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吴题,笔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会计,朝鲜族。


多少人“诅咒,再也不来这鬼地方,吃的是国人不吃的山野菜(猪食)”干的是浑身每一处都“叫嚣”这也疼,那也疼,一边工作着,一边利用最可贵的休息时间去医院针灸。
平凡的人,为糊口,拼了,疫情期间,那么多侨胞奋斗在韩国第一线,不禁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泪目。
我是疫情那年九月份仅仅去七个月就不得不返程。走路踉踉跄跄愈狗啃你,隔壁累得都抬不起来了。想家,想父母,想兄弟姐妹,我就“先天预知”般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前几天回了家,回到家,看到亲人,瞬间神清气爽,哪也不疼了。体重飙升10公斤。
在家三年,看着疫情噬无忌惮蔓延,不免为在韩国亲人提心吊胆。
去年韩国疫情政策躺平了,现在疫情依然猖獗,可是我神差鬼使地没有告诉任何一个朋友,本月15号那天给家人是在去哈尔滨机场途中打了电话,一再告诫自己,忍住不哭,可是打给妈妈的瞬间,眼泪一如既往不争气的倾泻。
看着机场密密麻麻去韩国的“大部队”感慨万千,为了生活,侨胞顶着病毒,毅然决然踏上疫情危险得韩国。
看着曾经景气的韩国,现在照比疫情前,萧条多了,可饭店依然生意火爆。
16号走在韩国中国人居住地,大林,看到一家着收夜班人员,我竟然径直走进饭店,是一家面馆,中国各种特色菜琳琅满目。
那个叫小花的中国女孩,热情迎接我,以为我是顾客,我说明来意,她晚上10点到早晨10点我点头应允。
昨天晚上去了这家中国餐馆,漫长的12小时,让我度日如年,我也一颗没有清闲。
由于是周末,吃饭的人此起彼伏,我是日当(日结工资)周末比平素客人多得多,我就是一颗小小螺丝静丁,哪个地方缺帮手,我就战斗在哪。
我还是很喜欢后厨的工作,虽然累,但是静心。
走进厨房刹那,看到忙碌的侨胞,不停闲地旋转着,那个吉林姓朴的帅哥,指挥我,让我刷碗,好呀,噗嗤、咣当一摞碗从我手下滑落,我吓得紧闭双眼,我正等待“斥责”的时候,他却说没有关系,哦,是那种耐碎的碗,侥幸的是一个碗也没有碎。
“指挥官”让我切海带,滑不出溜的海带,在我手里恣意摇摆;让我切干豆腐,竟然切粗了,又等待批评,他却和颜悦色地说:没有关系;切猪大肠;削土豆皮,插土豆丝......
前厅水杯满满二池子,我又在那个岗“站岗”三次,捡桌子.....我就是哪里需要哪里去。
很累很累,可是厨房二个中国侨胞,还有前堂二个帅哥,对我都没有“横眉冷对。”原因是:即使我不会干活,但是我是那么的勤快。
一会儿一看表,这一个小时怎么这么漫长,漫长到像我的一生,这样难耐的离骚,你经历过吗?
盼星星盼原谅,终于盼来16号10点钟。
小花问问,怎么样?我咋了咋眼睛说,可以。那你今晚再来吧,明天一起给你结算。
回到家,散了架的身体,折了腰的身体抗议声音滔滔不绝:不要去了,换一家吧。
回到家,我竟然洗漱一通,呼呼大睡,一直睡到现在,睡得有些蒙,不知现在是何日?想了半天,哦,是周六晚上,七点多(韩国时间比国内早一个小时)。
真的很感谢经历这样的生活,感谢饭店所有侨胞对我的照顾,虽然我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但是你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人。
中国人浩浩汤汤的大军为了生活,同疫情抗衡,畅想最悦耳的青春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