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今的五年来,浙江省之江诗社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民政厅的正确领导下,在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论述,为新时代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进一步贯彻“双百”“两为”方针,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做了一些工作。下面分三个部分汇报。
一、积极开展诗词采风培训征集等诗联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学习宣传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做好浙江大花园的精美文章。
之江诗社历来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为己任,同时又富于时代责任感。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再到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歌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勇士,和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直到学习落实二十大精神,全诗社社员数百余人次参加了诗词联曲赋的作品征集创作活动,收集各类高质量作品两千多件,多次受到省诗联学会的通报表彰。
2014年到2019年,围绕“四条诗路”文化带战略构想,我社和杭州运河集团、省诗联学会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千里运河万里诗”——第四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的诗词征集活动,通过多次采风共征集诗词作品1630余件,影响遍及海内外,荣获“千里运河万里诗——京杭大运河主题诗歌创作大赛”组织奖。
2018年至2019年,为配合省诗联学会关于”绿水青山都是歌”的采风创作活动,诗社组织80位社员社友先后赴全省28个乡村,采风创作1000余诗词联作品,深刻感受和热情讴歌了新时代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中所涌现出来的新风尚、新气象。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社隆重举办了“之江•中来——浙江省之江诗社庆贺新中国七十华诞吟唱会”,协助举办“党的旗帜永远飘扬——红色主题文艺晚会”和“浙江革命历史文化书法大展”,省市部分领导和各界友人数百人出席了吟唱会、晚会和展会。2021年,我社征集红色诗联1500余件,评出各类奖项260件,特邀作品100余件,与省诗联学会合作刊印发行《党旗百年红——浙江百个红色教育基地诗词楹联作品集》,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社于5月在杭州、长兴两地组织“繁花与共”诗词书画展,向市民积极宣传抗疫英雄事迹,得到了省市各界的好评,有1000余人次参观了展出。
我社培训和评论工作长抓不懈,先后组织和参与了多场诗词、楹联、散曲培训活动,为发现和培养新一代诗人做了大量工作。五年中分别参与组织了杨叔子院士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育新高级中学诗教座谈会、浙西词派暨清溪文化研讨会,主编或参编出版发行的评论集有:《浙江省之江诗社平湖陆永祥词研讨会萃集》《浙西词派暨清溪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一批论文公开发表,其中有两篇入选中华诗词学会华夏奖优秀论文奖。
二、自觉配合做好诗词之乡和诗教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做好诗词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进军营工作
我社积极响应中华诗词学会号召,联合各地诗友,因地制宜,广泛开展“七进”活动。五年来,我社组织社员社友,先后赴杭嘉湖绍金和武警司法单位,开展了“诗词曲联七进”活动,共完成各类诗词曲联作品千余件,先后授予三地“浙江省之江诗社诗联书画创作基地”匾牌,兰溪、嵊州、平湖、萧山、长兴和杭州育新高级中学的诗教先进和诗词之乡创建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今年开展的“守好红色根脉,宣传山海协作”平湖诗词采风活动,还得到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
2017年4月,我社成立散曲研究会以来,积极配合长兴臧懋循纪念馆、兰溪李渔芥子园、遂昌汤显祖纪念馆、瑞安高则诚纪念堂申请授予“中华曲文化教育基地”,配合嘉兴王店镇曝书亭申请授予“浙江省散曲文化教育基地”,配合兰溪成功创建省散曲之市。配合完成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组织编写的《人世情散曲丛书》之《军旅情》《民族情》《长城情》,主编出版《手足情》。
2022年,配合运河二通道工程建设,我社提出了诗联文化长廊建设的建议,此举得到社会很大反响,目前已经征集到诗联作品2650余件,后续工作正在推进中。
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诗社工作补短板、出亮点、重成效,抓好诗社队伍建设,重视社员发展工作,班子团结,努力在诗词界树立较好的社会影响
五年来,我社始终重视诗人队伍建设,以党建为引领,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对于其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指示,尤其强调学深学透,活学活用,把它落实到诗社全体社员的创作评论和普及中,做到诗德第一,作品立社。诗社党组织和社长一班人十分注重团结,遇事多商量,“分工不分家”。五年间,我社均合格通过省文旅厅和省民政厅的年检,赢得了诗词界较好的声誉,“浙江省之江诗社”词条入选《浙江文学志》。2021年11月,我社获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度品牌社会组织荣誉称号,社领导分获年度社会组织领军人物和年度社会组织突出贡献工作者荣誉称号。2022年社领导再次获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领军人物荣誉称号。我社除为省诗联学会输送大量骨干力量外,还兼有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四名、中华诗词学会乡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一名、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委员两名、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一名、中华散曲之家荣誉称号一户。
五年中,我社创造性运用网络平台开展采稿、审稿、组稿,大大提高了诗刊采编的效率和质量,并成功运用于《手中情》的编审,和省级机关诗词大赛、瓯江山水诗大赛的评选工作,显示了我社创作编审与评审水平。2019年1月,诗社网络平台项目通过省市信息化专家的论证,被认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成功融合。2022年11月22日,诗社因此应邀出席中华诗词学会的“数字化时代中华诗词发展高峰论坛”。
2018年我社参与指导的《重要文化场所的诗词楹联亟待规范》的省政协提案(第662号),三议G20展馆楹联的修改稿和创作稿,最终圆满完成修订工作。在此基础上,诗社又两次参与提交了“重要文化场所诗词楹联提升”的相关建议。2021年10月27日,省文旅厅发布“高等级旅游景区楹联匾额专项提升行动”有关通知,我社配合省诗联学会拟订下发了《高等级旅游景区楹联匾额专项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试行)》,并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具体指导。
在国际交流和姊妹艺术交融方面,诗社协助举办了《春天的记忆》“浙里韵香诗书画印联袂汇展”,将现代诗和古体诗,将诗词与书画印艺术结合展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诗社和有关单位合作的《基于WEB的中华诗词鉴赏》课程和“汉俳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研究”获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立项,并顺利完成,面向全球播发和推广。我社理事陶大国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三国宝马图》等1800多幅骏马图,无偿捐赠给亚运会组委会。我社理事章怡青受邀参加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主题展活动,演奏浙派古琴,展示杭州文化魅力,传播亚运美学文化,为杭州亚运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