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中有我
——学习雷海基老师讲义
文|宋燕琳
《忆母亲冬夜纺棉花》
雷海基
寒风阵阵叩门开,半盏油灯小桌台。
纱线慢牵星月走,纺车摇到曙光来。
雷老师这首回忆母亲的诗为我们树立了母亲真善美的形象,充满了对自己母亲深切的爱,通过诗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的真性情,如果没有真诚、善良、美丽的灵魂是写不出如此的好诗的。
这几天,我又认真读了雷老师的这篇讲课稿受益匪浅!通篇围绕着“诗中有我”展来的,“我”是有血有泪,有情有欲。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我”中有温暖,有光明,有纯洁,有真诚。
“诗中有我”是诗的基本要求,雷老师的文中论述了诗中表现自我的具体的方式和方法。列举了古今诗人之作,其中有“看我铮铮一杆枪”这样的诗句,尽显我的豪情壮志。还有雷老师的原创《游蝴蝶泉》“松青竹翠紫梅开,一股清泉引我来。树下花丛群蝶舞,不知哪个是英台。”也是直接用了“我”,结句用了问句,自我感更强了。雷老师还举例说明诗中省略“我”字的具体方法,比如:诗中有我的动词,有我的口气。怎样用我的口吻来叙述的诗,自我感都很强烈。有的将动词置于题目,用以代表“我”。比如:毛泽东《七律•到韶山》、《卜算子•咏梅》。还有诗用问句代表“我”,更具力度,没有“我”而留下问句,更增添我的存在感,从而更具力度。省略“我”后,诗家语的味道会更浓。

雷老师的这些举例让我联想到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人之所以称赞此诗为“第一好诗!”是因为诗作者杜甫望春时,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这也正是好诗含蕴之丰富。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隐而显,由弱到强。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仰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过渡到想念亲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都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亲人,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绝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以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诗言志,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杜甫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那还是在二十年前,我师傅带着我们去百花山游玩,在回来的路上,师傅给我讲解了《春望》,当时,师傅是为了给我讲解什么是格律诗,但我却被这首诗的情感所打动,正是通过学习这首诗,我才开始对古诗词感兴趣了。
为什么“诗中有我”那是必须的呢?通过多年的学习,我深切体会到:因为“诗由心生”。格律只是诗的形式,它可以使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使诗产生韵律之美。而诗的本质则是诗人的灵魂。因为,诗人有高尚的品格,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诗词因为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够打动读者。从而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作品。真正的诗人都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用心去感悟,用生命来写诗的。

我曾经问过许多人:诗是什么?一个朋友用他的一首新诗回答了我:
《诗的自白》
作者:缘容
我不是火
不能给予你
光和热
我不是黑暗
不能把你的
光辉衬托
我不是水
不能湿润你
干裂的唇
我不是花
不能点缀你
寂寞的生活
那么我是什么
象梦没有形体
象空气没有颜色
我只是你
想象中的银幕
任你用生命的
光影投射
但倘若你心中的
火炬已然熄灭
请不要责怪
银幕的荒漠
这位诗人,他已经在今年的四月份去世了。他一生写了1000多首诗,他曾跟我说过,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世上的”,诗人写诗就是要表现自我”。我在雷海基老师的文章中读到:“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只要表现出这一点,诗就动人,就有立足之地。”
正如当代知名诗人高昌所说:“什么是诗?说到底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什么是人?说到底,其实也就是一首大写的诗。诗性的生命,展现诗意的栖居,徜徉于思想的竹林,陶醉于情感的菊圃,润泽于真善美的雨露,茁壮于爱的阳光。”
我也是一个诗词爱好者,我一直在学习诗词的路上,虽然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写的小诗并不优雅,也不准确。我知道要写好诗词,需要才情、学识、文化修养、诗词知识、语言技巧等等。但我愿意用我微弱的声音来表达自己,表达出自己灵魂深处真实的声音。我也希望通过诗词与读者产生共鸣,虽然只是小草、小花,也要表现自己的色彩和芳香。
人生来世,每个人都有使命,是大是小,因人而异。我虽卑微渺小,但我也有使命:承祖训,传家风,告慰先人。

我父亲生前有未能回故居之憾,我于2008年5月,代替父亲还乡,写词以记。
《蝶恋花•乡心》
吴越归来思绪久。故土根深,我代先人走。乡土乡音虽未有,乡情一样浓于酒。
南国故园风景秀,古井茶香,茅舍形依旧。碧水青山环左右,乡风世代乡心守。
(二)
江南寻故里,代父觅乡音。
舜水临村落,家风承古今。
宋王曾夜宿,驿站得光临。
旧事如陈酿,时时暖我心。
几年来,我在搜韵上学习古诗词,参加学习班群里的学习,我从不知道怎么写诗到现在每天完成对句、作诗的作业,我确实收获多多。也想与大家分享:
《游古三里河》
序:天气晴好,游览建楼外老胡同的门联门墩砖雕,京味十足。
正阳门外道,结伴古河边。
翠柳初飞絮,苍榆始落钱。
空庭灵兽立,里巷瓦砖连。
谁解其中味,京华越百年。
这首诗我修改了三遍,段维老师才算通过了。自己晓得了学诗写诗我应更努力才行!
《观雨荷》
宋燕琳
夏莲玉立水塘中,翻雨弹珠落碧丛。
仙韵绿裙清自荡,不枝不蔓不折风。
《观雨荷》
夏莲玉立水塘中,翻雨弹珠落碧丛。
仙韵绿裙清自荡,不枝不蔓不跟风。
请看一下,段维老师仅改一个字,“不折风”改为“不跟风”,全诗的意义就大不相同了,从而能给人一种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跟风”有双关的语意,既指荷花,也指人。全诗就不仅仅在写荷花的清气了,更指人的风骨。
超级月亮(中华通韵)
宋燕琳
超奇月亮大而明,武汉解封荆楚赢。
别恨春思燃若炬,遥天开启万家灯。
《超级月亮》
天边满月报晴明,解禁江城战疫赢。
我把春心作遥控,隔空开启万家灯。
请看段维老师把我的小诗的每一句都改了,而且是我刚刚把诗发到班群里,段维老师马上就改了,因为那天正是4月8日,武汉解封的当天晚上,正是超级月亮升起来之时,虽然我的初稿很不成熟,但是段维老师还是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我明白老师是赞扬诗应该是弘扬正能量,为人民而鼓而呼!
今天,通过学习雷海基老师的这个讲课稿,使我体会到“诗中有我”的深刻内涵。写诗是自我意识的张扬,抒发诗作者的真性情,进而感动读者。没有诗人思想的深刻性和人性的亮点。没有情感的温度和诗人对生命真谛的理解,写出来文字就不能算是诗了。更谈不上为时代发声,“为英雄而歌”,担起诗人的历史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