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晚景图
文/邢璐
一绺凉风,摇曳三四竿秀竹;两捧香雪,五六点腊梅初绽。一截枯松横担于幽涧之上,有位老叟正骑着毛驴,缓步而来。他身披一领鹤氅,手执麈尾,腰间别一紫砂酒葫芦。相距约半里之遥,有一梳着髽髻,脚踏芒鞋的小童随行。二人行过松桥,便沿着一条蜿蜒的小径,径奔一道山岭而去。
岭上一丛丛修篁,凝烟含翠;一簇簇苍柏,迎霜寄傲。林里隐约现出数椽茅屋,依稀闻得几声犬吠。落棋声、挥毫声、烹茶声、煮酒声,声声不绝于耳;抚琴音、吹箫音、敲磬音、击鼓音,音音余韵绕梁。
又见那七八点墨梅,一枝潇洒,疑是丹青描就;九十处衰柳,凌空独秀,漫道仙娥裁成。山间残雪未消,皑皑白雪之上,婷立着一位女子。只见她,上穿一件青不青齐腰锦绣袄,下衬一条红不红曳地石榴裙,乌眸剪两湾秋水,朱唇破一颗樱桃。手持一柄夏挥秋藏冬见弃的纨扇,正独自倚着修竹,掩面而泣。
云横秀岭,峰峦含黛。峰峦含黛,寂寞嫦娥懒梳妆,丢下一块画眉石;云横秀岭,弱质西子巧捧心,呼出一口游丝气。孤桧结霜花,苍松挂冻铃。杜鹃不啼喉舌冷,秃鹰难飞因翅寒。庐内野妇泼茶汤,切糕煨瓜,烂煮黄粱;蓬头稚子弃钓竿,袖手缩颈,抖如筛糠。司风婆婆松了风口袋,布雾郎君拔开雾葫芦。冷冷飕飕,漫天狂风平地起;迷迷茫茫,遮日浓雾暗中生。播土扬尘,诚为悟空欺冥界,唬倒阎君藏入森罗殿;翻波搅浪,堪比哪吒闹东海,慌得龙王躲离水晶宫。采药仙童何处寻?沽酒太白觅无踪。真个是妖惊鬼怕神担忧,混沌以来未曾有!
俄顷风敛雾收,斜阳依旧。
青山之外,有一人兀自唱着歌儿,自东北迤逦前来。他拄的是黄花梨雕之盘龙杖,披的为韧蒲草编之绿蓑衣。颏飘银白山羊胡,根根分明;腰系绛紫吕公绦,丝丝入扣。他于路旁攀折了一枝梅花,插于发髻间。又俯身抓了一把雪,团成个雪球儿,掂在手中耍子。行经二里有余,望之山脚下,乱石前,有一残碑萧然矗立。
他便近前驻足观看,但见那:山崖嵯峨,藤缠碑来碑绕藤,饱添萧索;怪石嶙峋,鸦栖树又树聚鸦,愈觉荒凉。碣额覆地容颜改,忍几场雪压霜欺;铭文剥离句难联,对数番凄风苦雨。衰草丛中,滚一颗驮碑老龟没颈头;黄沙堆里,埋一段锈迹斑斑摧折戟。采薇人临碑喟叹,铁拐李倚石醉眠。求凰客对碣抒怀,葛仙翁牵鹿往还。行云一去不复返,流年暗中偷换。苔痕深深,翠袖曾洒两行清泪;屐齿浅浅,旅者徒惹一身风霜。
那人沉吟半晌,抖了抖蓑衣,方才举步前行。转过山麓,迎面撞着一个樵子。只见他肩扛一把铁斧,背负一捆枯柴,左手携一总角小儿,隐入路边的一处农舍里去了。
狗扑猫跳鸡啄食,竹篱茅舍野人家。借问炊烟因何生?巧妇洗手做羹汤。樵夫入室口中渴,山妻登堂忙沏茶。稚子哭闹肚内饥,慈母喂给一块瓜。丹枫落尽,倦鸟知还觅深林;芦荻瑟瑟,老兔欲归寻洞窟。肥鳜鱼潜踪匿迹,打渔翁闲挂罾网;赭黄牛摇头摆尾,牧童儿短笛横吹。晚照染流霞,争赛九天玄女织锦缎;黄昏曳彩云,直逼瑶池阿母开绮窗。偶尔飞起一两只鹧鸪、三四只燕雀,穿云度柳衔虫喂雏儿;倏地蹿出五六头麋鹿、七八头牙獐,越山跨岭俯首饮清溪。
