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的味道
文/廖道进
家,避风的港湾;家,烈日下的遮阳伞;严寒时的棉衣;家,一棵结满果实的参天大树。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味道。
我的家是农村千千万万个家庭中最普通的一个,但我爱它。因为它是我爱的源泉。我的家庭成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很高的文化。说起话来不像哲学家门一样滔滔不绝,有条有理,也不像音乐家们那样甜润丰满。但我更爱他们,因为他们不仅给了我生命,还给了我爱的教育,教我知识,教我做人,时刻给我温暖,给我鼓励......
家,是关爱的味道。小时候,家是一个能睡觉、有饭吃的地方。在外面玩累了、饿了就想到了家,身边总能回荡着母亲到处找我们吃饭的声音。每次我们在外面玩的一身脏兮兮回来时,母亲总是轻轻地把我们身上的灰尘拍掉,说道:“怎么会搞得这么脏,不要你们洗,是不是?以后要注意了。”如果,我们哭哭啼啼回来,母亲便知道和人打架了。因那时打架是常有的事。母亲习惯性地用手掌把我们的眼泪擦干,然后问清缘由,如是我们的错,她会带我们向对方道歉。当放学很久还未看到我兄弟仨回来,她会不顾劳累地找。
家,是幸福的味道。稍大点时就明白了,母亲为何不让我们先吃饭。因父亲是个勤劳人,日日都是早出晚归。每天必须等父亲回来,一家大小围坐在一起吃,哪怕是青菜淡饭,心里也是乐滋滋的,感觉挺幸福。还有,那时一家人坐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看14英寸的黑白电视,看得有来有去,其乐融融。那些年,我在二中读书,做寄宿生。每个星期六回家,母亲都会炒个吧好菜给我吃,心暖暖的,有母亲的感觉真好!
家,还有嬉戏、怒骂的味道。童年时,天真的三兄弟会在客厅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东躲西藏,还会躲到床铺底下去,找来找去,还真是找不着。玩过头时,还会吵起来。甚至,我会因为没有带两个弟弟出去玩而遭到父母亲的骂。有时还会因为水果没有分平而争的面红儿赤。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幼稚,可笑。也正是有这种成分在,才有至今想起来家的那种感觉。
家,又是酸甜、苦辣的味道。父母亲除了承担生活的重担外,处处还得忍让。父亲因奶奶“四类分子”身份一事而经受了太多的打击,流过了无数辛酸的泪水。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承受新盖的房子被人推倒的巨大打击,忍气吞声。还得面对承包窑厂时,合伙人受人挑拨,临阵逃脱的残酷现实。无奈,父亲忍痛割爱,请母亲给您挑窑泥。因为过去的哭、辣、酸才有如今的甜。
家,细细品尝,有无数种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更难以割舍。成家后,我与父母亲分家了,但他们对我的关心,呵护不少于从前。种烟叶的那个时候,父母亲不仅要完成自身的任务,还会经常帮我的忙。记得一次打烟叶,大雨滂沱。傍晚,我回来很迟,感觉有点累,就躺在烤房的床上睡着了。母亲不放心,就跑到烤房去找我,见状,摸了摸我的额头,烫烫的,感觉不对,立马叫来了卫生员,一针过后渐感舒服。这就是分家不分心。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法割舍的家的味道。虽说分家了,但家浓浓的味道没变,依然是那么的温馨。
其实,有些味道不是靠嗅觉而是靠心灵去触摸的。朦胧的灯光照亮了一堵记忆的墙,墙上的全家福,快乐的笑容,定格在镜头中。那股幸福的味道每每想起都会令我陶醉。
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也在外头买了房,又有了一个新家。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时,妻子会笑着说:“回来了,累了,歇歇吧。”马上递上一杯热茶。吃饭时,她会问:“喝酒么?”当我晚归时,她会为我守住一盏心灯;当我寂寞时,她会陪我一起看电视;当我清贫时,她会愿意和我共度难关,与我共创财富;当她晚归时,我会为她开着门,为她做些家务事;当父亲来时,我会为他倒酒,为他盛饭,叫:“爸,吃饭了”;当儿子逢年过节回来时,他母亲总会为他做点好吃的。临走时做父母的总会千叮咛万嘱咐,儿子会说:"爸、妈,我走了,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您两也不要那么累了,要好好保养身体”……这就是家的味道,一种难以言表的味道,我爱这种味道。
亲情,是属于家人味道。感动,是无法抑制人情感。有了感觉,有了味道,就像在人生旅途上留下脚印,只要碰码就会想起过去的曾经。
家,是酸甜,是苦辣,苦辣酸甜,诠释了家的味道。家有嬉笑,有怒骂,怒骂嬉笑赋予家的温暖。家,是浓浓的爱语;家,是絮絮叨叨;家,是一页页翻过去的琐碎的日子。
家的味道就是:春天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作者简介:
廖道进,福建省邵武市人。喜爱文字,爱好写作。追求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最真的情愫。文章常刊登于报纸及网络平台上。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