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最新发声!如果大部分人终将感染,那这件事你一定要切记……
(下)
03
感染新冠,会有啥症状?
据身边感染者分享的经历来看,大部分人都是觉得症状比感冒、重感冒,还要轻的,所以大家不要有任何慌张的情绪。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可自行居家治疗,把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轻症患者感染初期会有轻微干咳、乏力,发病2~3天,会反复发烧;
发病4~7天,随着吃退烧药,大量饮水病情会缓解,身体略微不适;
发病8天以后就会逐渐好转。

以上症状的发展,常见于普通中青年患者。
注射过新冠疫苗和加强针的年轻人,病程较短、症状较轻。
而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发热过程更为复杂,需要格外注意,严重时要及时就医。
04
如果阳了,怎么办?
如果抗原自测呈阳性,我们需要:
保持冷静不慌张;自我隔离要及时。
回忆一下自己的活动轨迹,及时提醒和自己有过密接的朋友家人,让他们做好防护和抗原检测。
无症状感染者无需药物治疗。
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期间要做到:
1.根据自身症状服药,注意药物不要叠加服用,对症用药即可。
网友@庄无邪分享自己曾经因为数小时内连吃了三种感冒药,导致被送医抢救的经历。
一种症状吃多种药,不仅不能加快病情好转,反而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甚至引起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体温在38.5度以下的可以进行物理降温,超过38.5度可服用药物,缓解症状。
2.不外出,谢绝探访,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
衣物、床单、毛巾等用品与他人分开存放、分开洗涤,单独使用餐具。
3.提前配备好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带盖的垃圾桶等防疫物资。
4.家庭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生活垃圾要妥善处理。
5.感染者和家人吃饭分桌、洗漱上厕所错开时空,每日监测体温和病情变化。
自己感染了,一定要和家人保持距离,尽可能保护好还没感染的亲人。
阳性感染者出现呼吸困难,服用退烧药后仍然发烧超过38.5度并持续2天,不能饮食,感到头晕目眩等症状时,需要急诊就医。

居家治疗期间,除了做好防护,还要保持心理健康,减少焦虑、紧张。
自测抗原阴性且两次核酸检测正常,可结束居家隔离。
新冠轻症痊愈后,要注意多休息,一段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
05
新冠后续发展趋势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感染新冠会有严重后遗症吗?
对此,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有了最新研判:
医学上对后遗症有严格的定义,指的是疾病造成的损害终身存在。
现在大家所说的全身疲劳、抑郁压抑、思想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这些“新冠后遗症”是比较主观的。
这些都是随着一段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善和消失的。
所以这个不叫后遗症,目前还没看到特别明显的对器官引起长期功能不全的案例。

下一步防控的关键之一是加强疫苗接种,重点加强老年人及脆弱人群的免疫接种。
防控政策的重心,应该由防控感染转移至防控重症,轻症不必恐慌。
我们什么时候能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状态?
钟南山院士说:
“根据团队模型测算,广州这波疫情三月份中上旬进入平稳阶段,乐观估计在明年上半年可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
但这一切还要取决于,我们在这波大感染中的实际承受力和具体做法。
现在,我们需要坦然面对现实,开启新的防控形式。
按照要求,理性防控,科学治疗,不跟风,不信谣。
正如主持人白岩松所说:
“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防控措施的叠加优化,意味着我们正式迈向了结束疫情生活的道路。
但是,迈向结束疫情生活的道路和结束疫情并不是一回事。
想要真正结束疫情,无论社会还是个体都还要做很多事。
比如医疗机构的相关准备,个人防护措施,科普的重要性、让人们减少内心的恐慌。”
大家一起做好防护,熬过这个寒冬,终将春暖花开!
保护好自己,照顾好家人,是我们当前最需要做的。
点亮文末【在看】,转发周知!疫情并未结束!人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