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发
文/李冬平
我从没想过那家毫不起眼的理发室居然也号称“发廊”。师傅六十开外,矮个子,中等身材,古铜色的脸上神情严肃,完全一副生活重压的样子,使人一看,其实本分厚道。老师傅手艺精湛,手法柔和,技术老道,言语平和。
言谈中,我得知师傅原是理发社“退休”出来的,儿女早已分灶另过。各干各行,各管柴粮。没人理会“退休”之后工资是否够花,生活能否身体力行。言无尽处,老师傅倒也淡然,却已引发人们不尽唏嘘。
都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可在现实生活中,“儿子”其实只是名词,——延续香火,传承道德,堵着世俗的嘴,忽悠虚伪的心。无非可在人前炫耀,咱有儿子!
然而,事实告诉我,倘若家教不严,家风败坏,只能是豪门多纨绔,寒舍无孝子。正自浮想联翩之际,发屋楼上传来了富有节奏的“啪啪”声响,间或偶闻某种呻吟……
让人很容易的往那方面想,及至面红耳赤,心跳加速……
不能吧!就这写着“拆”字的老旧小店,普普通通的老年顾客,年高辈长的理发师傅,本该在家牵手孙儿,颐养天年,怎会……
我停止探问,却又竖起耳朵,试图尽可能多的捕捉住那些巫山云雨般的信息。老师傅也是瞬间一愣,不过却也很快恢复平静。本然按低了我的头部,心无旁骛的继续着他的操作和话语,只是提高了声音贝芬。
老师傅的如此举措使我不再心猿意马,没再脸红心跳。毕竟年已不惑。也许世事变迁,时道使然,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能够抓到老鼠的应该算是好猫吧。
于是我便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想,又什么都敢想,只待放松心情,信马由缰。
照直说,我是思想开放却又比较传统,原是见不得那些霓虹闪烁光怪陆离的新式发廊。只要进去了,正常的随便做个理、烫、染、吹,最少五十打底。不说如今怎么落魄,我委实无法消受。所以选了这么家“发廊”,自然没想过有何收获。
老师傅为我理过发后叫我坐着别动,他把洗脸水端到我面前,示意我埋头洗发。我决定配合,闭上眼睛继续洗耳恭听老师傅天马行空般的胡拉乱扯。
此时,耳畔却又传来了木质楼梯上杂乱无章的脚步声。前后不到两分钟,这么快就完事了……? 好奇心迫使我再次胡思乱想。脚步声却朝我而来,这使我不禁心跳加速!悄悄睁开一只眼睛,分明是位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女人在往理发师傅的口袋里心照不宣的塞钱。然后随着一位衣着光鲜油光满面的老男人扬长而去。
我的心不禁一阵阵发颤。这个社会到底怎么啦?刚刚出去的男女看起来应该是理发师傅的儿子辈吧?可这“孝敬”未免也太直接了吧……
就这功夫,老师傅已经帮我把头洗好,撤去一应物件之后又拉开架势要为我掏耳、剃须、刮脸。我赶紧站起身来,打听清楚理发费居然只要三块钱后早已付账开溜。
离开这家理发店后,我的心里就一直在想:老师傅技术精湛,服务周到,更兼年高辈长,如何又要兼顾起“发廊”业务了呢?但我回头又想,三块钱理一次发,确实太大众了!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