那老者向前踱了两步,拣了一块干净的磐石坐下。忽听闻一阵喧哗之声,由西向东及近。
他循声望去,只见十来个孩童欢欢喜喜地簇拥着一挑担子的货郎。那货郎走到一块空地上,先卸下右肩的扁担,之后左手摇着一个拨浪鼓,不住地逗弄身旁的小孩儿。这货郎约摸五十余岁,穿着朴素,略略发福。
再看他这货担,扁担前后各挑一个,每个分作三层。第一层:摆着些木陀螺、纸风车、布老虎、瓷娃娃,像模像样;瓷公鸡、布金鱼、纸鹞子、木推车,惟妙惟肖。第二层:放的是银钗环、铜手镯、铁戒指、竹发簪,款式时新;竹锅铲、铁笊篱、铜碗碟、银筷子,做工精巧。第三层:排的有甜蜜酥心糖、香脆大桃仁、青绿葡萄干、紫红枣泥糕,件件漆盘盛就;流油咸鸭蛋、多汁酱萝卜、软滑嫩豆腐、劲道细粉条,般般陶盆装着。
有一小童正一手牵着货郎的衣角,一手指着货担,似乎在告诉他自己想要的东西。另一小童则紧紧抱住货郎的右腿不放,像是怕他凭空消失。有两个小孩儿买到了心爱的玩具,正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又见打一扇荆棘门后,跑出了三只金毛哈巴狗儿,接着便有一个小孩儿探出头来。他套一领棉布罩衣,梳着一朝天小辫儿,尾着哈巴狗儿,也连跑带颠地朝货担奔来。一位村妇走到货担旁,取下一对镯子准备试戴。她身后背着的婴儿正睡得香哩。有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口中塞满了糕饼,笑嘻嘻地拉着一个较小的孩子往家走。而那孩子正恋恋不舍地望着货担,不肯离去。
待到人们散去,老者掌心的雪球也已消融。那货郎挑着几乎罄尽的担子,唱着山歌野调,一步三摇地循东而行。老者亦踏着缥缈、清扬的歌声归家。
将到家时,天空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转眼间大地便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西山头金乌欲坠,半掩光辉。冬日的雪景便被笼罩在一片暮光之中。说不尽那片片飞雪轻若梦,只只银蝶舞翩跹。
那老叟轻抚胡须,喜形于色,不禁脱口而出:“幸喜昨夜西风紧,千树万树梨花开。犹爱今朝夕阳迟,漫天漫地柳絮浓。”
说毕,拄杖步入门槛。只见堂屋里点着一盏油灯,妻子正拿着一把剪子剪灯花。见他回来了,便从锅里端出几碟小菜,一盘馍馍。老叟也不讲话,也不吃饭,却取了一截蜡烛,走到卧房看书去了。
读罢掩卷,新月初升。他摘下发间的那枝梅花,仔细瞧着,见它或含苞未放,或嫩蕊初绽,并无一毫衰败、枯萎之色。正咂咂赞叹之际,忽听闻妻子的嗔怒之声,疑心他被甚么蒙了心。
老者笑而不答,只是口占一段歌曰:“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作者简介:
邢璐,自由职业者,喜欢望云观星,更爱游山玩水。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