很差。父亲一个人辛苦地操持田地的活,看到我学习这么差,他自然是愤怒不已。有次我拿了不及格的试卷找父亲签字,他一下子暴怒了,抽了根木棍就往我身上拼命抽打,母亲在厨房听到我哭天动地的嚎哭一下子蹒跚着冲出来扑在我身上,任那雨点般的木棍抽在她身上。父亲停了手,坐到一边喝闷酒去了。母亲看到我被抽得红肿乌青的的背部,伤心地哭了。从此她对我们两兄妹管教得更严了,生怕我们再学不好被暴怒的父亲揍。
母亲常坐在门口,目送我们兄妹上学,到放学了又等着我们放学。回到家我们和父亲就能吃上热乎乎的可口饭菜,那时八九十年代保证温饱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目标。母亲总把好吃的让给我们吃,她说吃饱了好长身体。她自己却吃最差的,有时甚至煮点红薯稀饭,就着咸菜就是一餐。可叹我们两兄妹每次吃得肚饱胃圆,竟没人注意母亲经常饱一顿饥一顿。母亲在生活中用平凡点滴的爱,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成长,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尽可能少受伤害和挫折。母亲常把做人、处世的道理教给我们。有些还跟我们讲爱听的传说啦、寓言啦、童话啦、神话等。有时我们真惊奇母亲为什么知道得这么多。后来我们才知道,母亲常把旧的报纸、小说、杂志等她认为好的文章,精彩的故事,动人的传说等剪下来给我们粘贴修订成册,留着我们稍大些再看,我抚着母亲给我们粘贴的十几本厚厚书籍,这是母亲一剪子一剪子又粘贴下来的爱呀!我的眼晴不禁湿了……
随着我们一天天成长,母亲也越来越老了。时代的快速发展变化,越来越显得母亲那个时代的孤独与落伍,母亲只能把关心和爱护变成让我们耳朵听得起茧的唠叨和叮咛。我们为了不伤母亲的心,每次都认真地听那不厌其烦、重复又重复的“教导”。都说母亲教导得好,我们一定牢记在心,这时母亲总是舒展满脸的皱纹,露出高兴的笑容。唐诗人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着三春晖”。母爱的博大无私,犹如春天的太阳一样,如嫩草般儿女的孝心,又怎能回报得了如此博大深沉而无私的爱呢?可怜天下父母心!
作者简介:
董建忠,笔名:绿叶。方大集团职工,中共党员。自幼爱好文学,有作品散见报刊网络。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