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那年冬天的雪
文/金川
飘雪的日子很浪漫。飘雪的日子很诗意。飘雪的日子很温馨。每到飘雪的季节,总会想起曾居住过的那条老巷。百米长的老巷,居住数二十户几人家,每次落雪时,小巷里热闹非凡:每家都派出代表,手中持着铁锹,清除挡门的积雪。放眼望去,被铲得飞扬的白雪,犹如诗人笔下飞舞的梨花,迄今想起这种场景,给人以回味,给我以真情岁月的珍藏!
落雪,是冬天的符号;落雪,是春的使者;落雪,是孕育生命的涓流。每年冬季除雪,成为男孩子专利。每每我持着铁锹,站在软绵绵的雪毯上时,则对雪产生一丝怜惜:望着洁白无痕的雪地,仿佛置身诗的境地,梦幻的领域,不忍心破坏它的容颜;可是,雪的造访,令人惊喜欲狂,且也望雪兴叹。为还原正常生活,雪还是成为清除对象!
落雪后的天空,蓝得像一汪清水,空气也很新鲜,有一股甜甜的味道。猫冬的孩子们,不顾家长阻拦,像觅食的小鸟一样,兴冲冲地冲出家门,在落雪小巷里来回穿梭。老巷很窄,嬉闹的孩子们,占据了大人们清理积雪的空间,时而与大人们撞个满怀,时而亦跌倒在地滚一身雪粉;老巷里,多了孩子的队伍,一时间,乱作一团,但紧张忙碌的大人们,并没有责怪孩子们!他们乐观的说:小巷里有了孩子们加入,则增添了不少活力,哎,这就是生活啊!
那个年月,雪下得很大,也十分厚实。每场大雪过后,屋顶、院落、院墙上,覆盖白皑皑的雪,给人遥想,给人欣慰;那个年月的雪很特别,铁锹铲上去时,有种黏黏糊糊的感觉。力气弱的人,很难对付它。一位诗人云:“在雪的下面,就是一条会唱歌的溪流”。然而,就是这条雪的河流,洗涤着人们的思想,也灌溉着人们的灵魂!
盼雪,是为了戏雪;烦雪,是怕铲雪。那个年月,只要一落雪,除了在家接受“除雪”任务,且还得去学校,完成分担区的“除雪任务”。说来也怪,老一辈家长,几乎都会“观天象”。每每父亲站在院落里,用手遮挡成望远镜状,长久的目视天空,回到屋里后,无奈得直摇头。聪慧的我,猜出明天会下雪。为减少除雪的次数,和节省劳动力,我把家中盖煤坯的苫布,铺在院子里,为的是接天空下的雪。雪下到苫布上,我不用动锹,手拽着苫布,慢慢拖出院落,尔后,把苫布上的雪,掀到小巷一隅。聪慧的行径,时常得到父母夸奖!
雪在大人眼里很讨厌,但对于孩童来说,如获至宝。说实话,那个年月,孩子们的娱乐生活单调,雪则成为宠爱的游戏项目。玩雪,是一种刺激的游戏:小孩子玩打雪仗,雪团满天飞;大一点的孩子 ,堆出神态各异的雪人;赋闲的大人,也不示弱,为显示聪慧,则把小巷里的雪,堆成高高的雪堆,用铁锹铲成“长龙”状。为使雕龙的雪料夯实些,大人们招呼重人,跳上雪堆,来回飞奔,目的是把雪堆踩实成。 小孩子们,目视大人的癫狂状,也伺机窜上雪堆,帮助踩雪。一会工夫,长长的雪堆,则被重人踩实。
为雕琢雪龙作品,有灵气的大人们,用铁锹把踩实的雪堆,隔一段距离,掏开一个拱门。每个拱门紧挨地面,为的是出入方便。为避免雪堆被掏塌,在雪堆上方,留出厚厚的屋脊,每个拱门互通,成为支撑雪龙的支柱。长长的雪龙体内,很宽阔,也很避风,在里面得猫着腰。孩童们在雪龙体内,欢快地跑动,个个像脱缰的野马。黑天时,为了不影响游戏活动,我从家中拿来手电筒,用来照明。有了手电筒助力,小伙伴们玩得十分起劲啦!
有雪龙的陪伴,小伙伴们忘记了回家吃饭,每每家长来催时,借故说没有胃口!为增添游戏的趣味性,小伙伴们,从家里拿来玻璃瓶、蜡烛,把蜡烛点燃后,放在玻璃瓶里,一时间 ,雪龙体内,炫彩四射;从雪龙体外观看,雪龙血流涌动,俨然有一种腾空而起的气势!
小巷诞生“雪龙”的消息不胫而走。其它街巷的孩子们,被这个新鲜事所吸引,结伴而来凑热闹。由于增加了人流量,时间久了,雪龙遭到不同程度损坏!为维护“雪龙”的龙威,老巷里孩子们,时常与外来的孩子“欧斗”,这一天真行径,令大人们哭笑不得!
那是一个很甜美的飘雪日子,有滋有味。迄今,老巷已不存在,但那段美丽往事,却存封在我的记忆中!
作者简介:
金川,毕业于辽宁文学院、资深媒体人、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和平区作家协会理事。文学创作是用高贵的语言,透露自己内心世界的载体,也是诠释人生的表达方式。曾在《青年诗林》、《星星诗空》等刊物,举办的“全国诗赛”中,荣膺奖项;在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中荣膺奖项。勤耕文学的田垄,则收获秋的丰腴:自己加工的诗歌、散文诸多作品,散见于《鸭绿江》杂志、《辽宁日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等全国刊物。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