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一座险峰有理由胜过阅读
文/陈明帅
吃饭工作学习聊天睡觉,成为大多数人以及你我不约而同生活方式,而在这生活方式唯一能与阅读挂钩的――仅是闲暇时光,也大抵被浏览新闻,了解国内外形式与动态所占据。然而我却又要说阅读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学习却是永恒的主题。也许有人会问,这不是与我所说的观点自相矛盾吗?其实细思凝想,一点儿都不。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学习是更近一步的阅读――所谓的阅历,也大都这样形成的吧。也许有很多的不解,然而往往一个人的不理解已经在你的疑问中已有了答案。谈论阅读,或多或少的读者都有自己最为原始的感悟,但随着年龄增加它们也在增值。当你回首时,一路走来,那每一个思维观念的跳跃点,就是你人生中完美的蜕变点。那么你的阅读经历又是怎样的呢?是否有你的故事?我携壶清酒――听人生中没有任何空白写上你这一生说过的你毫不在意的话,而却又有那么一个世界里,在宣纸墨画、诗词歌赋中,陶醉的我因你毫不在意的话而在意的我就此改变。没有一座险峰有理由胜过阅读,有的都是阅读慰藉的心灵,以及荒芜的心。
面对于阅读这个话题,我们总是避而不谈,或索性不谈。可是在这中华五千年的岁月遗留于后辈的文化瑰宝里,我们了解了多少?比如说在国外,很多人都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或者其他文化,而中国人反而不那么的重视,这又是为什么?以国学经典为例,有的人说它太难,难于理解;有人说它太深奥,不明其就;也有人说,阅读就是浪费时间。然而我们应该冷静的想一想,同为人类的我们和外国人又有什么区别呢?然而他们却能把我们自己的文化学的别本国人精,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有区别,而我又没有说在什么地方没有区别,在这里我想表明的,我相信你能理解。或者你会以智商以及我没有列出种种理由、借口搪塞。可你又是否知道,中国的汉语对外国语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言语之一呢?以上只有皮毛,而我更相信――没有任何一座险峰有理由胜过自己胜过阅读,只有没有想法瞎找借口的在阅读路口里游荡的迷茫人。
也有人说,我读过成千上万册书,博古通今,横贯中西,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读书是无用的、没有价值的?读书有无用的观点,白岩松他是这样解说的,就像生活中那些没有标识的衣物物品,顶多一两百,但它们贴上你所谓的无用之物标签时,它们就值几千或者上万。生活中到处都是你我所说的无用之物,当它们在你能够利用之时,它们的价值就会上百上万倍。有人说,我阅读后,却没有什么收获,就像没有读过一样。而我认为,阅读,他不只是看到它要描述的某种东西,更不是体味猜测作者要表达什么,而是你要从中读懂自己什么,做读者之中的作者。像华罗庚说的那样,把书从厚读到薄在从薄读到厚。阅读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认同与思辨。我们能够充分学习吸收书中的某个观点,是因为我们对其有着某种赞同,你一无所获,只说明那本书不适合你。阅读不在于你读过多少,而在于你在阅读的时光中你带着怎样的心态,并在这有效的时光中你学会了什么,了解什么,你又该怎么做。
或许有人会问,从现在开始,我们阅读会晚吗?我和那些来自书香门第的人有所不同,不是有所不同,而是极为不同。也许每一个人的条件不一样,也就是获得阅读机会的比率也不同。这对于那些渴望阅读而又没有机会的阅读的人来说,这是极为不公平的,也许你是其中的一个,可是不只是你,我也可以说,我也是。而我的感悟是过了人生中最为极佳的阅读时光外,很难找到足够的时间再去拓展阅读。而对于一些有着优越的阅读条件的人,我口中说的是极少一部分人,却又不珍惜眼前。丰子恺老先生的且行且珍惜,也不过是消遣情感,为目的而达目的借词罢了。然而时间是公平的,不管你是书香门第还是贫瘠书库的学子,在你学某种东西的同时你只有学到或者没有学到,你只是在这段时间内学习他们不在这段时间内学到的东西。人生由活到老学到老,阅读又何尝不可以。只是角度,效率罢了。没有任何困难能够拦住克服困难的心,只有面对困难而你总是认为它困难的困难。没有任何一座险峰在你想要翻阅时,胜过从阅读过程中积累的方法,也没有理由胜过自己坚定的阅读之心。
文字的意义不在与文人墨客挥挥笔秀一秀自己,而在于他们文以载道的同时不忘初心感动自己,更不是无一病痛,满口呻吟。不管你我是作者还是无奈的做着被读者,静心阅读或者写作等都有着它们存在的意义;不管好与不好,精不精彩,至少你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收获。那些你认为别人所写的精辟的话语,其实不算什么,它们都是从生活中汲取的;作者也是从阅读中自己感悟深华得到的。如果你有学习阅读之心,并善于总结思考,你也可以;如果不能,你也可以说,因为中国语言文化变化万千,博大精深。没有一棵小草会自行惭秽,没有什么能阻挡你自己内心的想法,也没有任何一座你认为的险峰有理由胜过阅读,总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翻开你学习的第一页,你会看到人生的第一张不仅有书写还有学习,学习的第一点不是书写而是阅读,而受一生所用的是你一路走过的阅历。
作者简介:
陈明帅,男,四川乐山人,好山水,喜文学,感世事,乐创作,在创作方面喜加创新元素,大胆尝试。对文学有“成因自然,随和时间而作”之感。主旨在记作者之事,表读者之感观。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