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鹏先生谈书法
沈鹏:现在的人文化素质低,我认真写的书法,竟有人说不吉利
现在喜欢书法的人多,但是估计真正懂书法的人并不多,很多人是附庸风雅,尤其商人和官员更是如此。
中书协原主席、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曾经进过一件小事,因为他所书写的书法(苏东坡词)当中含有一些词句,竟被人说成不吉利。

宋 苏轼 水调歌头 中秋
沈鹏说,曾经有人让我写一幅书法,我很认真地写了一首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直到最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位朋友拿回去看了,说先生的字写得真好,但是内容里包含“悲、离,高处不胜寒,阴晴圆缺”等字句,这样好吗?
我跟他解释,他说这是领导说的,领导要考虑这些,显然是另有什么目的了。我告诉他这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是经典诗词。然而,他说这首词不是苏东坡的,是苏轼的。话说到这里,有点难以为继了,基本上没法愉快地交谈下去了。这么经典的诗词,他这么来理解,况且苏轼和苏东坡都搞不清,那你怎么跟他有共同语言呢?

题画鹰调寄诉衷情
沈鹏先生认为,现在社会上这种肤浅的、功利的的东西很多,一方面大概是因为文化素质较低,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有一些“不正”之风。
沈鹏说,我老家在江阴,那个地方很好。宋代王安石有一首赞扬江阴的七律诗。诗前半段赞美江阴物华天美、人杰地灵,后一半说他很想来江阴求一官,但是求不到,感觉有一点遗憾。
如果按照上面那位领导的意思,那我们写王安石的这首诗就只能写前半部分,因为后半部分写到王安石想到江阴当个官,没当成,不就不吉利了,会坏了领导的仕途!这种文化状态,说明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的状态。

唐 李商隐 无题
还有,商人挂书法,都要写“招财进宝”,把四个字拼为一个字,这个大家都知道,是不是?还有“福禄寿喜财”,多么的庸俗。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财,孔子也说君子爱财要讲道,也要讲义。我们也不否定要长寿,谁都希望健康长寿,但却很少人去想一想“人为什么要活着”“生命的意义在哪”,说明思想境界还是不高的。
沈鹏先生吐槽现在人文化素质低,从写书法就可见一斑。

军旅书法家李桂强先生
我对李桂强先生书法的看法
中国书法的特点之一是古法用笔,以线造型,以表现总体势态,造成一种蕴蓄势能的节奏韵律,使当中形成似静而实动的独特表现风格。
我看到李桂强的作品确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酣畅的笔墨功力,给人们强烈的感染力。这正是他数十年来深入研究传统不放松,深入自然不放松,精心创作不放松的结果。他的作品感人之处不仅在于此,还在于缘物寄情。他描绘是诗,抒发的是作者之情。他笔下的作品意是追求一种精神境界,或淡雅,或静谧,或苍茫,使人觉得书外有意,意味无穷。

左宗堂题无锡梅园联

唐 杜甫 客至
意境的创造有赖于完美、新颖的字体,形神兼备的造型和娴熟老练的笔墨技巧。各种书法语言要素具备才能形成完美的中国书法艺术。为达到这一点,首先要具备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赤子之心,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滋养自己,是作为一个中国书法家的魂魄所在。技法立足于传统,着眼于创新,是民族传统的生命活力所在,而面向生活和把握时代则是创新的原动力。希望李桂强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注:本文作者沈鹏先生,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中国书画》杂志主编。
(阿牛哥整理)
责编:陈平
