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莱芜农产品三辣一麻
文/倪西英
山东莱芜的特色农产品“三辣一麻”指生姜、白皮蒜、鸡腿葱和花椒。
你别小看这“三辣一麻”,它的历史还挺悠久。据说生姜、花椒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就有2000多年,白皮蒜、鸡腿葱也有1000多年。
莱芜生姜在封建社会曾是朝廷的贡品。它以姜块肥大、皮薄丝少、辣浓味美、色泽鲜润而著称,富含多种维生素,既是美味品,又是保健品,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莱芜白皮蒜瓣大产量高,质细辣味香,具有防病保建之功效。莱芜鸡腿葱是烹调的常备佐料,“如吃山东菜,鲁菜不离莱芜葱”。1960年2月,周恩来总理指示在莱芜召开全国“三辣”规划会议,把莱芜生姜列为名贵产品,中科院把莱芜生姜编入《中国蔬菜优良品种》一书。1961年,莱芜被列为省属生姜 、大蒜、大葱商品基地。莱芜大红袍花椒,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麻辣九州。花椒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1百多万公斤。莱城的生姜、大蒜面积都达到了20万亩。如此规模的种植获得了“生姜之乡”、“大蒜之乡”称号。莱芜的“三辣一麻一直”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国外。
我的家乡在莱芜香山脚下的大王庄镇 ,镇政府周边平原盛产生姜和大蒜,西北部山区香山一带盛产花椒和板栗。我退休后回到老家,喂起了小狗、小猫、羊、鸡和鸭,自己有一亩三分地里和乡亲们一样春种秋收,摸透了价格现状,生姜价格2元左右,除了肥料人工浇地,老百姓说它将(姜)够本;大蒜今年每斤价格不到一元,老百姓说算(蒜)它很,化肥农药那么贵不够本;花椒今年价格到了40元一斤,都满意。那我就话说花椒。
八月天,酷暑闷热。
早上,我挎着圆子到山上我的果园,后面是香山,香山海拔918.7米,山顶的松树郁郁葱葱,山腰的板栗园、核桃园、山楂园一片片,环山路一条条,水库一座座,走到我村亿利达生态园往北山上需要经过一段土石路,道路不宽并且崎岖不平,虽然不足一公里的路程,我走了近半个小时,一路上我东望望,西望望,这大山深处,绿山怀抱,鸟叫的好听,花开的喷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满坡的花椒熟了,远远望去像披了件大红袍,十分壮观,堪比世外桃源,微风拂过,舒适的空气中弥漫着大自然的气息,清新中夹杂着一股椒香味儿,尽管天气闷热,站在这里却使人心旷神怡。
老乡们都比我来的早,正在忙着采摘花椒,我放下圆子便走了过去。看上去,他们中大多都已到了花甲、古稀之年,话语中都是对今年花椒价格的满意,高兴的说我昨天卖的40一斤,还有平原的不认识的几位老人,看见我激动的说:俺乘车又不花钱也来菜摘,摘一斤就给两三元,真是多亏了老杨这大片花椒地,俺们干了一辈子农活,上年纪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来这摘花椒中午还管饭,一天还能赚百十块钱,挣点花销。
这里也称“花椒之乡”,家家栽,户户种,地头堰边皆是,每到收获季节,漫山遍野椒树闪烁万颗红点,浓郁的椒香四处飘溢,大槐树乡16个自然村,3200多户,8300多人,卖出花椒30多万斤,使香山人喜上眉梢,乐在心头。
香山人栽植的花椒树分为大红袍、小红袍两种。大红袍粒大色艳,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树势健旺、果穗紧密粒大、出干皮率高、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等特点,小红袍粒较小,但香味浓烈,是上等的食用调味品,花椒种子含油量高,榨取的花椒油既可作工业用油,也可食用,花椒皮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开胃、健脾、增强体质之功效。
我对花椒更是喜爱,一日三餐,除了甜的,炒菜我都放花椒,炒菜用花椒粒炝锅,油同花椒粒一同下锅,小火炼出花椒的香味,浓浓的花椒香便扑面而来,然后捞出丢弃放菜,拌凉菜我捏一小撮花椒粉放在菜中间,起锅热一勺油,待油起烟时嗞一声淋在花椒粉上,有了这油泼的花椒粉,随便你再加点酱油醋糖,都能挑起食欲。花椒既能提味又能去腥,莱芜香肠、羊汤、风干肉、炒鸡、雪野鱼头等,这些名吃香料都是以花椒为主。
香山处处是美景,道路两边会见到成片的花椒树,成串的鲜红花椒立在枝头,在绿叶的映衬下,煞是好看。花椒树不高,花椒触手可得,游客们忍不住扯下一串拿在手中。湿花椒香气并不浓郁,但形态惹人喜爱,摘下一粒,拿在手中细看,果柄有小把,形似双耳,果肉饱满,放在耳上,便是一颗带着香气的耳钉。我小时候扎的耳洞,就是我嫂子拿两粒花椒,一前一后放在耳垂上揉搓,等将耳垂搓的很薄时,拿一根针,在火上烧过,轻轻一扎,就有了耳洞,麻醉的也没那么痛,把耳洞里先放了个花椒棒撑着,也没感染,我母亲给买了个红豆坠子,带上觉着那么美。
花椒除了入菜,在生活中还能派上不少用场。煮花椒水浇花杀虫,夏天放一小包花椒在粮食中,就不怕粮食生虫了。冰箱里常年放着一小罐敞口的花椒除味,我还制作花椒粉备用,先用小火将花椒粒放在锅里轻轻的焙一下,这样花椒的香气便更容易释放出来,花椒粒也会变脆,然后将焙好的花椒粒全部倒在案板上,用擀面棍去擀成花椒粉,移走花椒粉的案板上也会被花椒油印出一片,还有粘在上面扫不下来的花椒屑,趴在案板上去闻,香味特别浓,将擀好的花椒粉放在瓶子里,包水饺,拌凉菜随时可用。
花椒好吃,树也好栽,就是摘起来很辛劳,在每朵花椒的后面总有两三根小圪针,好像在捍卫着花椒,生怕花椒被别人摘走。开始摘了,我抓紧树枝,把花椒拽下来,虽然花椒被我拽下来了,但带刺的树枝左右摇摆,一抽刺中了我的手腕处,出血了!我去看别人怎么摘,原来是抓住树枝上的无刺区,把花椒“擒”住,再把花椒籽尾部向后一折,再用力一拧,花椒就掉了下来。有一次脸上出汗了,我用手摸了一下鼻尖上的汗珠没过几秒钟,鼻子上就像爬了蚂蚁一样痒,还伴随这一阵阵刺痛,但是看到红红的花椒微笑着,露着黑黑的籽,心里很高兴,不时想起了一个花椒的谜语:小时青,大了红,穿着开裆裤,露着黑影生。
***************************************************************
作者简介:
倪西英,山东莱芜人。莱芜市农村商业银行职工,喜爱文字,散文经常见于电台报刊。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