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的山粉糊
文/黄定来
母亲是于前年农历六月去世的,距今已经二年多了。母亲走后,我的梦中会不时浮现她的音容笑貌,醒来后难免泪湿枕巾。
回忆似潮水涌来,常常萦绕心头。而留在记忆最深处的,便是母亲做的当地很有特色的各种小吃,特别是我最喜欢吃的“山粉糊”。每每想起,就会涌上满满的幸福感!
三年前我吃到的母亲专门为我做的山粉糊,没想到竟是她为我做的最后一道美味!那天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清晰尤辨!
那天接到母亲的电话,说是要烧我喜欢吃的地方特色小吃——山粉糊,叫我回去吃。我犹豫了一下,本来没有心情去吃,也懒得走动的,可转而一想,这是母亲的一片心意呀,怎能辜负她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呢!老人不求什么,只想与孩子团聚团聚。知儿莫如母,知道自己的孩子从小喜欢吃的东西,也知道自己的孩子从小养成的秉性、喜好与习惯。这么多年过去了,世事沧桑,时事轮回,人心作古——什么都在变,唯独母爱没有变,还是永远保存着从小留在记忆中的那些固定思维!
当我踏进这个既熟悉又久违的老家,见到母亲眼眸中流露出的喜悦时,突然,一股酸酸的滋味涌上心头,不知是愧疚,还是对时下生活状态的感慨,不知不觉冰冷的液体模糊了视线。怕被年迈的母亲看出端倪,赶紧假装去洗脸,还被母亲心疼地“奚落”了一番:你最近是不是越来越懒了,这么大一个人了,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这么晚了还没有洗脸,不怕被人看到了笑话?数落归数落,她还是急忙去帮我打来洗脸水,我说不用你打的,还没说完,性急的母亲就向我递过来一盆清水,拿出了一块崭新的毛巾。
坐在家中,我与母亲像是阔别多年的亲人重逢,我像是外出辛勤劳作疲惫归来的游子。母亲好像怕我累了、困了,又怕我无聊,让我坐到沙发上,帮我泡了一杯茶,又拿来水果,打开了她自己很少看的电视,还安慰我不用心急,她这就去煮我爱吃的山粉糊。
看着母亲转身匆匆忙碌的样子,眼前又一阵模糊。本来想阻止她不用那么忙碌了,也想起身去帮她做点什么,但又不忍心打搅她为孩子所做的无私奉献。显然,母亲所做的全都是心甘情愿的,她所付出的一切辛劳都是非常乐意的,就如她所愿的那样,就是图个团聚。
可怜天下父母心!原来,老人这样的不辞辛劳,不图回报,只图的是一份哪怕短暂的幸福和快乐呀!
母亲年逾古稀,头发开始一点点地由黑变白,憔悴的脸上刻着劳碌的辛酸,她坚强地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她虽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但经历过艰难困苦的岁月,心灵遭受过巨大的创伤,知道人是无法与命运抗争的,她无奈地接受了一次次的打击和考验,慢慢变得坦然了,默默地包容着一切!
岁月是不通人情的,对谁都一样,不会对任何人偏心,也不会对任何人怜惜!
母亲已经步入暮年,不知道剩下的时光还有多久。但她也没有那么悲观失望,还是坦然地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她只是十分牵挂着自己的儿女,多想时时把子女叫来团聚一下,享受一下须臾的快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有时也不能如愿(因为大家确实各自都在忙碌着……),这是老人难以释怀的一个小小纠结。
等我猛然领悟到这份迫切心意时,负疚感油然而生,义无反顾地取消了其他计划,去母亲那里聚聚,吃吃她煮的那些味道似曾相识的小吃,尝尝她亲手做的儿时留在印象中的饕餮珍馐!既是重温我儿时那些不老的回忆,又让她一颗不安的心得到些许安慰,也好让她久阴的额上的皱纹暂时地舒缓一下,暂时地绽放一下。
所以,我去母亲那里,只能作袖手旁观状,当岸上看客样。看着母亲那个辛劳并快乐的样子,给她一些不多的自豪和些微的骄傲吧,这是母亲应有的尊严和子女的一份心意!
吃饭的时候,母亲还不时地为我夹那些我喜欢吃的东西,我说不用你夹,你自己吃吧。可她都推说自己不喜欢吃那些东西,或者借故说牙齿咬不动了。我知道,她是想让我多吃些,故意说她不喜欢吃。
我不知道,那天的母亲,会不会感到些许的短暂的幸福与天伦之乐?但从她满足的脸上已经读出了少许的欣慰,这就够了!
触景生情中,突然想起几年前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冯巩和朱军表演的小品里,朱军深情地对冯巩说:“巩哥,真的羡慕你,你都这么大了,家里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妈在惦记着你,你不感到幸福吗?”……是啊,我也这么大了,我也还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妈在时时地惦记着我,我不应该感到幸福吗?
光阴似流水流淌,一晃三年过去了。前年的夏日,母亲离开了我们,不知道她现在天堂过得幸福不?
思念母亲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她做的山粉糊,想再吃一碗她做的熟悉味道的小吃,就成为我遥不可盼的奢望了!
而这样的奢望,这样的情怀,又凝结成了埋在心底深深的乡愁!
作者简介:
黄定来,男,汉族,60后,浙江温岭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刊发在各报刊杂志,温岭市作家协会会员。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