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关行政事务管理服务工作
如何由常态化向业态化方向发展
宗玉成
【前言】
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工作纷繁复杂,专业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而且要有扎实过硬的职场操守技能。良好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工作环境,饱满的精神状态,完善的流程、机制和配套的工作体系是提升管理效能和实现品质服务的根本保障。为了进一步探索机关行政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撰写了此篇论文,与大家分享共免。
一、机关行政事务工作的现状
机关行政事务工作主要包括三大类,六部分,三十二项。第一类是工作计划类,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月度工作,本周工作安排,当日工作日程安排等。第二类是:信息传递类,包括文件收发,来电记录,会议通知,报刊收发,各类报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信息筛选加工传递反馈等。第三类是物资后勤,包括:执班,考勤,接待,采购,用车,用餐,出差审批报支,水,电,网络通讯,空调,电脑,打印,传真,监控,办工设施维护,安检,防疫,卫生保洁等。六个部分是指:领导交办,急事待办,要事特办,协调督办,限时速办,可以缓办的具体事宜。随着现代化办工条件的改缮,计算机远程联网,桌面同步功能,网盘、云盘大数据集成应用系统的开发等,为我们提升工作效率和实现海量工作流程化批次操作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因此,我们从事行政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挤出时间抓学习,不断向现代化办工的深度和广度进发。另一方面,要静下心来,向着以人为本,优化服务的领域进军。
二、机关行政事务工作面临的窘境与困惑
一是单位银根收紧,经费保障不足。原先按人手下拔的基本办工费用如文印用品费,纸墨费,水电费,车辆使用维护费等,因物价上涨已很难维系正常办公需求。二是人员兼职负载过重,影响机关事务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大丰某单位原有14名编额工作人员办公,经过改革改组后,3名后勤行政事务的责任合并到了一名工作人员头上,工作起来非常吃力。三是机制不活,调动不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常此以往必将磋伤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甚致产生消极负面的效应。笔者在调查问卷中发现,80%以上的受访者,对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岗位晋升机制持不满态度;90%以上的工作人员支持深化改革,激活动能。
三、行政事务管理与服务工作常态化中显现出来的短板
常态化行政事务管理遵循的制度体系是建立在党政分开,政企分割,条块疏远,人、财、物等行政资源统归于上级行政业务主管部门调配的隶属型模式下的被动式管理方式。这种垂直领导与矩阵式监管具有三个方面的明鲜特征。一是阶层类同,互不相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地位同等,职权利相当,大家方桌板橙一样高,谁也左右不了谁。二是分工不同,服务异从。行政事务纷繁复杂,许多打杂的活儿本属于服务的范畴,作为分管既不是高管,又不是顾主、业主,因此在职权利方面就显得难予界定。三是职业混兼,难予适从。单位人手少,既要当打字员,又要兼文书,既要能驾驶,又要会电工,修理工…没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多功能把式是很难肩负起“杂耍”的角式的。人们常说:官官官,官管官,大官管小官,可这“打杂耍”的无名小官一但发起威来,用起权来,却又似猛虎下山岗或似那棋手对决下,过了河的“小卒子”赛过了“車马炮”!
