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游记
文/牧楠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哈巴片区之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普达措国家公园拥有终年寒雪的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5月中旬,与友人一行同游香格里拉。导游说: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不同的香格里拉。看着我们茫然的样子,“香格里拉就在你的内心”,导游这句话直接把我们蒙住了。“到了普达措,你就更接近香格里拉!”好吧,导游你是哲学系毕业的。
老中甸县城距普达措约有20公里车程,我们吃罢早餐,便驱车向普达措进发,香格里拉属于藏区,公路两旁不时散布着浓厚的藏味十足的居民建筑。方方正正的、宽宽大大的房子,宽宽大大的屋顶,最引人注目的是还是门亭中的两个“一人抱” 或 “二人抱”的大柱子, 使人想起寺庙里的大殿。阳光像一把扇子似的在广阔的、金色的田野里徐徐散开,把房子照耀得越发明亮而又古朴了。
当我们还沉浸在圣洁的奇妙旅境中时,车子已经到达了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广场,入口处状似将倾之倒木,但被巨石顽强的支撑者,树上雕着的麋鹿在悠闲地望着远方。进入大厅绕过琳琅满目的藏族特色风古街,又来到了专线大巴换乘点,检票登车,才真正开始了普达措国家公园寻梦之旅。
专线车在宽阔的草甸子里悠闲地散步着,车走了几里地,除了沟壑纵横,没看见一处村落或定居点。偶见牦牛或香猪在怡然自得吃着嫩草,也没见栏栅阻隔,到处充满着自由的气息。草甸子里不时冒出暖白色的热气,淙淙的溪水赋予了它美妙的音乐,衬和着淡淡的、浅白色的雾霭,缓缓流出旖旎的风韵,恍然进入了世外桃源。
专线车把我们放到步行栈道的起点,就像刻苦耐劳的牦牛一样悄声无息的走了。 导游说:“有两种游览方式, 一是直接坐游艇到湖那头,二是沿着松木栈道环湖徒步。”大家都选择后者,选择和人间天堂近距离的接触, 想做一回 “心远地自偏”的闲人。太阳也像陶渊明一样愈发懒散了, 都早上九点了,还是没有出来劳作。 沿着浓雾向前走,偶尔传来一两句咳嗽声,打破了静谧的空域,随即又被温柔的白纱姑娘轻轻地安抚了过去。四周一片茫然,分不清是人还是雾;有时雾里有人,有时人里有雾,大家踌躇地向前走着。
逶迤前行了五里地, 阳光好像稍稍清醒了,温柔的薄雾像白纱一样给太阳洗了把脸。此时的阳光不是黄色的,更不是红色的,我想最高明的画家也画不出来此中意境,所以只好在画布上涂满了灰色,在朝阳隐现的地方抹一笔锌钛白,这就是淡淡的梦乡的颜色。
栈道回转处“山色空蒙雾亦奇” ,远望一处小湖映入眼帘, 湖中立一小岛,有百二平米,宛如一叶扁舟。岛上的树木蓬勃生长,浓密的华盖直竖着,恰似早起的渔夫奋力抛洒开的鱼网。 小岛和右边的沟壑遥相呼应者, 宛如水面中的主会场。今天表演默剧,名称是“寻子”。在这次表演中太阳就是最好的灯光师,薄雾就是最好的道具师。各个分会场错落有致的散布着,大小会场呈现出灰白的基调。
表演正式开始了,在浓雾中阳光射到哪里, 我们的目光就聚焦在哪里; 薄雾也不失时机地一件一件向观众展现出最美的景物。镜头先从我们身边的草甸子开始往前推送,经过前面的一道小沟阳光便退去了。道具师薄雾登场了,她就站在不远处,首先用遥控开展的是一株小树,因为栖霞掩映,那棵小树好像在薄雾中迷路的孩子,孤独而不惊慌的寻找着妈妈。不远处有一片小树林,树林妈妈也并不急着出外寻找,只是倚在家门前,拿着梳子在薄雾中悠闲地梳理着浅灰色的长发。更远处山爸爸时隐时现地露出淡白的身躯,好像在静静的候场。小山原来是不会动的,在薄雾这个道具师的款款指引下像个灰白色牦牛一样,憨憨地向我们走来。阳光亮处,发现一家三口业已团聚,薄雾徐徐落下,表演结束了。大家恋恋不舍的同淳朴的演员们道别, 它们安静地目送我们远去,又重新投入下一轮表演中。
