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鞭王
文/孙利修
“啪……啪……啪……”响亮、清脆、震耳的声音飘荡在汴河两岸。像是鞭炮雷子在爆炸,又像是云霄在打雷,离得老远就能听见。初次听到的人不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常在汴河边晨练的人都知道,这是鞭王在抽“大鞭”。
只要天气好,鞭王每天早晨都会准时出现在汴河边的广场上。一鞭,一鞭,又一鞭……鞭子在上下、左右飞舞,像出水蛟龙,似长蛇出洞。一招一式,让人眼花缭乱。鞭王的鞭子是麻绳搓成的,足有十米长,根部有茶杯那么粗,鞭尾系着红布条子,在早晨的阳光里是那么的显眼。
鞭王称号是有来头的。两年前古徐县举行“抽大鞭”比赛。那天在古徐广场上鞭王握紧大鞭连续抽了两个多小时。鞭子在鞭王的手中上下左右飞舞,游刃有余,变化多端,惊呆在场的观众。当场鞭王击败了几十名对手,有的人才抽十几分钟就败下阵来。他们都纷纷表示,甘拜下风,输的心服口服。
当时虽然是初冬时节,鞭王赤裸着上身,身上的肌肉一块一块的,汗珠子密密麻麻的,有豆粒那么大,就像是草叶上的颗颗露珠。那天围观的群众足有上千口人,都为鞭王齐声叫好,那种架势就像当年霸王举鼎一样。霸王举鼎娶得美人虞姬归,那天鞭王也收获了一个女人的芳心。这是后话,等再说。
“李师傅,你是怎么练就神鞭功夫的呢?”霸王真名叫李如意。县场电视台的记者对他进行现场采访。
“小时候,从扶梨耕地就开始练的。”
“那后来不耕地了呢?”
“后来就是为了护身、键身继续坚持练习,一年四季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
李如意说的是实话。
在李如意十二岁的时候,其父就离世了。李如意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上面是三个姐姐。所以家里扶梨耕地的事情就落到他身上了。那时候他的个子和梨把差不多高。一开始,牛根本就不听他使唤,赖在田头不走。李如意想用鞭子抽打牛的屁股,而他根本就举不起鞭子。晚上回到家里,在家门口的麦场上,他一鞭一鞭地练习,开始鞭子不听他的指挥,抽东打西,抽西打东,有时候还会抽到自己身上,弄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母亲王翠花心疼把他搂在怀里说,都怪那老鬼走得太早了,孩子,妈让你受苦了。
后来在李如意的勤学苦练下,鞭子在他手中就像玩具一样,他抽哪打哪。家里那条老水牛,只要看见李如意举鞭,就飞快地向前走。李庄的人都说,如意这孩子长大一定有出息。后来果真不假,在李如意长到二十出头岁的时候就成为李庄、乃至古徐县的名人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打开了国门,进行了改革开放,容许个人、集体做生意。这时候农村耕地基本上也不用牛耕了,被现代化的拖拉机所取代。梨挂墙,牛进栏。大鞭子也被挂在了屋子的大梁上。这时候李如意想做点生意,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因为他们是孤儿寡母,平日没少遭到别人的白眼。他想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听人说做木材生意比较挣钱。从东北、俄罗斯运回一车木头能赚上千块,要知道那时候的一千块钱相当于现在的一万块也不止呀。
为了探个虚实,有一天,李如意瞒母亲王翠花和三个姐姐,偷偷一个人扒着一辆去东北的大货车。李庄离国道很近,只有二、三里多路,凭李如意的力气很容易就扒上了车。李如意的怀里除了揣上几块馒头,还有家里挂在梁头上的那条抽牛的鞭子。他怕路上遇到坏人,也好有个防身。