四 行政事务管理服务工作向业态化转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日益增强,社会各阶层的综合管理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升。全面现代化驱使着我们要向着全面高质量的领域迈进,作为机关行政事务管理部门肩负着行政保障体系服务领导,服务基层,保发展,保运转,保稳定,保平安,保民生的使命和重任。因此,在新的伟大变革的实践中,务必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潮流,以自我完缮,主动作为,锐意改革,创新思维的理念来改变传统保守,因循守旧的系统管理模式,不断向作业态化管理的新阶段挺进。本人所在的工作单位,行政事务管理虽然比起以往五年前,十年前要好得多了,但长此以往,必然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办公的新潮流。落后就要挨打,危机缊育生机,在各行各业都向着新的目标踔厉奋发,百舸争流的时刻,我们要以时不缓待,时不我待的姿态来抢抓新机,乘势而上,将行政事务业态化管理推向新的起源。只有破旧,才能立新,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放眼周边市区,改革的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党政机关吹响了集结号,企事业单位扛起了炸药包,党群组织社会团体千舟竞发,势不可挡,这种星火燎原之压力,真的让人心潮彭湃,跃跃欲试。
五 驱动行政事务管理服务工作业态化的步骤
房地产开发商的小区物业管理从不规范到逐步走向规范的历程为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路径和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必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来死搬硬套,而通过消化吸收和借鉴启迪+创新的方式则完全可以将原理复制、改良应用到工作实践中来。一要将行政事务的性质、类别、职业、功能、渠道、窗口、平台、网络、资源、运营模式进行细分。摸清底细,分类梳理,因势利导,开出处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理不清个头绪,摸不准个瓜。只有精准施策,才能跳出“误圈”,开出“良方”。二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绩效奖惩,责任追溯,岗位职能,指标评价,星级梯度,品质服务综合管理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活力在行政事务管理中释放出积极的正能量。三要以人为本,强化能力、本领、素质、技能提升,为高品质服务提供核心保障。要加强法制教育,形成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履职,遵章守规,遵纪守法的浓烈氛围。注重道德体系建设,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有机融合到素质建设的方方面面,从而以良好的素质来章显光彩的形象。为打造行业标兵、文明窗口、星级旗手奠定根基。四要注重顶层设计,建树四梁八柱,夯实行政事务工作转型升级的基础。改革和创新是永葆发展活力的根本。改革蕴藏着巨大的替能,创新驱动着时代的步伐,行政事务工作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在新时代现代化的征程上阔步前行。四梁指的是:政策、制度、机制和体系,八柱指的是:人才,团队、设施、环境、装备、载体、平台和品牌。顶层设计者要用高屋建瓴的眼光和智慧来精心谋化和布局,才能为行政事务工作拓新机,开新局提供决策支撑。
六、常态化升级与业态化提升有什么区别?
常态化升级是指按照既定的路径和远景期望值,通过宏观调控或微观干预等手段而促成目标提前实现的超预期发展行为。常态化升级是阶段性量变演伸递进与复合叠加的过程。而业态化提升,则是建立在常达化跃升基础上的由量变聚合成质变的过程,它具有裂变、突变、可持续性发展等特点。从标准的制定,到实现标准化是要经历一段相当慢长的过程的,而从标准化向产业化、品质化、规范化、模式化、品牌化发展更是一步一个台阶地,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成长阶段。当品牌化向数字化、业态化转型升级的时候,其量和质均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是由初级逐步向高级段渐渐演变并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梯进的,迈向文明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行政管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的产物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世界和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法宝。行政事务管理是现代行政管理中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鲜活部份,我们要静下心来深入研究,不断挖掘其充满智慧的亮点,并使之放大,为业态化新路径提供指南。
〔一、〕业态化是专业化的产物。
“学识百科,而业在专行”。三百六十行之所以能够行行出状元,关键就在于一个专字。俗语有:业久生专家,隔行如隔山的说法。道理也就在于此。行政事务圈子大,海量人才皆可容纳,但不精通文秘专业,你就握不好笔杆子,不精通财会的人,你就不会规范记帐,甚致连个财务报表都设计不出来,更别谈财务核算,审计,统计了。会开车的老驾驶,发动机声音一听,并可知有没有毛病或者哪里出了状况。只有一专二钻,才能练就成“行业里手”和“状元”或“专家”来。干一行,爱一行是本份,爱一行专业行是职业操手。业精于勤,而发奋图强则是功夫与修炼的真缔和本领。过去,我们选拔干和启用人才,讲究的是又红又专,现在我们选聘人才讲的是德才兼备。德是人品,才是本领,两者都是胜任机关行政事务专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前提。
〔二、〕业态化是职业化的衍生。
