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眠的图腾
文/王思捷
在偏远小城之郊,住着一位男人。他总戴着圆毡帽和一副眼镜,文雅而沉默。那是永远与世无争的一张脸,又似乎与世隔绝着。
男人不时在某个角落靠墙坐着,无所事事,只晒太阳。他靠着的墙壁,都有一幅幅或大或小的怪异的画,像一些图腾的形状。
这个小城的人们早已接纳了墙壁的这些绘画。他们虽然无法将之定义为涂鸦还是艺术,但与这些图案相处安然。经常还会有些人们,对一些图案研究,感兴趣的,猜测其涵义的展开一些讨论。当然更多的人对这些熟视无睹,因为大量的图案在他们视线之内存在着,也就不以为怪了。
男人晒太阳时全神贯注。过路的人们走到他附近,总要保持一些距离,绕过去。大家以为他周围的时光是静止的,默默路过,生怕叨扰。
男人住在一间不大的房子里。他是几年前搬到这儿的。
他房子周围是一片空地,没有邻居。
有孩子玩游戏时会跑到他房子附近,屋子里总是飘出植物的奇特香味,一些孩子垫起脚透过窗玻璃窥探究竟。
孩子们午后喧闹戏耍,玻璃窗外有眼睛盯着他,他都知道。但他不驱赶,不呵斥,听之任之。当然,每次他都不会中断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
午后的他,通常在用米水浸泡过的大瓦罐内下药草,慢慢熬煮。天色暮,药汁熬好了,倒在碗里,有些颜色。他不喝,只用指头蘸着放凉了的汁水,在桌上写写划划。
久而久之,屋子里的空气,房顶上的灯,橱柜里的衣服和书籍,都有了药草的味道。
其实一直有人将他作为谈资。他的身世,他的活法,他的疏离。流言飘飘荡荡经历了些年风雨,男人不知道,不回应。
男人的沉默与小城的热闹无关。在这儿,人流聚集的地方,永远有人潮鼎沸的大小餐馆,有似乎永远在白昼的麻将馆,有铿锵的读书声,有情侣们聚聚散散的身影。
男人来自一个无名山区。他曾经是一名职业巫师,专门给族人刻绘图腾。他习惯用削尖的瓦砾,一笔一划在族人背上、臂上画图案。这是非常神圣的事情。
经巫师加持过的皮肤,如同有了神的护佑。凡忍受过疼痛的人们,看到美好的图案沾染着植物的汁水在皮肤上安营扎寨,一颗心才算落妥,也冥冥中感受到自己被祝福,运道变得顺利。
说到这儿,男人的来处已经有些眉目,而以过往经历为界,他的人生现出了两副模样,一为过往,一为今后。
他心中时常怀念作为巫师,为大家纹绘图腾的日子。
看到血液从皮肤中渗出,他心里会疼。他记得,起初他没办法下手去完成一幅图案,哪怕刻绘一笔,只一笔。但前来受福的人们鼓励他作为巫师,勇敢落下第一笔。他将落笔之处的肉身看作是石板,才慢慢下笔。
人们疼痛,流汗,咬牙……他不明白自己作为巫师的意义。
但当他硬着头皮完成了第一幅图腾以后,人们在疼痛的尽头舒展开了笑颜,对着镜子看伤口上的图案,谈论图案下的灵活和传奇。
他看到,身上有了图腾的人们,在田野里、在林场里、在江河边、在晚上有烛光和笑声的房子里,满身是劲。那是涅槃后凤凰的精神,是图腾赋予的新生。图腾让尚未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事情变得美好,无论谁来担任主角,总是美好。
这样的记忆有很多。他存储起来,在往后一点点反刍,作为补给,获取生活的勇气。
他也因此而生发出很多言语——他的嘴唇沉默不言,可笔下并不冷清。他将没有说出来的话写下来,寄给出版社以及杂志社,再兑换成米油柴资,以及常常晒太阳的权利。
这会儿,在屋子里。男人坐在靠背椅上,腿架在暖炉上,腿上搭着一条毯子。他用纸和笔写着什么。他又想起当时给予他力量的一些片段。
那是昔日一位跌倒后卧床不起的老人,他终日躺在床上,躺出了失眠症。老人年轻时也请过一位老巫师在身上绘制图腾,后来颜色早淡了,辨不出图案。
一个冬天的早晨,老人的孩子找到了男人,请他去看看。男人不会用药,没有偏方,他只带着图腾工具就出发了。
老人的双眼像枯井,眼神空空洞洞。看到男人过来,他眼里才有了言语,那是“你来了就好了”的意思。他摊开老人蜷缩的一只手,在手腕靠近手背处找出一块相对平整的皮肤,用酒精棉球小心翼翼的擦拭。老人对他点点头,他笑了笑,刻下寓意吉祥的一小幅图案。老人咬牙承受着,在图案绘成后,欣欣然闭着眼睛等待睡眠的到来。
后来老人真的睡安稳了,他说这就是图腾的神力。
男人真为那时的自己而高兴啊。一开始,他不相信自己有神力,他认为自己只是从祖辈继承下来了绘图的技巧。但很多人都激动的谈论着他笔下图腾的魔力,从此他深信不疑。
图腾是一辈又一辈传下来的信念。谁也不曾想过,有朝一日,根深蒂固的图腾信仰,会在短暂的时间内淡出人们的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崇拜图腾的小地方,成为了荒凉一隅。人们听说了世间种种幸福,为了明天,这儿的人们作鸟兽散。孩子留在了原地,老人留在了原地,壮年常年不回来。外出的人们忘却了图腾,在家的人们日日祈祷,也没得到图腾的福佑,于是对图腾产生了怨念。
后来,人们渐渐也不提图腾的事了。
那时,男人未能准确掌握图腾由兴转衰的缘由,便先感受到了孤独。巫师的身份名存实亡,他企图去除人心之“愚”,但图腾始终休眠,彻彻底底的休眠。
他说图腾没有死亡,只是休眠。他不知道图腾要睡几日。
但图腾给他的信念,并没有沉睡。唤不醒故土人们的信仰,他出发,到了现在这个小城。这儿的人们,生长繁衍,波澜不惊。这儿的人们没经历过蜿蜒崎岖,也未信仰图腾,更无所谓坚信与放弃。
从一开始他就打算从头开始,约莫花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研制适合的药汁。夜深人静时,他在月光下,用药汁画图腾。墙上,空地上,有大大小小的图腾。有些被人注意到了,有些没有。
他执拗的画。有图腾被覆盖掉,他又画,再画,还画。
他相信,当药汁调配好,人们坚信图腾能带来好运时,就是图腾结束休眠,在别处重生的时候。
***************************************************************
作者简介:
王思捷,供职于湘潭日报社,至今工作11年。爱好阅读,爱好文学。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