经过十天十夜奔波,李如意终于来到了东北。一下车,李如意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住了,黑土地上到处都长着树木,其中松树和白桦树较多。松树比家乡的松树粗得多。白桦树长得有点像家乡的白杨树,但比白杨树好看。白杨树的树干是灰色的,白桦树的树干是白色的,且树干上长着许多像眼睛的黑斑。听当地人说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满山都是树。所以这里的木材便宜,比起古徐县要便宜多少倍。而如今古徐县的房地产生意刚刚开始,需要大量的木材。贩运木材!对,这辈子就从贩木材开始!李如意在心里下了决心。
面对漫山遍野的树木,李如意发愁了。要想做生意,要有本钱才行,自己身无分文,该怎么办呢?人有时就这样,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有贵人出来相助。这也是一个人的命吧,有时你不得不相信命,命中有的跑也跑不掉,命中没的求也求不来。李如意就属于命好的人。
一天夜里,李如意由于没钱住店,一个人在黑瞎子岛街道上行走着,突然后边跑来三个人,前一个二十来岁的中国的小伙子,后边两个看起来是俄罗斯人,年龄也在二十多岁。两个俄罗斯人人高马大,比中国小伙子高了一大截,腿长跑得快。俄罗斯人追到小伙子后,揪住衣领用脚狠踢,用手死死地按住小伙的头。小伙子一个劲地喊救命,因为这时候已经是夜里九点多钟,寒冷早已让人们上了炕,街上没什么人在走动。看到眼前景象,李如意从怀中掏出抽牛鞭,狠狠地向两个俄罗斯人抽去。一鞭,两鞭,三鞭,俄罗斯人被抽的哇哇直叫,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神奇武器,然后便仓惶地撒腿跑了。
中国的小伙子叫西林觉罗,是满族人。那两个俄罗斯人之所以追打他,是应为西林觉罗欠了他们的赌债。其实西林觉罗家并不穷,是镇上有名的富人。只是他上了俄罗斯人设下的圈套,把他身上的钱骗光了。
西林觉罗把李如意带到了家里加以款待。新林觉罗的父亲看李如意一表人才,聪明伶俐,能吃苦耐劳,就把他收为义子。这样一来李如意就有了贩运木材的第一笔本钱了。仅那一趟李如意就赚了两千多块。从此李如意就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往返来回跑着,常年做着贩运木材的生意。有时还出境到俄罗斯去收购木材。他手里变得钱越来越多了起来,就像滚雪球一样,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初,李如意手里的钱已达到了七位数。他已经是古徐县城赫赫有名的“富翁”了。
人不是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还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然你的钱就是废纸,无法去享受,生活中不缺乏这样的人,人走了,钱还没用完。李如意深知其中的道理。他不会打球,不会打太极拳,他只会抽大鞭。所以每天早上只要有空,他就会准时出现在汴河边,一鞭一鞭地抽。“啪……啪……啪……”清脆、透亮的声音响彻汴河两岸和上空。要知道李如意如今已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真是宝刀不老。
李如玉的宝刀不老不仅表现在抽大鞭上,还体现在女人身上。文字回到两年前那场抽“大鞭”比赛上,李如意收获的情爱。
女人叫王美丽,她的长相和她的名字一样,美得是那种一见就勾男人魂魄的女人。据说她有家,有孩子,有丈夫,只是丈夫朱大勇常年在北京打工,她常年独守空床。王美丽很自由,每天早上都会到汴河边看李如意抽大鞭。李如意在专心挥舞着抽大鞭,王美丽则在旁边歪着头看着,笑着。他喜欢李如意的一招一式,喜欢李如意身上的每一块肌肉,喜欢李如意身上每一颗汗珠。如今的社会大多数女人和男人在一起都是图钱的,而王美丽不是,他和李如意在一起图的不是钱,图得李如意身上那种使不完的“劲”,因为这种劲让她“性福”无比。这点也是李如意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他两条“鞭子”都厉害,这是一般男人无可比拟的。当年跑东北,他就把俄罗斯的女人都弄得“嗷嗷”直叫,何况是王美丽呢?
