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星星的孩子
文/赵楠
在黑夜里前行,谁又不是寻找星星的孩子?
记得小时候最怕黑了,那时候的夜特别黑。我们常说“伸手不见五指”是确切的。晚上走路,如果不拿手电筒,连回家的路也不好找。于是小孩子天一黑就不敢再出门了。如果有什么事耽搁了,天黑下来,摸黑回家的话,那是很可怕的事。万一遇上,那就祈祷天上会有星星。抬头如果能看见漫天的星辰,天就不至于黑得一丝儿逢都没有,心也就可以安稳些了。
自从住进城里,真正的黑夜就不存在了,各色的灯光照亮城市的上空,正像郭沫若笔下的天上的街市。
常常在夜间抬头向天空望去,晴朗的夜晚也只能看见几颗星星孤独的挂在天上,其实心里明白:繁星一直都在,它存在于视线之外。是黑夜不夜,湮没了星星。
去年夏天,应一位朋友之邀去乡下度假。乡村的夜晚总是黑得特别早。有一天晚上,我们来到一个紧靠水库边的小村庄,几个朋友在村头的鱼馆里相聚。到了鱼馆,我们选了一条十多斤重的大鱼,让老板做成各式各样的佳肴:一鱼多吃本是他们馆内的特色。那真是美味,实在是让人难忘。特别是水煮鱼片——麻辣够味,关键是那鱼,是刚从水库里打上来的,鱼肉又鲜又肥又嫩,天然的美味,让人大饱口福。
吃过饭后朋友又带我们到了水库边上,天实在是太黑了,我分不清哪儿是水哪儿是岸,只有紧跟着他们往前走,但是心里却很是害怕。也许是因为他们对这里比较熟悉,他们走得很从容。他们大步地向前走,说是要去洗澡。我本来心里发毛,一听更是吓坏了:因为我带着我的女儿。七八岁的孩子,什么也不懂,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本身孩子性格就比较野性,一个劲跟着往前冲,哪里知道什么危险。我只好紧紧地牵着女儿的手……
朋友一家要带儿子下水洗澡了,也要带上女儿一起去,我实在是害怕极了,可能真的是对这儿不熟悉吧,我我分不清水和岸的界限,更不了解水的深浅:水下有没有砂石,有没有泥藻,越想头越大,就一个劲地劝女儿:“你不要去,这儿我们不熟悉,水有多深?水下什么情况?天太黑,我们什么也看不清,对这儿不了解,妈妈害怕……”还好,女儿虽小,但是很懂事,虽然想去,但是还是没有去。
我们娘俩,退回到村头的桥上等他们。
这座桥还算宽阔,大约有十来米宽,五百多米长吧。我们站在桥头上,定下心来看这夜色,周围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城市的嘈杂,路上也没有行人,到处黑黢黢的。除了如兽脊般的远山,就是远处的朦胧的白茫茫一片了,我知道,那是水库。但是我想我还是分不清水和岸的界限。眼前只是黑漆漆的,让我想起小时候常常看到的夜空。
乡下的夜,格外的静,格外的黑。仿佛一切的事物都闭紧了眼睛。
我伸出双手在眼前晃了晃,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女儿问我:“妈妈,怎么这么黑呀?”我告诉她,这就是黑夜。“这样黑的夜,到哪里去找路啊?”我告诉她,不管多么黑,只要有星星,就不用害怕。其实夜本就是黑的,只是我们平时看不到。“那是城市里的灯太亮了!”我说:“是的,是城市的灯光照亮了黑夜。我们现在看到的才是真正的夜,如果没有月亮的晚上,再加上阴天,那就更黑了。在漆黑的夜里,人们最盼望的就是光明了,于是人们就燃起了灯火,夜就不黑了。”
我暗想:黑夜多么美呀,它给人一个广邈的沉思的空间。黑夜是自然给予我们的另一双眼睛,多少人是在黑夜里燃起了明朝的希望啊!城市的灯太亮了,我们也就体会不到它的美了。自然给了我们一个黑夜,也给了我们一个白天,这是自然的规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遵循了自然规律。如果没有黑夜,那人们不得会疲累至死?
“你看看天上!”
“呀!好美呀!好美的星星,我看见银河了,书上有,可没有现在的漂亮。我一直在寻找星星,今天终于找到了!”听了女儿的话,我顿时有些震惊:我一直在寻找星星?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在寻找星星?应该是吧!
看夜色苍穹,广阔无边,那漫天的星星闪闪烁烁,极力展现出自己的光芒,因而形成了一个美丽又奇妙的夜空。给人以神秘之感,又如梦幻一般。在繁星的衬托之下,夜空显得更加深邃而湛远,让人充满无限遐想。人们在不断地向太空探索,就是因为它的神秘莫测吧?
星星离我们很远,夜还是很黑,但是只要有星星在,我们的行程就会有方向。
我曾经也是一个孩子,总喜欢在夜空里寻找天上的星星。一次次跋涉,一层层夜幕,一个个追寻……
无数个黑夜里,令人感到害怕。可是,在寻寻觅觅中就能找到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它们能给人指明方向,所以追寻着星星的孩子,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女儿正在成长,她只是一个单纯地寻找星星的孩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寻找星星的孩子。
“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十五年来明月夜 何曾一夜不孤眠”。我想:自古及今,在每一个暗夜里都会有无数个“寻找星星的孩子”吧。
作者简介:
赵楠,女,常用笔名:兰盆,山东临沂人,教师。喜爱文学和书法,现为山东省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教育教学类论文散见《语文报》、《语文周报》、《语文世界》、《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报刊杂志。作品散见于《临沂日报》,散文诗歌在《品诗》、《沂蒙诗社》等公众号上发表。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