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年昆明悠悠,
五百里滇池茫茫。
饮水思源,
北上盘江。
景色秀丽田园里,
民风淳朴礼仪乡。
东鱼戏水惊西燕,
北马驮谷储南仓。
青龙禅寺佛光隐,
黑龙道宫洞经幽。
百载玉兰几枝素,
千年茶花一树红。
三十三峰苍松翠,
九十九泉碧水清。
集四方雨露,
汇一脉甘泉。
南北一江,
蜿蜒直下注滇池;
东西两岸,
平和中正分昆明。
李文明先生的《滇源赋》,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向往。滇源镇,作为昆明数百万人口的水源地,昆明母亲河盘龙江、高原明珠滇池的源头,山色葱翠,碧水长流,景色迷人。这里生长着一种纯天然食材“海菜花”,当属美味佳肴之列。海菜花是受不得任何污染的,稍有污染,海菜花就会枯萎。

(一)
2008年5月15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乡村新教育爱心工程)走进滇源镇,开启了公益教育指导之旅。参加公益教育指导的有孟国泰先生、昆明重工中学正、副校长和骨干教师、滇源镇中心学校校长周兴盛、麦地冲小学校长朱正良。
孟先生一行到校后,随即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前,孟先生提议为汶川大地震的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默哀毕,孟先生展示了一副对联:
上联:
生命是没有意义的除非有教育
下联:
教育是没有意义的除非有生命
横批:
生命教育

接下来,孟先生就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作用、内容与途径、方式与方法做了分享,引发与会者的共鸣。
(二)
2008年11月27日,孟国泰先生再次深入到麦地冲小学,与周兴盛校长、朱正良校长一道,着手建设以“绿色生命教育”为主题的麦地冲小学校园文化。
麦地冲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小学,在校人数不足200人,是典型的“两小”学校(小校园、小班级),也是典型的“三差”学校(办学环境差、办学条件差、师资生源差),但朱正良校长没有一丝一毫的失望,他为把学校办成当地名校充满了信心和智慧。
通过四个月的努力,以“绿色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功告成。“绿色生命教育”是指“以人为本,尊重人情、人性、人权、人道,用人文精神养育品格、铸造人格”的教育。
“绿色生命教育”要求老师做到:真实、平等、博爱,不戴面具、没有伪装、毫不做作,不人为拔高,不揠苗助长,不急于求成,不污染,不压抑,不扭曲,不折磨,关注个性,承认差异,遵循人的不同特质与潜能,遵循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在维护人的尊严的前提下,开发人的潜能,唤醒人内心深处的真、善、美,以实现和谐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生命教育”理念长廊的建成,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激励着孩子们不断向上。

(三)
在“绿色生命教育”的引领下,在孟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的许多活动都掷地有声地展开了。书香班级建设活动。建设书香班级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一个主要项目。
有一次,孟国泰先生送给孩子们一大堆他们喜欢读的课外读物(包括孟先生自己编写的),并给孩子们讲授建设书香班级的意义、作用、内容、途径、方法,受到孩子们的青睐。
喊英语活动。“喊英语”既能训练英语口语,又能增大孩子们的肺活量、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与他信心、培养孩子们的凝聚力与合作精神。孟国泰先生一道学校都会指导全校学生喊英语,孩子们兴趣盎然,非常投入,不一会儿工夫,就可以记住好几个英语句子。

撰写格言活动。“撰写格言”既能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又能起到激励自己和别人的作用,还能培养孩子们学会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做一个大写人的意识。
有一次,孟国泰先生指导孩子们如何撰写格言,孩子们听得目瞪口呆,因为他们从来不敢相信自己也能写格言!写格言,可是名人才可以做的呀!

(四)
孟国泰先生先后到过麦地冲小学指导过5次,与这里的老师们和孩子们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次,孟先生与孩子们一起登山,到了山顶,一个孩子当着孟先生创编了一首童谣,博得了大家的喝彩。
一二三,三二一,
小朋友上山找东西;
树下找,丛中觅,
找到一堆好菌子。
一二三,三二一,
小朋友上山去学习;
看一看,思一思,
学到许多好东西。

(五)
在孟先生的指导下,孩子们经常以天地为教室,以万物为教材,以自己为老师,开始了卓有成效的教育生活。
“接受天地万物的滋养,成为天地万物的精灵;拜天地万物为师,向天地万物学习;热爱天地万物,赞美天地万物,保护天地万物”,是“绿色生命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
由于特有的自然条件,麦地冲小学的孩子们每天都能被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激励、学习和接受滋养。自从孩子们有了灵动与快乐,自信心、孝亲心、创造力也油然而生。
7、8岁的孩子已经能教爸爸妈妈识字、帮爷爷奶奶剪指甲、捶背,让人极为感动。
他们没有体育器械和活动场地,就自编体育活动的规则自主锻炼身体。他们又一个自创体育项目叫做“编花篮”:
一个孩子的一支脚扣住另一个孩子的一支脚,这样环环相扣,就能组合成了一个“大花篮”,然后边跳边唱,其乐无穷。

没有拔河用的绳子,男孩子们就用身体做绳子,后一个人抱住前一个人的身体,一起鼓劲加油,比出胜负,场面非常热烈。
尽管物质条件差,但麦地冲小学的孩子们都很快乐,他们常在山坡上边走边唱,边走边舞。
由于地处山区,缺乏师资,孩子们就在课堂上采用“三标课堂”之“生教生,生帮生,生考生,生评生”的方式和方法学习,效果显著,成绩喜人!
孩子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俨然成为了大山深处的精灵。
通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奋斗,这所学校已经成为有影响力的学校!据朱校长介绍:学校的许多教育指标在当地都是名列前茅的!
作者:青力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