又行二三里地,栈道将我们带到了属都湖。湖面水平如镜,水质清澈透明, 湖面本来是没有颜色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发出湛蓝湛蓝的光芒,清澈静谧的高山湖泊绿影婆娑,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仿佛不带人间烟火味的世外桃源,交织着过去和现在的古朴。湖边长满了长松萝,给伟岸的栎树和桦树装扮了许多长胡子,随风飘荡,让人不由的想起瓦尔登湖的梭罗。
如果上一副是水墨画,那现在这幅就是水彩画了。 蓝天、白云、湖水,静寂的色调因为有了美丽的女游客大红的围巾,浅蓝色的运动鞋随风带来了动感,也带来了摇曳的色调,不由想起了李渔的“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显袅娜之姿” 的婉约画面。
告别了属都湖,专线车又向碧塔海进发,中途在一个服务区休息。服务区的下端有一处低矮的,一览无遗的连绵山丘, 山丘中间围成了一个天然牧场。 星星点点的牦牛、香猪、马儿在牧场中溜达,低密的白云从山岗那边探头张望, 看着牛肥马壮的场景,裂开嘴笑了。
碧塔海的最大特点是栈道直接建造在湖水边,湖周围的森林郁郁葱葱的。满山葱绿的树木,倒映在湖面,发出黛篮色的氤氲,就像一杯浓郁的墨西哥咖啡, 平淡中增添了腻腻的浪漫。
人们因为可以更近水而显的欢歌笑语起来, 一对小情侣在湖面上尽情的呼喊着,似乎在进行爱情告白。 浪漫的声波激起平静的湖水,引发了阵阵的骚动, 动静似乎越来越大了,波浪便不顾一切的向岸边奔腾而来,激起甜蜜的狂吻 ,“啵啵”的声音连绵不断,卷起的白沫在岸边徘徊着,久久不肯离去。洁白的云朵被阳光照耀的羞红了脸,这分明是一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西洋油画呀!难怪此处的人们都能闻到浓郁爱情的味道。
快到了碧塔海的尽头,突然发现一个藏族阿妈安详而又面带微笑地远眺着来往的人群,他头上包裹着红巾和我的红色旅行帽相互映衬着。从阿妈不太标准的、断断续续的汉语里面我了解了一个大概:政府为了保护这片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把居住在此地的藏民集中迁徙到景区外围的定居点,政府给他们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惠民补助政策。阿妈因为不舍故土,每天风雨无阻的来景区做义务宣导员,共同维护美丽的家园。此时蓝色的天幕上漂浮的朵朵白云也睿智凝神地聚拢过来,共同参与着我们的话题。
听着阿妈纯朴的语言, 看着阿妈恬静的笑容从饱经风霜的脸庞绽放, 我不由联想起景区外围公路边那些宽大的碉楼,金色的田野,成群结队的牦牛、香猪……我的思绪随着巨龙般奔腾在崇山峻岭的在建的“丽香高速”一样, 定格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国富民强、 安居乐业的实景蓝图中。
导游说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不同的香格里拉,我想我终于找到了:因为它确实长存于我们的内心,长存于我们珍贵的相册记忆里,更长存于我们更加美好的念想里。
作者简介:
牧楠,男,1973年生人,浙江省宁波宁海人 。现为宁波日报特约通讯员,自小爱好文学创作,诗歌、散文、小品等屡获各类大奖;以赤子之心,播撒于字里行间;不忘初心,激扬文字颂中华。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