从职业经理到职业工人,从职场精英到职业农民。在一轮又一能的职场风暴席卷下,人们对职业技能、职务、职位、职业操守的概念逾来逾为认知。职业化是一种趋势,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伴随着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分工与协作的关系而演变的客观存在。换言之,职业化是专业化的产物,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新型职业群体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撑。随着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职业水准、职业技能、职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业与学历挂勾,职位与职薪挂勾,职务与晋级挂靠的链接系统正逐步完善。由此可见,业态化是职业化的衍生,或者说他是职业化的最高阶段。
〔三、〕业态化是数字化的佺译。
从实体经济到数字经济的跨越是人类文明迈出的一大步。在零到壹的数字横沟里,科学家们经过若干年的苦苦探索最终研发了电脑和计算机编程,后来又有了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人类一下子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数字图文转换,云平台大数据集成应用技术的革新又加速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让数控机床,数码编程,3d打印,数字货币,数据链,数据库,数字产业,数字经济走进了新时代,开启了人们的新生活。当今社会现代化办公离不开扫码、打卡、刷脸、刷屏。现代管理同样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软件的应用。可以断言:在行政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古为今用还是洋为中用,也无论是公有制,国有制还是民营制,私有制,只要用上现代化办公的工具和手段,你都离不开数字化技术和软实力的支撑。
〔四、〕业态化是现代化的动能。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斩新征程。到2035年我们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前程无限光明,任务十分艰惧,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用后人的智慧来攻克前人在发展过程中难以攻克的发展瓶颈和堡垒。行政事务管理中如何实现业态化迈向现代化?这道坎跨不过,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就要放慢速度甚致会受阻。这道坎要想顺利地跨过,就必须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来实现新的历史性蜕变。
七、驱动业态化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五项战略措施
一是要打破思维定势,大刀阔釜地深化改革。让机制建起来,让体系活起来,让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崩发出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闭关自守只能落伍,走出境地天地宽,不断深化改革才能走向文明,创造辉煌。二是要理顺关系,疏通循环。要理顺政企关系,疏通上下关系,协同内外关系,密切左右部门之间的邻里和弟兄关系。真正做到上下左右兼顾,密切部门协同,整合力量资源,才能达到统一意志,凝心聚力,大踏步全方位整体推进的效果。一场伟大的变革就好比挖沟或开河,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丈不通,万丈无用。不彻底扫除障碍就很难治理微循环,保障大循环,实现双循环。就象高铁提速一样,只有整个动车组上每一个零部件都适应高速运转的新节凑快节凑,机车才能够行稳致远,平安抵达目的地。三是要垂炼优胜团队。“统一、协调、诚信、精干、专业、创新、自强。”是优胜团队必须遵循的原则。优胜团队的成员要有集体荣誉感和使命责任心,充满自信是动能,团结协作是关键,团队精神是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战斗力的集中体现。四是要弘扬单位文化,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在企业文化不断章扬的当今时代,单位文化必须有所升华。这是高质量发展,高品味鉴赏的需要,更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尽管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与茶文化、酒文化等民俗单体、本位文化有所区别,但文化互鉴的魅力和作用却是相同的。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更是异彩纷呈,百花争艳,随着工业文明日新月异时代的到来,我们启能丢弃阵地,放任西方的或其它不健康的不高雅的邪文化腐蚀和侵呑我们的阵营和领地呢!补上文化缺失的短板,需要花上透花的功夫,拿出匠心打造的本领,要深度挖掘,推陈出新,更要善于作为,勇于创新,要趟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闯出一条既富有深厚文化底蕴,而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单位特色文化招牌。五是织密制度笼子,完善机制短板。
“无轨而不成方圆,缺规而容易失策”。制度是约束行为的规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不能走样,履责践行要一如既往。行政事务工作涉及若干项制度,除了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工作失误追究制,轮岗交流制,末尾淘汰制,业绩晋升制外,还有上下班制,日常考勤制,学习例会制,物资保管制,党员活动制,接待首问负责制,卫生保洁制,保密保安制,财务审计制等都要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充实和完善。只有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我们的工作才能跃上的台阶。
2022.12.18.
作者简介:宗玉成,江苏大丰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大丰区十佳科技标兵。多次获得农牧渔业部丰收奖和省科技推广奖,并申报发明国家专利10项。先后在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在新闻媒体发表“三农”题材的新闻、诗歌、散文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