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日子过得简单,就不能一味追求卓越。生活的内核是平庸的,如果一味追求卓越,一定会一败涂地。当然,在平庸中生活绝不是无能地生活。人生不过如此,你活着,平平淡淡,但要活得津津有味,生命是你自己的拥有。有人说,人生只有5%是精彩的,也只有5%是痛苦的,其余90%是平淡的。人们往往是被5%的精彩诱惑着,忍受5%的痛苦,在90%中度过平淡的一生。懂得了这些,我们就应该对人对己少些苛求,多些宽容,少些责备,多些悦纳,少些不着边际的空想,多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享受生命所得到的,珍惜生命该得到的,忘记生命没得到的,这样才会活得无愧、无怨、无悔。其实,一个人无论是年长还是年幼,职务无论是高是低,金钱无论是多是少,日子过得简单,思想保持单纯一些,专心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拥有一个平和的好心态,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把日子过得简单,就不必追求完美。世界是残缺的,完美的东西也是不存在的,连真理都是相对的。电视剧《西游记》最后一集,唐僧师徒四人千辛万苦取来的经书落水打湿了,在晾晒之时一页经文粘在石头上,造成了经文残缺,唐僧极为惋惜。此时孙悟空劝慰唐僧,其大意是:这天地本来就是残缺的,经文残缺也属正常。我觉得,这话可称得上去西天取回来的一句真经。领悟了这一点,我们就会辩证地看这个世界,辩证地看人。凡事看得开,不必用完美的标准来衡量世间的一切,更不必为此去求全责备,那样不仅是徒劳,还会伤害了自己。从哲学的角度上看,世间许多事并不是因圆满而美,而是因残缺而美。有了残缺的遗憾,才能继续令人向往。同时,完美意味着结束、封闭和静止,而残缺却意味着开启、不足、余地和等待完成,因为不完美,人们才有了对完美的追求,才有了强大的精神内涵。
把日子过得简单,就不要与人攀比。追求简单,更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做,可以使你的人生不必为无意义的复杂化生活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放弃改变别人的想法。这世上,人活着,不必强求自己和别人一样,不要根据别人认为重要的东西来制定自己的追求目标,而应当努力争取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更不要与人攀比什么,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何必自己去惩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自己希望的状态。许多人都说生活就像鞋子,舒适与否自己知道。幸福于你,也只有自己知道。只要自己喜欢就是最好的生活,最适合自己的,这就是最好的。
把日子过得简单,就要顺其自然。人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在其根本上都具有简约性。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大道自然,一切假恶丑在其根本上则具有复杂性、混乱性,都是人为造成的。据说,佛门大派临济宗的创始人义弦禅师向弟子们讲法时说,佛法的最高境界,只是平常无事,屙屎撒尿,冷了穿衣,困了睡觉……此语既出,弟子们不禁讶然。但仔细品味禅师的话,却道出了禅机:世上最玄妙复杂的往往也是最简单的,佛法当然也不例外。《三国》里的曹操,最初对于战胜拥有百万兵力的袁绍心里没底。谋士郭嘉纵论兵事,提出“曹操十胜”。其一就是:“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意思是说,袁绍喜欢繁文缛节,把人生搞得很复杂,不够灵活;而曹操简洁自然,没有很多负累。大道至简,简是胜的法则。简单不仅是万物根茎,简单本身也是生命自在的。随着人的成长,在社会要求和文化压力下,我们却渐渐偏离了原初。现代社会有了严密,却少了一点松散与混沌;有了精确,又少了一点模糊与无序;有了机械,更少了一点浪漫与柔情。我们已被事业、权力、名声牵着走,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自由和浪漫,以至把自己忘得一干二净。生活到如此地步,不能不说境况是复杂的,心绪也是复杂的。这样活着,不累行吗?其实,追求简单才是一种生活哲学。
把日子过得简单,就要不为物累。人为物累,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拥有的财物超过实际需要太多,便成累赘,是没有意义的。“家有千间房,一夜只睡一张床。”这古朴的老话是千真万确的。而现代一些人却不这么想,都像能活千秋万代似的,有了这个要那个,走到这山看那山,有了金山银山,还争取得个“聚宝盆”,致使人们终日处于一种奔波忙碌之中,无暇一顾闲云静花。须知,一个人如果在欲望之路上走得太急太远,就必然会丧失起码的自在,何谈享受生活、享受生命?这简直就是折磨生活、摧残生命。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最终又撒手而去,化作尘土,没人宇宙。其实,在时间的长河里,人只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人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到头来终要放下一切,重要的是如何让短暂的人生变得更富有意义和内涵。
把日子过得简单,就是要过得开心。只有把日子过得简单,才能有时间空间去开心。生活中常听见有人说:活得太累、太烦。也难怪,成天梦想腰缠万贯,刻意追求万事如意,逼自己做那些根本办不到的事……如此这般,不累不烦才怪呢。一个人要过得开心,就要与生活和解,安于享受生活的乐趣,仔细闻一闻生活的芬芳,这才是有趣的人生。开心的日子,并非是只有富贵者才配享用的奢侈品,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愉悦心态。古人早就说过:“贫贱是苦,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人们有时候喝一杯清茶,也觉得神清气爽,非常开心;有时候珍馐满桌,但一怀愁绪,毫无开心可言。有些贫且“贱”者,能淡泊自甘,处山隅,居陋巷,粗衣淡食,仍不改其乐。吃和穿,生命所必须,当然不能没有。而有则是个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不确定的概念。知足之人温饱为有,贪婪之徒有亦似无。因此,有吃有穿,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时常提醒自己生活上不要与人攀比,学会知足常乐,免除无端烦恼,实在是一种人生智慧。有人因不知足而起贪心、生黑心,到头来落得个身败名裂,悲在不明智。还有一些富且“贵”者,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既布陷阱处处害人,又忧谗畏讥时时防人,成年累月心劳身疲、神经紧张,虽锦衣玉食、金银满箱,又能有多少开心?
人生不满百年,既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拥有一个真实的人生,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不如人,但人与人是不能相比的,也是无法相比的。只要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是美好的,至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那是别人的事,自己的日子还得自己过,这才是最重要的。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活,吃自己的饭,自我内心满足,拥有一个快乐的心灵就是拥有一个世界。


(作者系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本期责任编辑:胥全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