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屯之荣光
赵广
我已经离开老屯四十多年了。
近几年每年都回去几趟,回去最多的时候就是每年腊月门子,回我的老屯吃猪肉,几乎年年如此,吃猪肉就得回去三四次,弟弟家、叔辈弟弟家、表弟家,都邀请我回去。每年腊月都上老屯吃猪肉,这已经成了一个常规,年年如此。

我的这个屯儿,位于兰西县兰河乡的西姚家屯儿,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小村庄。我们屯儿小,一共有二十多户人家,每到年关几乎家家杀年猪,小户人家也两户杀一头,我们小屯儿还是比较富裕的。我每次回去,家里人跟我唠嗑儿都会说,咱们屯的变化很大,尤其是这几年,我也觉得小屯儿的发展挺快,日益富裕。

最让我欣慰的事情就是今天去吃猪肉的时候,坐那儿喝酒,唠嗑时,表弟姚万全说:“大哥你看咱们屯子家家户户过的都挺好,这几年咱们屯子养猪挣了好多钱,大哥你要用钱的话,咱们屯子就能支援你。”

最让我惊讶的是,表弟说咱们小屯儿,出了一个北大的研究生,是老苏大表哥的孙子。我说兰西县都没有几个,好像就是一个两个的。他还说:咱们屯子不但出了个北大的研究生儿,还有三个哈工大的研究生儿,还有一个哈工程的研究生儿,还有东北石油大学的研究生,还有武汉大学的研究生, 211、985大学的研究生还有两三个呢。一个小屯儿,一共26户人家,出了八、九个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想都不敢想。我想,在兰西县,在我们兰河乡来说,我们小屯儿在崇尚教育注重教育方面成绩也是挺大的,我也真为我能有这样的老屯感到自豪和骄傲。

我们屯子有一个传统,这个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屯儿,尊师重教,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这几十年内,我们屯子出了七、八个老师,他们注重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我爷爷就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我父亲、叔叔、姑姑、弟弟都当过老师,我们家就出了三四个老师。

我们小屯儿,70年代末恢复高考以后,就考出去好几个中专生、大学生。全县考出几十个,一个乡镇只能考出几人的时候,我们小屯儿就考出去好几个。那时候人家都说我们兰河小西姚家屯儿出人才。没想到,现在我们小屯儿,出来这么多名校的研究生,大学生,出来这么多人才,真让人惊喜。

我是70年代末考学出来的,考的中专生儿,后来到县里工作了。没想到,这次回去给我的感触太深了。70年代末,我考了一个中专生,就觉得自己挺好的了。离开老屯40多年,这变化是太大了,尤其是我们小屯儿,注重教育,崇尚教育,能出八、九个著名大学的研究生,真是可喜可贺。

我们小屯儿崇尚教育,也促进了经济发展,我们小屯儿可富裕了,有十多户存款超过50万的,还有十多户存款超过20万的,户均存款得达到三、五十万。有的人家甚至存款达到一百万、二百万。我们小屯儿富裕,主要是得益于养殖业,种植业和劳务输出。几乎家家都养猪养羊养牛。这几年猪价好,我们小屯儿掏上了,最多的人家都挣了二、三百万,少的也挣五十万、八十万的。除了养殖业外,我们屯子还注重种植业,地都种的非常好,有旱田玉米,有水稻儿,大家种地的积极性也都非常高。农闲季节村民也都经常出去打工,他们多是技术工,比如钢筋工、架子工等等,一年都挣十来万块钱,家里还有地,所以说,我们屯子家家户户都挺富裕。我们小屯儿没有贫困户。当时说一个屯子给个贫困户指标儿,村里研究决定把这个指标给生活相对困难的,我的表弟苏二,当时我表弟就说我不困难,我不要那指标儿,他说啥也没要。可以看出来,我们小屯儿户户信心满满,家家争取富裕,而不是要那点儿补助,要那点儿低保儿。在我们屯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富!

我们小屯,尽管是农村,从住房、街道、用电、用水方面来看,我觉得不亚于小城市的生活。
我愿意回老屯,特别是年关前愿意回老屯吃猪肉,愿意同老屯兄弟们唠家常,因为我熟悉那里的一切,因为那里是我的根。
老屯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我也觉得很荣光!也是我们屯子每一位村民的荣光!也是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屯之荣光!

【摄影家简介】赵广,男:汉族,1962年11月出生。机关公务员,喜欢文学和摄影,现为兰西县摄影家协会会员,绥化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在县、市级刊物上获奖。

【玲珑小语】《健行诗社》健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行诗社》是诗词爱好者的圣地,是创作的乐园。诗社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全面展示诗词爱好者的才华。《健行诗社》的诗词爱好者有一腔对文学和艺术的痴情,以诗心装饰凡心,以美景净化俗心,以声音温润儒雅,以真情消弭矫情,以积极豁达的阳光心态行走在文学和艺术空间,用文学和艺术表达着自己对人生、情感乃至生命的温暖诉求。《健行诗社》已经敞开了宽广的胸怀,来吧朋友,带上你的激情,带上你的憧憬,带上你的浪漫,带上你的婉约,带上你的狂放,带上你的美景。以诗为媒,以文会友,以景结情,以声投缘,愿你我携手同行。《健行诗社》收录的作品类型主要有同题诗、专题诗、专辑诗。同题诗一个月为一期,专题诗主要是特殊日子或上级布置的临时写作任务,专辑诗是每位老师个人出的专辑。《健行诗社》收录的作品主要发表在公众号、视频号、美篇、头条等平台。欢迎诗词爱好者踊跃赐稿、大力支持!

总编:黄艳玲
推送:顺达街道健行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