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弟 (散文)
文/王树军(山东)
应该说,在我们兄弟五人当中,五弟的运气是最好的。自从舅舅来信之后,压在我们头上的那座沉重的大山,就被搬掉了。关于舅舅南逃下落不明的重大社会关系问题,也荡然无存了。
记得五弟初中毕业的那年冬天,连高中都顾不得念了,就积极报名要求应征入伍。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劝他念完了高中再去当兵也不迟。五弟哪里肯听,村里还没有召开征兵会,他就提前跑去民兵连长家里报上了名。

说实在的,对五弟的行动,我们兄弟四个都非常支持。因为在那个年代里,如果年轻人能够当上兵,走进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那是何等地荣耀!
因为过去有重大社会关系问题,我们兄弟四个都没有当上兵。五弟能够当兵,这也是我们兄弟四人的心愿,更是父亲在世时的愿望。父亲在世时,曾经多么渴望我们兄弟四人,都能够应征入伍,走进部队保卫祖国啊。
然而,遗憾的是,父亲竟然没有看到一个儿子,能够带上大红花,光荣地应征入伍。如今社会关系问题,已经荡然无存了,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会保佑五弟,能够顺利地应征入伍,走进解放军这所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大学校。
征兵开始后,五弟从政审到目测再到体检,一路顺利过关。不久,带兵的首长就来到我们家里走访。母亲含着眼泪,向带兵的首长诉说了家里的四个儿子,没有当上兵的原因。带兵首长了解了情况后,也很受触动,当场向母亲表示,一定把五弟带走,了却全家人的心愿。
记得五弟接到入伍通知书的那天晚上,家里破例地换上了一百瓦的灯泡,像过年似的热闹。听说五弟当上了兵,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们,纷纷赶来表示祝贺。村支书和民兵连长,也来到我们家里,鼓励五弟去了部队要好好干,为乡亲们争口气。
那天晚上,我们全家人一夜没有睡觉。当祝贺的人们离去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鼓励着五弟。
大哥激动地对五弟说:五弟,这一次你并不是一个人去当兵,你是代表我们兄弟五个和全家人去当的兵。如果你去部队里干砸了,你就别回来啦!
五弟含着眼泪对大哥说:大哥,请全家人放心,我去部队里混不出个样子来,决不回家门!
二哥也嘱咐五弟,去了部队要安心干,不用牵挂母亲,有我们兄弟四人照顾。五弟眼里涌着泪水点头答应。
四弟把手腕子上的手表捋下来,那也是当时我们家中唯一的一块手表。四弟深情地对五弟说,五弟,部队上行动迅速,时间观念极强,我把这快手表送给你,到了部队好掌握准时间。五弟含泪接过了手表,激动地一言未发……

第二天天不亮,村中的锣鼓就敲起来了。村支书和民兵连长,带领青年们敲锣打鼓,来到我们家门前,为五弟送行。
那天早晨,我们家门前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我们全家人簇拥着五弟走出家门。村支书把一朵大红花郑重地挂在五弟的胸前。民兵连长把一个硬皮本子和一支钢笔递到五弟的手中。他们分别对五弟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五弟眼里流着激动的泪水,连连点头答应。
在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五弟离开了家门。乡亲们潮水般地把五弟送到村头。民兵连长和一名很棒实的青年,用自行车带着五弟,依依不舍地离去了。五弟坐在自行车上,不停地向送行的人群挥手告别。
我们全家人含着眼泪,站在送行的人群中,看着五弟渐渐地远去了……
五弟到部队以后,果然没有辜负全家人的期望。他入伍的第一年年底,就寄回了立功喜报。第二年又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并当上了班长。再后来,五弟被提拔当了干部……

每当看着五弟手握钢枪的威武照片,我们全家人就激情奔涌,默默地祝愿五弟继续进步。
五弟,你没给全家人丢脸,你为乡亲们争了光,你是一个合格的士兵,你也是我们兄弟心中的骄傲和自豪……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王树军,笔名绿叶,绿树成荫。山东省莱西市人。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莱西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出版长篇小说《沽河风云》,诗歌作品集巜献给家乡的歌》,有作品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