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宴席
文/方朝军
乡下老家的宴席一般逢婚丧嫁娶或为老人祝寿之事而举行,属于那种流水席,不像城里酒店里面所有的亲朋好友坐好了一起开,而是至亲好友及远方亲朋先坐满,吃好送客走了再轮到帮忙的乡村邻里就座,而就餐的方式是不一致的,后者一起将菜饭全部端齐了用餐,前者是一碗一碗轮流吃的。
主人逢做事前,需要将整个流程中的项目、人员、时间等做个合理的计划,如行政总管、行堂、烧水泡茶、洗碗等项目,思考完毕便请当地有一定的文化人用毛笔写在一张红纸上(丧事写在白纸上),字体一般为小号楷体为多,字体端庄而圆润,写毕后张贴在屋内墙上最显眼处,以便于大家通阅,大家通阅时的神情如同古代的状元揭榜;逢喜事宴席厨子与烧水等人在事情完毕时主人是要给红纸包的,以答谢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当然给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厨子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的手艺毫不逊色于专业厨子,特别是一些农村土菜,他们做的比大饭店的味道还好,通常是办宴席的前几天,主人就与厨子联系好。厨子提早忙完自家的农活,待到日子上,如期而至。
厨子到了主人家,捞起鱼塘里的鲜鱼,拾缀好,用大锅蒸煎好;然后出锅放上酱油和鲜嫩的葱菜,一盘盘剩好,到时浇上汤汁就可上桌。山芋粉做成晶莹的粉皮,放在瓷盘里备用。妇女们在厨子的指挥下,拨去鸡鸭的毛,细净放在木桶里。一应物品大盘小盘地摆在案板上,放在风凉处,就等待第二天开席。
农家的厨房很宽敞,土灶上一般有两口大锅,锅分一大一小,大锅一般平时很少用,基本在自酿白酒或蒸煮核桃等时候用到它;小锅是自家平时烧饭与炒菜专用的,旧式的灶台还描有花草或鲤鱼图案,现在,这些已经不多见了,大多是用白瓷砖贴面,不过水箱还是有的,煮饭炒菜的同时可以加热冷水,另保留一些传统的习俗,如还在灶的正上面贴有灶神爷的画像,并附有对联,曰:“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横幅“灶神之位”,折射出主人的内心祈求神灵保佑自家家业兴旺的良好夙愿。灶下有一个低矮的小门,以便通风及柴草进入。
盛放菜肴的案板是主人家临时把木板门卸下,搭在两条长凳上支起来,上面整齐堆放着一盘盘备好的菜。饭是用大木桶蒸的,将米淘洗好后,放在大锅之上,锅里面放好水,水基本上干了饭也就蒸好了。临阵之时,厨子在灶间挥勺忙个不停,一边用肩上的毛巾擦汗,一边不停的吩咐伙计配菜下锅。
客人来后先在帐房上帐,然后由接待泡水上茶,随后自由活动,如与相识之人聊天嗑瓜子、搓麻将、打老K、走象棋等,待到总管大喊一声“大家上坐了”,一切活动便嘎然而止,大家围在八仙桌旁的四条长条凳上坐下,开始享受主人已经备好的糖果及零食。上菜的人乡下人称其为“行堂”,有种古代店小二的遗风,行堂也设有一个总负责人,称 “行堂头子”。行堂的人员构成一般是主人请来的左邻右里,他们端着盛菜的紫红色木托盘,脸上沁出汗珠,笑着长长地吆喝一声:“让啦”!靠近桌边的客人便侧出身子,让出空间,以便他上菜撤碟。
乡下宴席的客人大多是朴实而豪爽的农民,他们穿着洗净的粗布衣裳,黑红的脸庞略显拘束地带着憨笑,虽然互不相识但友好热情。大家各端一只杯子,或白酒或饮料,自斟自饮;城里来的人看看刚洗过的碗筷还带着水,就用纸巾一遍遍的擦,惹的旁边的农人友好的注视着,自己也会笑笑而不好意思起来。
农家的酒席桌上,每桌都有“酒司令”,他的使命是代表主人一杯杯的给大家倒酒劝酒,要让人喝的尽兴为止。大家大声说笑,互不让菜,乡下人问问城里的新鲜事,城里人探听乡下的趣闻,气氛热烈而融洽。坐在靠近上菜处的人,在每道菜端上来时,都会把菜盘挪到桌子的中央,方便在坐的人夹菜。
酒席上盛菜的都是大盘大碗,高高的冒着尖。家养的土鸡土鸭烧得喷香,放上刚从菜园里摘来的青菜心,味道鲜美香浓。农村厨子做的红烧肉很有特色,块大而油亮,用锅炖的时间长,尝一口,肥而不腻。粉皮与皮蛋加入鸡汤、木耳做的三鲜汤,鲜的让人舌头转不过弯来。蔬菜一般是农家园子里自种的,大锅猛火炒,原汁原味,远比平时从菜场买的新鲜得多;肉园子也要比城里饭店的大一倍,那味道更加纯正鲜美。
在用餐的同时,桌子底下农家猫狗们也来摇尾巡查,它在等待人们扔下的肉骨头。猫抢不过狗,则气呼呼的翘起胡子,在一边瞪着眼。有时人们会故意扔下多点,让它们各有所获。
农家的宴席开始至结尾依次轮流而上来一般为十二大碗,寓意为一年十二月,月月满盈;一般是挂面开桌,意为祝福亲朋好友们长寿吉祥,收尾一般是红烧鱼与红烧肉,意为年年有余,年年红红火火。由于每盘的数量很足,食量再好的人吃到一半过后就肚子撑饱了,酒足饭饱后告别主人离去,主人送上一些礼物,说上一些送别的话语。意犹未尽的人们,可以暂时歇息,待客人大致散去过后再安排这部分人相关活动及夜宵。
这就是乡村的酒席,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简介:
方朝军,男、1974年生,浙江临安昌化人;年少读书时就十分钟爱中国书法与文学,参加工作后业余时间仍不忘于书法与文学,文学作品多次在公司内部报刊杂志上进行发表。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