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南高村地处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奇村镇,距城区20公里,东依金银山,西接奇村温泉,南通忻州城,北邻金山湖,奇顿公路贯穿东西,312省道自南而过,村东村北有二广高速、沧渝高速跨越。全村有耕地7000余亩,3700口人,灵山秀水,人才辈出,有闻名遐迩的南高地热温泉,亦有享誉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摔跤项目,还是名扬三晋的全国卫生村镇。在这片热土上,父老乡亲享政策之天时,兴山河之地利,聚民众之人和,在改革开放和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踔厉奋发,大显身手,创造了卓越的壮举和辉煌。作为栗氏家族的后代们,为了这片土地的富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值得赞叹。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鹳窝。”据南高栗氏家族第十四世栗志恭先生考证,南高栗氏始祖于明朝年间从洪洞县迁来。始祖栗仲仙大约生于1545年,在村南安营扎寨,开荒种地,圈地盖房,娶妻高氏,生子尚仕,在世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去世后葬于栗家园祖坟。五世祖成岭生子栗奇,娶妻连氏,渐始兴盛。随后逐渐修宅盖房,人丁兴旺,繁衍至今,已逾三百人。史上涌现岀朝阳、荣阳、茂阳三兄弟、逢春、同春、承春三奇才、栗作舟、栗广恒、栗银锁、栗庆元等名人。由于年代久远,记载不全,流传甚少,本文所涉及的南高村栗氏家族精英们,均属当代。
今年已93岁高龄的栗子善,现居太原。1937年10月,忻口战役打响,在八路军120师和西忻县抗日政府的领导下,南高村组织了100多名民兵,到播明一带破铁路割电线,使日军交通运输线一度瘫痪。日军组织四百多鬼子疯狂报复南高人民,于1938年阴历二月十二日,火烧血洗南高村,将70多岁的栗成德老汉当做刺刀靶子活活捅死,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高惨案”,使46名群众遇难,50多人受伤,3000多间房屋被烧毁。从小目睹了日寇暴行的栗子善发奋读书,于1948年7月参军入伍,在解放太原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并光荣入党。接着,又挺进大西北,荣立三等功一次。解放后,担任了连队文化员,1953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担任了师干部处干部,后任师司令部参谋。1963年,为营级干部。次年转业回太原,担任企业党支部书记。为行政十五级,1990年离休。
栗文元于1948年6月入伍,加入忻县晋绥六分区二十团,担任司号员,参加了解放忻县和太原战役。1953年,赴朝作战,修建机场。在挖掘美军投放的未爆炸的定时炸弹中,勇敢机智,荣立三等功。1955年回国后,参加华北金属结构厂建厂工作,担任财务科长。后担任建筑材料机械厂中日合资华兴公司总会计师、副总经理等职,1995年离休。
已83岁高龄的栗志恭,与我父亲关系甚好,我尊称为成元叔。他是我们村我们家族为数不多的老一辈文化人,1959年入党,1961年参加工作,其妻也是同村人,是老忻县师范毕业生。他在忻县行署计委工作20年,后任计委机关党支部书记。接着担任了忻县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调任地委农工部副部长,兼任忻州地区专业户协会秘书长,又任忻州地委干部下乡办公室主任。1997年,任忻州行署农委副主任,2000年退休。
栗志恭为人谦逊,和蔼可亲,当年在计划经济年代,村里人找上门求他买机械化农机具,他满口答应,并手把手教给大家如何使用,还同村干部一道共商脱贫致富大计。作为农业专家,他发表过很多论文,也喜欢写散文。2010年,他写的散文《送别》在全国散文作家论坛散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令人骄傲的是他的三个女儿,个个容貌出众,才识过人,在政界经济界颇有建树。
他的大女儿栗艳秋,幼年时长期随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毕业于山西大学机算机系,先后在忻州地区商业局、忻州市委组织部、忻州市经贸委工作,后调入忻州市人大常委会,担任人事工委主任,现任忻州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她是市人大常委、山西省优秀女共产党员、省妇代会代表。
艳秋的二妹艳冰,从大学毕业后,先在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担任业务经理、支行行长,2004年取得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受聘于香港东亚银行北京分行工作。2005年起担任东亚银行天津代表处首席代表、天津分行行长、石家庄分行行长,并当选为石家庄市政协委员。2018年,任东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
三女儿栗艳曙从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毕业后,又取得了美国普渡大学、奥本大学全额奖学金留学,先后取得农业经济、林业经济、统计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受聘于德克萨斯州政府工作。2013年,受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机构官员,后受聘于美国佐治亚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政府林业经济顾问,继续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林业经济课题研究和国际项目合作等工作。
栗志恭的弟弟栗志坚从山西省邮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五台山微波通讯站工作,后调入忻州市邮电局,从劳资科长任上退休。其子栗新栋,从太原工业大学毕业后,供职于中国电信忻州分公司,历任岢岚电信、定襄电信、保德电信经理,后调回忻州电信担任政企部主任。
栗福生是我本家爷爷,也是我小学同班同学,1995年1月起担任村委主任,后任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十一年。在其任上,发展温泉疗养旅游业,振兴摔跤事业,为村里办了许多实事好事。2007年,卸职后,担任奇村镇政府文化站站长,为繁荣文化不遗余力。
南高村被誉为“摔跤之乡”,兴起于唐代,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实力雄厚,有国家运动健将12名,夺得全国冠军25个,有国家级教练员9名。栗省刚、栗建伟是土生土长的专业和非专业跤手,都取得不俗战绩。
不仅如此,栗氏家族子孙走南闯北创大业,千辛万苦谋发展,考公务员的,当工人的,参军的,开店的,跑运输的,建蔬菜大棚的,办企业的,各显神通,一展身手,还涌现岀大学生和研究生多名、如名师栗志儒、栗庆元,大学教师栗俊田,泥瓦匠栗富明,正骨接骨栗福万,建筑工头栗建文, 气功武术师栗万年,器乐栗跃文、栗素平,屠夫栗喜全,事宴礼簿掌管栗在成、温泉农家乐栗东旭等一大批能工巧匠。
南高村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有我日夜牵挂的父老乡亲,前辈们激励我们走岀了乡村,走向外面更精彩的世界,也激励后代们不忘初心,刻苦学习,艰苦奋斗,为家族谱写新的光荣。家族代有人才岀,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栗氏家族的希望,也是栗氏后代孜孜不倦的追求!
作者简介:栗旭晨,山西省忻府区人,忻州市广播电视台资深媒体人。山西省百佳新闻工作者,荣获全国新闻工作者荣誉证章,《月亮湖》文学平台主编,《蒙东作家》《作家地带》签约作家。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著有散文集《梦里花落》《梦里花开》,散文《天际飘来一声“哎”》获“蒙东杯”首届“爱的盛宴”全国征文大赛特等奖。《杨胡的葡萄熟了》获全国第二届“郦道元杯”文学作品大奖赛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