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的芒果树和石头路
文/谢明语
在我们刚建好不久的新家右侧,有一片菜园地。菜园地因为由几户人家的菜园连成,所以看起来很大,风景也很美。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这一片菜园地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鲜嫩嫩的。
在我们搬进新家不久后的一天,妈妈将一颗芒果核埋在了门前的菜园地里。那年的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
新家只有一层半,上面半层是厨房。我们一家四口每日三餐都基本在厨房里吃饭,只有最热的暑天,我们才会把饭菜端到一楼的客厅里吃。晚饭过后,我们就坐在客厅里的藤椅上看电视。那时的电视需要用自制的电视架子才能接收到频道,且只能接收到珠江台,可就这一个频道,也足够丰富我们的生活。
那时,爷爷和奶奶仍住在还是土坯房的老家里,我们也是从那里搬出来的。爷爷和奶奶分别住在上下厅的不同房间里,上下厅之间有一个二十多平米的天井,天井中间摆着一个长条形的石板桥连通着上下厅,可又像是阻隔着什么。
奶奶会偶尔到新家走走,在厅里坐坐;而爷爷,从来都没有来过。
其实新家和老家的距离很近,经过一条石头路就到了。这条只有十多米长的石头路,我们曾走过无数次。踏着它,我们才能更快地走到村里,它也是连接新家和老家唯一的一条路。
沿石头路往下走,是我的老家;往上走,是我的新家。而妈妈种下芒果的地方,就在石头路往上走的尽头的几米开外。
芒果核生了根,发了芽,长成了树干,散开了枝叶,可因为它不够高,所以仍看不见那条石头路。
后来的几年,村里越来越多人盖起了新房子。我的新家旁边的那一片菜园地,也就随着新房子的建设而越来越小了。直到它那美丽的景色,只有在小时候的记忆中才能找寻到。但当年妈妈种下的那一颗芒果树,并没有受到影响。经过几年的生长,它变得比以前更高了。只是,它仍看不见那条石头路。
后来,我到了县城读书,从此就再也不能每天在相同的屋檐下和这棵芒果树一起长大了。
随着越来越多新房子的出现,我们从新家走到村里的小路便多了起来。那条连接老家和新家的石头路,便成了众多小路的其中一条。石头路往下走的老家里,依旧住着爷爷和奶奶,只是眼睛越来越看不清的奶奶,越来越少来新家了。而爷爷,始终都没有来过,我也很少会去主动找他。爷爷在我印象中始终搜寻不到一张微笑的表情,板着的脸永远像是有很多愁事在心头的样子。
时间又过了几年,随着国家对库区人民移民政策的实行,几户人家率先迁到了市郊的移民区,那是一个距我们有近三小时路程的新地方。因担心无法在新地方营生,所以我们家选择了继续留在这个山沟沟中的村庄里。
时光不知不觉又走过了好些年,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也随着在农村谋生的日益艰难和年轻一代人不断向城市涌去的浪潮,我们村的住户变得了越来越少。直到近些年,曾经热闹的村庄已没有几处可见的人烟;曾经那些让人们感到幸福的一个个新家,已变得老旧。而那些由土坯建成的老家,仍在用它最后的余力,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那条石头路,仍像当年一样,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在等着曾经在这里走过无数次的脚步。那里的每一颗石头,仍和当年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
石头路往上走,可以看见一棵比房子还要高大的芒果树,因为长得过大妨碍了通道,还曾被砍掉了两根分枝,但仍没有影响它的高大。芒果树旁曾经的新家,变成了旧房子。屋子里的木床,因为破烂,最终消逝在了这个世界上。曾经一家人坐在藤椅上看电视的客厅里,到处可以看见蜘蛛网。而那些藤椅,孤独地呆在那里等着时光将他们带走。
石头路往下走,仍是当年那样的土坯老房子。不一样的是,房子里因好些年没有人住过而破旧不堪,几近倒塌。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住着的那个房间,里面的床椅桌柜,和它的主人一样,已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爷爷房门外的天井,长满了杂草。连接上下厅堂的石板桥,几乎被繁茂的杂草完全覆盖。
在背井离乡的十多年里,我经常梦回我的童年,梦回我的故乡。在梦里,我们仍住在土坯房的老家里。在梦里,我和哥哥还很小;爸爸和妈妈还年轻;奶奶房间门外的那张椅子上,坐着眼睛还能看得见的奶奶;爷爷房间里的那张桌子前,坐着一天说不上几句话的爷爷。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曾几次在这样的梦醒时分,将泪水,洒在了枕巾上....原来有些爱,真的会来不及。
三天前的上午,我怀着一份沉重,经过石头路,再次走进了曾陪我度过整个童年,可现在却破旧得快要倒塌的土坯老家里。那空荡荡的房间和那些杂草,把它变得了无比苍凉。那似水般的回忆,不断涌进我的脑海,并使我的脚步变得愈发沉重。
突然想花上一些时间,走进每一个房间里,去回想当年房间里的摆设,以及曾经在这里的时光,端详时光里我曾来不及去看的每一张脸庞。
那棵当年由妈妈在地里埋下芒果核而长成的芒果树,仍在茁壮地在生长着。因为它的成长,让房子变得了更小。其实房子并没有变小,只是那棵树和我一样长大长高了。
长大长高了的芒果树,俯瞰着整个村庄,也看见了那一整条石头路。高大的芒果树眼中的那条石头路,静静地躺着那里,像是仍在等待着那熟悉又亲切的脚步。
谢明语,生于1984年,男,有两个女儿。网络技术专业毕业(大专),职业为天猫店主,从事电商十年,爱好文学,多年来都以文字的方式影响着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并收到过一些肯定与赞扬。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