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房里的灯光
文/王增锐
爷爷去世后,父亲把奶奶接过来,住进了配房。配房里冬有暖气,夏有空调,比奶奶的老屋强多了。
住进配房,奶奶倒是很清闲了:饭不用她做,熟了之后,母亲就扶她来正房吃;吃完饭母亲也不用她刷洗,她就弯着腰,颠着小脚再返回配房。一日三餐都如此。
奶奶见母亲没什么要她做的,便开始找活儿做:补补叔叔穿过的旧衣裤,拆洗她们盖过被褥……有时我来母亲这里,见奶奶一人呆在配房怪凄清的,就去屋里躺一会儿。我一去,奶奶便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儿,问这问那唠叨个没完……
该拆的拆完了,该补的也补上了,冬天也到了,奶奶就整天紧挨暖气盘腿坐着。我每次走进屋就问:“屋子里冷吗?”奶奶总是咧着嘴说:“冷,很冷!”——屋里明明很暖和,怎么奶奶还觉得冷呢?…… 一听奶奶说冷,我和母亲就赶紧给她烧炕,父亲忙着照看炉子,再没有别的办法。
后来,奶奶不再嚷冷了,但在屋里呆不下了,经常偷偷出大门;一出去,就再也不回来,直奔她老院走去。别人看到后,告诉她迷路了,领她回来;她却说,没错,那就是家。别人没办法,就来叫我们。我们把奶奶领回来,问她为啥总往外面跑。奶奶便说,想去老院看看。几次下来,母亲被她折腾憷了。母亲对我说,你奶奶在老院住惯了,想老院了,等天暖和了,你陪她去老院看看。为防止奶奶再走出去,母亲白天就紧闭了大门。
母亲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可奶奶晚上又开始折腾:晚上当她们睡下后,配房里却亮着灯,奶奶不睡觉,在屋里翻箱倒柜,拾掇东西。配房里的灯光直射到母亲正房里,她们自然也就无法睡。每次父亲招呼她将灯熄灭,可过不了多长时间,配房的灯光又射进屋子。父亲一夜不知招呼她多少次。 奶奶这个习惯就保持下来。母亲她们每晚自然休息不好,没办法,奶奶老了,人老了都这样。
叔叔在城里居住,每年春节都回家过年。自从爷爷去世后,奶奶搬过来,叔叔两年没回家过年了。这年刚过,叔叔打来电话说回家。我赶快把这消息告诉了奶奶。当奶奶听了后,张着嘴,瞪着我好半天…… 后来,听母亲说,我把叔叔要回的消息告诉奶奶,奶奶晌午没怎么吃饭就去了配房。在配房待到半过晌就再也呆不住了:在院子里颠着小脚儿一圈一圈地转;见到她便追着问:“咱那‘亲戚’来了吗?见到父亲也追问:“咱那‘亲戚’来了吗?”母亲说,奶奶神色慌里慌张,两年不见叔叔,肯定是想坏了。
叔叔回家陪奶奶住了两夜,就偷偷离开了。
那天中午走时,我送的他。临上车,叔叔心事重重地说:“在家住了两夜,你奶奶唠叨了两夜;她不让我回城了,硬要搬回老院,留下来和她一起过……”
“奶奶说没说在这院住哪里不随心?”我听后忙问。
叔叔紧皱眉头摇了摇头……
叔叔走后那天晚上,我去了母亲那里。
他们已吃过晚饭,坐在炕沿看电视。我不解地问:“今晚怎么有时间看电视?”由于奶奶夜间总亮灯,她们每晚睡得特别早。
母亲叹了口气说:“一年多没睡囫囵觉了,你叔回来这两晚睡得别提多塌实了!……现在还不想睡。”
我望着电视,心不在焉地说:“叔叔走了,夜间,配方里的灯又得亮了。”
母亲顿了顿,忧心忡忡地说:“你奶奶下午见不到你叔,又颠着小脚儿在院子转;见到我便问:“咱那‘亲戚’走啦?……”她脸色憔悴,神情失落,让人见了很不好受!”
我听了迫不及待地说:“奶奶以前总偷偷往外跑,原来是想回老院去住。这次叔叔回来,奶奶强烈地让叔叔留下,并且要求和她一起搬回老院去!当她得知叔叔走了,肯定很失望……”
“是你叔告诉你的吗?”母亲忙问。
我点点头。
“搬回老院去?这院有什么不好?……” 母亲听了满面愁容,又不解地问。
“把你叔叔留下?不是有我们在她身边吗?有什么话不可以对我们说?……你叔叔一年回家一次,他究竟哪方面值得你奶奶对他那么依赖,那么信任?……”坐在一旁的父亲听后再也沉不住气了,站起身激动地对我说。
我想了想,犹豫了好一会儿,低声说:“叔叔虽然每年回来一回,可他每次回来都与奶奶睡在一起……”
俩人听后对视了一下,然后眨了眨眼,慢慢低下头再没说什么……
第二天一早,母亲就过来和奶奶商量,让她搬到正房,和他们一起住。可奶奶硬是不肯,说一个人住惯了,挺好的。我也做了半天工作,还是不顶用。没办法,白天,母亲和父亲就来配房做饭,和奶奶一起吃;晚上,将电视机搬到配房,和奶奶一起看。这下奶奶高兴得不得了,边看电视,边不住地唠唠叨叨——直到她睡下,母亲他们才悄悄离开,每天都这样。
从此,母亲他们在夜间再也看不到配房里的灯光了;他们说每晚睡得很踏实,很香甜。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