至此,不得不相信李如意是个名副其实“鞭王”了。
由于王美丽丈夫朱大勇常年不在家,李如意到王美丽家出入自由,还有李如意的老婆刘翠花常年在南京给三个儿子家带小孩,所以王美丽到李如意家也自由方便,他们没有必要去宾馆开房,再说在宾馆里还没有在家安全,警察会到宾馆突击检查,查到了也说不清。在家里他们也没有必要去担心左邻右舍的的目光,因为现在的人对男女之事也看惯了,都见怪不怪。人家找女人找男人,是人家的自由,管好自家的人就可以了。
李如意和王美丽之间来往了有三年多,还比较平平安安。其中也有人把他们的事告刘翠花,刘翠花说,管他呢,自己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了,在这方面一点欲望也没有了,再说自己常年在南京,眼不见心不烦,再说李如意比谁都精,不会在王美丽身上多花钱的。
可是这件事传到王美丽丈夫朱大勇耳朵里就不一样了,朱大勇一听说就回家审问王美丽,王美丽说根本没这回事,都是人瞎扯的,并且对天发誓她王美丽如果做过对不起朱大勇的事,就不得好死。因为在这之前向李如意教王美丽交代过:一是打死不承认,二是坚决不离婚,三是逮到就一次。李如意说这是男女偷情的三大法宝。
可是不管王美丽怎么发誓,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中秋节刚过,朱大勇说要去北京上班了,十六早上早早地起床,领着包裹直奔汽车站,王美丽为了表示自己的爱心和忠心,亲自把朱大勇送到汽车站,等亲眼看着这朱大勇上了车才回家。
晚上李如意按王美丽约定,准时来到王美丽家,经过一番云雨之欢,王美丽说舒服死爽快,朱大勇这几天在家把她憋死了。朱大勇虽然才四十出头,可是在性事上不能李如玉相比,弄得她半死不活的,一点意思也没有,就像喝酒的人没喝好一样。由于双方都很投入都很出力,李如意和王美丽了事后不一会就沉沉地睡去了。
“啊哟、啊哟”半夜里王美丽被李如意如雷般喊叫惊醒了,灯光中看见朱大勇愤怒站在床前,手里拿着一把血淋淋的菜刀,李如意双手捂住自己的裆部,他的命根子已经落到床单上,床单上染了好多殷红的血。
原来朱大勇白天去北京是骗王美丽的,当车出城的时候他就让司机停下车来,下车后他在城外转了一整天,半夜里走回家打开家里的房门,在卧室里看到李如意和王美丽都赤条条地光着身子睡在一起,李如意两腿叉开,命根子像根旗杆直竖着,此时朱大勇血液直往上涌,转身到厨房里拿了把菜刀,狠狠地向李如意的命根子砍去,惨剧就这样发生了。李如玉在床上发出痛苦的人呻吟声,想跑有跑不掉。
王美丽吓得浑身直打哆嗦,一句话也不敢说,人乡床里边缩。稍顿一下,朱大勇膨胀的脑子,稍微冷静了下来,怕出了人命,就拨打了120。经过医生一番抢救,李如意的命算是保住了,只是他那个一直骄傲的命根子——第二条的“鞭子”医生没办法接上去。
事情发生后,刘翠花和三个儿子立刻从南京赶回来,自知李如意理亏,也就没打算去告朱大勇。等李如意出院后,他们就把李如意接到南京去了。
自从李如意走后,变河边再也听不到“啪……啪……啪……”的清脆、响亮鞭声了。一代“ 鞭王”就从此销声匿迹了。只是偶尔被人提起。或笑或叹息。
作者简介:
孙利修,江苏泗洪人,1972年生,笔名孙利、无语闻香、四月天、三子;写有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数百篇(首),四十余万字,分发表于《雨花》、《参花》、《小说选刊》、《小小说大世界》、《文艺家》、《文学月刊》、《现代作家文学》、《茉莉》、《楚苑》、《林中凤凰》、《石榴》、《大湖徐风》、《淮阴报》、《宿迁日报》、《宿迁晚报》等报刊杂志,第三届“江苏大众文学奖”获得者,即将出版散文集《无语闻香》、小说集《红尘有你》。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